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醇王去世后,中枢再无鼎力支持李鸿章之人,他翁同龢即上了《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断了李鸿章倾注无数心血的中国最具战斗力的北洋舰队的生路。

“臣自光绪十四年初执户部以来,惟感蒙圣主倚畀之隆,每于公余之际,反复筹维,即为国理财,自当通盘筹划,计出万全,方为国家久远之图。”

“现值国家元气未充,时艰犹巨,政多丛脞,民未敉安,兴业未半,诸事待举。然部库空虚,若多事并举,用度浩繁,过于铺张,恐有始基不慎之虞,正所谓欲兴利转以滋害,贻误曷可胜言。计惟有在诸事中,择其最要者,逐渐举行,持之以久,力戒虚糜,以求实际。而次第之事,宜当认真布置,徐徐图之,待府库充盈之时,再行续办,如此诸事得以相济,经费可以周转,百姓可得生息。”

“自光绪十年上谕大治水师以来,数年间广筹方略,悉心经理,行之以渐,虽靡费千万,然终有所成。依北洋前奏,海军之战备,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顾不摇之势,畿辅根本之地,颇现久远可恃之象。且今海疆无事,海军之事,似可稍缓。且陆防亦为国之根本,今勇营积弊日深,军锋转弛,非至计也,亟应整顿。加以武备多系旧式,款项支绌,似宜另图改建,汰弱留强,归并训练,方能得力。故臣奏请南北洋购买枪炮船只机器暂停两年,待限满后再行藉资弥补。并一体裁汰不堪用之勇营,所省价银,解部充饷,如此措置较周,府库之虞,犹可解免,可为持久之方。”

他这道《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全文不过寥寥数百字,但无论时机的拿捏、分寸的把握还是遣词造句,都用尽了心思。

醇王去世,代之的是以贪婪著称的庆王,军机处、户部和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等于都在他翁同龢的掌握之中,李鸿章即便想努力争上一争,也会被依照常例,将其奏折“交户部议”,其结果自然是在他翁师傅这里泥牛入毫无消息。而他翁师傅门下一干言官御史们还可以给李鸿章扣上一顶“靡费国帑,积年无功”的大帽子——北洋海军耗费国家几千万两白银,却不可倚之为国之干城,“昏聩无用,尸位素餐”的弹劾到时候自然会如同雪片般飞来。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北洋舰队基地旅顺港


如果李鸿章就此缄默,而以当前中日两国之形势,日本之起衅是早晚的事,北洋就此停购船炮机器弹药,一旦日本大举来犯,北洋接战不利,李鸿章“丧师辱国”的罪名就定下了。

左也是理,右也是理,他翁师傅平日里在后方多加掣肘,使北洋战备不足,而一旦事起,只需摇身一变在京城里一力主战,摇那么几下鹅毛羽扇,便可将所有的污泥浊水一体泼向李鸿章!

哪怕是李鸿章手里有私房钱,也不敢用来给北洋购买船炮弹药!

在言官御史们这里,北洋早有“藩镇”之名,李鸿章若敢不顾禁令私自购买船炮,那便坐实了“藩镇”,等于李鸿章对朝廷有不臣之心!给他李鸿章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走这一步!

这一局大棋,李鸿章是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去的。

《请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上去之后,很快便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批准,而李鸿章果然束手无策,既不敢上书力争,也不敢自己私下里挪用别款接济北洋——毕竟北洋“海内第一强藩”的名声早就在那里了。

而借日本之手以“削藩”,非他翁同龢之谋不能为也。

甲午战争爆发,面对日军的进攻,北洋果然海陆战事皆失利。以伊藤博文之足智多谋,恐怕也没有算到自己还有翁同龢这么一个“神”队友。

翁同龢的计划是让北洋同日本拼个两败俱伤,在把北洋的力量消耗干净并以“丧师辱国”的罪名给李鸿章治罪之后,再由光绪皇帝统合全国兵力讨伐实力同样遭到很大消耗的日本,战而胜之,如此光绪皇帝的威望大大提高,权位巩固,便可以“一代英主”之姿“乾纲独断”,而他翁同龢则可以一代名相的身份载入史册。

在翁同龢看来,哪怕日本人再能打,毕竟只是“撮尔小邦”,大清帝国雄兵百万,就算是豆腐渣,也足以撑破日本人的肚皮。

为了防止日本人一开始就给北洋打败,在战前翁同龢还特意将同李鸿章关系较好、一直配合北洋在山东积极布防的山东巡抚福润调走,换上了和李鸿章有隙又同自己是江苏同乡的“知兵良臣”李秉衡。只是李秉衡领会翁同龢的精神,到任后表演过于卖力了,不但不募集兵力布防,反而上奏请斩正在前线抗敌的北洋海陆军将领。李秉衡还拒绝属下增募兵力的建议,把山东省兵费30万两白银解送户部,并将山东省原有的不及20营的兵力零星分布在东起成山、荣成,西至宁海、烟台“共三百里之遥”的漫长防线上,给日军登陆山东包抄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造成了极大的便利,在威海卫告急时又故意不发兵救援,坐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日军在山东荣成湾登陆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被日军攻占的威海卫清军炮台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为免落入敌手而自毁的北洋舰队旗舰“定远”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北洋淮军数万精锐损失殆尽。翁同龢的目的达到了,朝中言官们抨击淮军的措辞之猛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淮军领袖李鸿章受到严惩,统兵将领也被治罪,连带淮系在地方的督抚大员刘秉璋、李瀚章被革职开缺。翁同龢可以说大仇得报。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李鸿章和哥哥两广总督李瀚章的合影


接下来该是他和他的学生皇帝以“英主名相”的面目上场的时候了。

在连战连败的局面下,光绪皇帝并未检讨其内外政策的失误,而是单纯的认为是李鸿章的淮军腐败无能。为了扭转战场的颓势,在清流言官们的支持下,光绪皇帝起用太平天国战争时代和淮军齐名的湘军同日军作战。光绪皇帝天真的以为这支曾扶大厦于将倾的军队能够力挽狂澜,结果却是湘军败得比淮军还惨,不但复夺海城一败涂地,还被日军袭占后方,最终导致东北战场全面崩溃。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临时拼凑起来的湘军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湘军士兵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东北战场清军败退后遗弃的火炮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日军占领的清军阵地


帝师的野望——翁同龢甲午大棋局(下)

阵亡的清军士兵


湘军惨败之后,山海关门户洞开,北京受到日军直接威胁,光绪皇帝这才惊慌的发现,自己治下的大清帝国已然无兵可用。北洋这个“藩镇”是给日本人帮着削掉了,但他的“英主”之梦却也就此破碎。

翁同龢终于扳倒了李鸿章,报了家仇,但他自己也知道,从此“大局糜烂矣。”

在日军从东北、山东两路展开钳形攻势威胁北京的情况下,光绪皇帝只能违心的同意议和。在御前会议上,谈到“如何同日本议和”这一题目时,李鸿章坦言:“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并特意讽刺了翁同龢一句,“户部恐无此款。”而这个时候翁同龢竟然还能够腼着脸接过话头,称只要能够不割地,赔再多的钱户部也有办法,“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

要是早拿赔给日本人的这些钱给北洋海军更新装备的话,甲午这一战会不会败还两说呢。翁师傅,您的算盘打得真好。

在定下了要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后,李鸿章知此行定然身败名裂,心中愤懑的他当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面要求翁同龢与自己同去日本,翁同龢坚决推辞:“若余曾办过洋务,此行必不辞,今以生手办重事,胡可哉?”他根本没有那份勇气和担当去承担责任。

但他在甲午战争中的卑劣表现却给世人看得清清楚楚,恭亲王奕訢去世前便对翁同龢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十数年之教育,数千万之海军,覆于一旦,不得已割地求和……(翁同龢)居心叵测,怙势弄权。”连他的皇帝学生也看清了他的真面目。1898年6月16日,翁同龢被光绪皇帝免去一切职务,逐回原籍。对此王照曾作诗一首:“当年炀灶坏长城,曾赖东朝恤老成。岂有臣心蓄恩怨,到头因果自分明。”其下注曰:“及翁之死,庆王为之请恤,上盛怒,历数翁误国之罪,首举甲午之战,次举割青岛。太后不语,庆王不敢再言,故翁无恤典。”直到宣统年才由门生想办法给他硬蹭了个“文恭”。

既过能改曰恭,翁同龢这个“文恭”,其实是配不上的。


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