當年蘇聯西方

thL1500


西方-81軍演可以說是蘇聯鼎盛時期軍力的縮影。在軍演中蘇軍表現出來的大縱深裝甲突擊戰略能力,即使放到現在也令人震撼,恐怕世界上也鮮有國家可以與之匹敵。

(西方-81軍演)

(參加西方-81軍演的蘇聯坦克部隊)

首先,讓我們先回顧一下當時世界格局與國際形勢。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國力達到鼎盛,不僅開始干涉東歐(如捷克,波蘭)等國的改革行動,還入侵了阿富汗,將手伸向了中亞地區。美國的新總統里根上臺,開始與全球反蘇國家聯手遏制蘇聯。在這種背景下,時任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覺得有必要舉行一場大型軍演,來好好敲打一下蘇聯的對手們。

(1979年蘇聯出兵入侵阿富汗)

(美國總統里根)

(勃列日涅夫)

這場演習就是著名的西方-81軍演,演習規模宏大,共有1500輛坦克,2000多輛步戰車,1000架作戰飛機以及50萬軍人參加,不僅包括了蘇聯駐華約各國軍隊,還聯合了民主德國,波蘭,捷克等華約國家的軍隊一起參演,這幾乎涵蓋了蘇聯西部集團軍群和華約各國的精銳部隊。除此之外,空降兵,炮兵,轟炸機,戰略火箭軍和波羅的海艦隊也一同參演,展開了為期8天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習由蘇軍總參謀長奧加爾科夫擔任總策劃,奧加爾科夫來頭可是不小,他被譽為冷戰中蘇聯軍隊最具預見性的戰略理論家,認為電子技術革命將改變未來戰爭面貌,他本人也是信息化戰爭,電子戰和精確制導武器得先驅。奧加爾科夫元帥特意為軍演建立了一支數字化部隊,用以測算演習過程中的精確座標位置,這對使用中程導彈打擊敵方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西方-81演習出動了蘇聯當時最先進的T80坦克以及T72坦克)

(-81西方軍演中奧加爾科夫元帥(中間)作為總策劃)

(SS-20中程導彈是當時蘇聯戰術核打擊的主力)

西方-81軍演投入如此龐大的兵力,主要是為了模擬從東西德邊境一線,對西歐發動大規模大縱深裝甲突擊,一舉殲滅在西歐北約部隊,佔領整個西歐大陸的構想。按照蘇軍構想,一旦開戰蘇軍先以中程導彈搭載戰術核武器,打擊北約機場,港口和重要軍事基地,癱瘓其運轉。隨後坦克集群在空軍掩護下,發起進攻突擊,在北約防線上打開一道缺口,再將坦克部隊和步兵源源不斷地突入缺口,從北中南三個方向突擊,將敵方部隊分割包圍,快速擊退敵軍,迅速佔領整個西歐大陸。

(蘇軍構想)

(巖體導彈搭載AN-51核彈頭)

從種種方面來看,就算到了今天,西歐大陸上的北約軍隊在不動用核武器的前提下,就算全加起來也無法抵擋蘇軍的“鋼鐵洪流”。在蘇軍先發制人的進攻策略面前,北約軍隊幾乎毫無抵抗之力,進攻開始幾天後,蘇軍就可以與英美援軍隔大西洋而望。正因如此,西方-81軍演引起了北約和美國的恐慌,它也促使美國開始大力發展高技術武器,以對抗蘇聯的坦克集群。同時,美國還不遺餘力地發展空地一體化作戰,積極推動中導條約簽訂來應對蘇軍的威脅。總之,西方-81軍演代表了機械化作戰的頂峰水平,即使到現在很多國家也無法到達這樣的作戰水平和協同能力。

(大規模坦克突擊的鋼鐵洪流)


戰情解碼


直升機低速航拍了差不多一分鐘的時間,也沒有拍盡蘇聯“西方–81演習”部分參演部隊的坦克裝甲車輛、各種火炮、短程彈道導彈。


參加演習的坦克裝甲車輛是當時蘇聯最先進的型號:T–64、T–72、T–80。
這些坦克裝甲車輛組成的“鋼鐵洪流”在冷戰期間一直是北約國家軍隊的噩夢。

蘇聯陸軍經過二戰的洗禮,通過對德軍超過十次以上的戰役級別的大規模作戰,鍛鍊了部隊,將機械化作戰能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嚐到了 “大縱深連續突擊”戰爭形式的勝果後,蘇聯在陸軍的建設當中,坦克裝甲車輛軍團成為重中之重!到了1980年代蘇聯的各型坦克保有量達到8萬輛之巨!是世界上其他軍事強國坦克數量的總和,這樣強大的鋼鐵洪流就是蘇聯對抗西方的本錢。


參加“西方–81軍演”的蘇軍駐東德的“西部集團軍”,這支強大軍隊的前身就是二戰期間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第二方面軍”...等部隊的幾個紅旗近衛坦克集團軍,都是首批攻入德國領土王牌部隊,進入德國後他們迅速的佔領了原來德國軍隊的兵營,將礙眼的納粹標記拆掉換上了鐮刀和錘子標誌...完成了對德國東部的全面佔領。


“西部集團軍”最巔峰的時候駐東德有24個師,33.8萬人,駐紮東德276個地點的777處軍營,包括7個機場和116處訓練基地,約佔東德領土面積的10%!
柏林牆倒塌後,西部集團軍還沒等撤回蘇聯,龐然大物就轟然解體了,等全部撤回俄羅斯後番號被取消了,大量的坦克裝甲車輛被廢棄。

截止到1991年底“西部集團號”裝備有:4200輛坦克、8200輛裝甲車、3600門牽引式,自行式火炮、10萬多輛軍用汽車、690架固定翼飛機、680架直升機、180臺套遠程火箭炮(蛙7火箭)和短程彈道導彈。


“西部集團軍”配屬的前線航空兵,圖片上是蘇–22戰鬥轟炸機,以後的機型越來越先進,包括:米格–25R高空高速偵察機、米格–23/27戰鬥機、蘇–24前線戰鬥轟炸機、米格–29戰鬥機...等等,戰時還能得到“圖–16獾式”、“圖–22M逆火式”中程轟炸機的支援,總得來說“西部集團軍”就是冷戰時代蘇聯的矛頭,一旦冷戰變成熱戰將直搗“腐朽的資本主義老巢”!而“西方–81軍演”也是當時蘇聯“統帥部對駐東德部隊的一次全方位的考核,兩德統一後西方情報部門在查看東德的檔案時發現,蘇聯早在1960年代就有“閃擊西歐”的作戰計劃,而且隨著裝備提升而數次修改。

那麼,蘇聯的“西部–81”這種規模的軍演拿到現在還具備威懾效果嗎?實事求是的說還是有80%的威懾作用!因為如果像“西部集團軍”這樣的強大兵團在幾百架飛機的支援下,仍然可以對世界上99%的國家構成重大軍事威懾作用!只有2%的兩個國家可以擊敗這樣強大的兵團的進攻,當然像“北約”這種軍事集團也不會畏懼,因為畏懼沒有用,蘇聯進攻沒有退路只能是抗擊!
參加俄羅斯東方–2018軍演的我軍99式坦克(早期型號)遠處則是俄軍的T–64、T–62,不過它們已經不是一個時代的裝備了,參演後俄軍評估一輛99坦克完全可以壓制3~4輛T–62。

參演的我軍07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遠處的俄軍的ZSU–23–4自行高炮和BMP–1步兵戰車...我軍參加演習的是一個合成旅的編制,在演習過程中在俄軍“陸航”的支援下,全殲了俄軍的一個機械化團。

從武器裝備質量上來說,“東方–2018軍演”的陸軍武器裝備水平與“西方–81軍演”沒有太大的提高,與21世紀的數字化武器裝備對比顯然是落後了近40年的時間,劣勢明顯!落後的裝備對於同樣軍事力量強大的國家起不到任何威懾作用!所以,“西方–81軍演”所謂威懾也是要看對方是誰。


皇家橡樹1972


西方-81軍事演習是人類歷史到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這次演習是蘇聯於1981年,動用駐東德及其周邊的部隊,加上幾個華約國家的精銳,開展的一次全面的實戰化軍事演習,意圖當然就是向西方展示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使其在重大戰略問題上對蘇聯讓步。演習也基本達到了目標,西方國家在阿富汗、印度洋、地中海等區域全面陷入了守勢,在氣勢上就被壓住了。

圖為蘇聯從東德一路平推到大西洋的進軍路線。

圖為從東德出發,進入聯邦德國的戰役路線。


蘇聯在勃列日涅夫執政的上世紀80年代進入了巔峰時期,當時的蘇聯軍隊擁有超過5萬輛各類型坦克,主要是T-62、T-72、T-64、T-80等,並且擁有超過6萬輛步兵戰車、裝甲車輛,主要是BTR-70、BMP-1、BMP-2等,同時還擁有傘兵戰車BMD-1、BMD-2。蘇聯空軍則擁有上萬架飛機,包括前線航空兵、遠程航空兵、殲擊航空兵等多種不同的配置,還擁有國土防空軍,他們也有一些戰鬥機。


蘇聯的核武器在當時也達到了巔峰,擁有超過4萬件核武器,其中1400多枚洲際核導彈,用當時的話說,蘇聯的核力量足以把地球覆蓋多次。蘇聯的海軍當時也不差,在役的航母就有6艘,其中2艘是“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4艘是“基輔”級載機巡洋艦,另有核動力巡洋艦4艘,現役核潛艇近百艘,在當時,全球恐怕只有美軍能夠和蘇聯軍力媲美。


西方-81軍演發生在1981年秋季,參演的主要部隊是蘇聯駐紮在東德的“西部集團軍”,說是一個集團軍,事實上他擁有方面軍的實力,他有38萬大軍,4200多輛主戰坦克,8200多輛裝甲車,10多萬卡車、汽車,並且還有700架固定翼飛機和700架各類型直升機。該集團軍內部也有集團軍,包括近衛紅旗坦克第一集團軍,該集團軍自己就有750輛坦克,號稱跺跺腳,就讓北約顫抖,畢竟即便是今天,很多歐洲國家的常備軍也不到20萬人,光是西部集團軍就能平推一大票國家。


參加軍事演習的部隊包括10多個諸軍兵種合成集團軍,事實上是方面軍級別的演習,動用了紅海軍的艦隊和空軍、國土防空軍、戰略火箭軍等其他軍種一起參演,蘇聯為了充分展示演習的震撼程度,還組織了西方駐蘇聯武官和本國的各大軍區觀摩演習。演習動用了1500多輛主戰坦克、2000多輛裝甲戰車、1000多架作戰飛機和50多萬人,演習的時間是8天,演習的大概程序是,先發動導彈縱深打擊,然後發動空中轟炸,然後在空中掩護下,地面集群向前突擊,其中伴隨戰術導彈和火炮的火力掩護。

圖為參演的東德軍隊。


戰法比較老套,但是量變引起質變,蘇軍設想之中,很多打擊北約戰役集群的導彈都是核導彈,等於蘇軍是一路踏著核武器從東打到西的。在冷戰結束之後,波蘭展示了1張蘇聯時期的華約軍事計劃圖,該圖清晰顯示了蘇聯計劃6天時間從波蘭境內出發,一直打到法國西部沿海的大概規劃,包括核武器攻擊那些地區,部隊從哪裡進攻,後勤從哪裡出發,英美會空襲打擊什麼地方等,非常詳盡。

圖為參演的蘇軍T-64主戰坦克。


即便是放到現在,西方-81軍事演習依然有他無可比擬的威懾力,光是參演軍力的規模就足夠令世界震撼,能夠讓這麼多的軍隊、這麼複雜的諸軍兵種合成化部隊、這麼多個國家的聯合部隊,在統一的組織和號令下,開展統一的行動,為了同一個戰役目標,各自配合完成戰鬥任務,這樣的組織力、指揮能力和保障能力,也足以讓全球其他國家汗顏。

圖為西德的盟軍前線,當時西方大量使用的M-60,完全無法和T-72、T-62對抗。


應該說,假如把西方-81軍演換成實際的進攻,那麼西方是擋不住的,即便是現在也擋不住。雖然那是在40年前,接近半個世紀前的事情,但是動用的裝備依然是我們現在都耳熟能詳的武器,T-72、T-80、米格-25、圓點導彈等等,雖然已經不再先進,但是也足夠堪用,像現在德國只有300多輛坦克,法國陸軍規模不到10萬人,這些都是擋不住蘇軍集群的。


當然,這樣的軍事演習雖然能夠檢驗部隊的戰鬥力,但是卻耗費巨大,尤其是彈藥、物資的消耗會非常恐怖,軍演結束後,蘇聯迅速進入了國力的衰退階段,僅僅10年後,蘇聯就解體了,不得不說,軍事力量是蘇聯的強項,也是蘇聯的負擔,能夠建立這麼強大的軍隊,就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說到底,合適的規模、合適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