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莫計較 多換位思考

翠翠上學期間談戀愛時,大家就都說她命好找了個富翁家。翠翠的男友是華仔,同學們都知道華仔家坐擁千萬資產。

結婚後,翠翠一開始覺得自己卑微,高攀了公公婆婆家,對老公和公公婆婆都畢恭畢敬。相處了幾年後,翠翠生了兩個兒子,感覺自己身價不一樣了。

其實一直以來,公公婆婆對翠翠不薄,給她買了兩套房產,還買了車,生個孩子給10萬。翠翠還老抱怨婆婆不幫忙帶孩子。

大家都勸翠翠:“人家在外面掙大錢,怎麼會給你帶孩子呢?人家給那麼多錢,你請保姆不也行嗎?”

別人家請保姆最多換兩個就可以了。翠翠家也不知怎麼回事,總也請不到合適的保姆。一會兒說這個保姆口臭,一會兒嫌那個保姆沒素質,總之總也請不到合適的。

沒辦法,翠翠搬來了自己父母幫忙看孩子。孩子總生病,翠翠老公常年在外出差,翠翠想讓老公回家,老公不肯,覺得自己在外面拼搏比較有幹勁,回老家沒什麼前途。翠翠婆婆說翠翠沒本事,看孩子也看不好,老惦著讓男人回家。翠翠生氣了,兩口子本來就應該在一起,一家人不就應該在一起嗎。

婆媳矛盾不斷升級。

婆婆覺得翠翠上班也掙不了多少錢,還不如辭職在家看孩子。翠翠認為婆婆不幫忙帶孩子就算了,還老數落自己,很不開心。

婆婆總說自己從小炒菜、煮飯長大,在村裡是幹出來的。華仔一回家,婆婆就說翠翠能力不行,家都管不好,老要靠男人。

翠翠想給兩個孩子落北京戶口,北京的房價那麼貴。看了幾次後,公公婆婆也給了錢,全款買了房。

翠翠還是不領情,嫌公婆姿態高,給了錢多了不起,也不給看孩子。別人都看不下去了,說翠翠不講理:“人家給你花了那麼多錢,你還想要什麼呀?”翠翠說:“又不是給我買的房,那不是他們孫子嗎?”別人也不想搭理翠翠了。

這段時間華仔一回家,翠翠就不給好臉色,一會抱怨華仔不回家,在外面又沒見多掙多少錢,一會抱怨奶奶對自己不好。華仔摔下一句:“離婚吧!”就走了。

華仔走了之後,翠翠反思了很久。真的離婚,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而且,婚姻裡也沒出現什麼非分不可的事情。冷靜下來的這段時間,翠翠又覺得自己的生活其實挺圓滿的,有車有房,又沒貸款。老公雖然每週回來一趟,對自己也算言聽計從。自己發脾氣時,老公總是忍讓。

凡事莫計較 多換位思考

“家和萬事興”,懂的人很多,能夠擁有這份福氣人不多。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家人齊心,相互愛護,關心支持,不拘小節,有事共擔當,有商有量啥事都不是問題。

家有“老”如得寶,爺爺奶奶應該是:“鎮宅寶”,健康長壽本就是修來的福氣。許多人相信天命,相信神佛,到處參拜,為的是:保平安,求發達,榮耀一世。多看望,勤問候,一塊糖豆甜了心,笑開顏。積下功德,後人效仿,世代傳揚美德萬事興。

父母健康,志在四方任你去闖,乃是堅強後盾。父愛如山,是依靠。兒行千里母擔憂,哭了累了,是溫暖懷抱。再苦再累,暖心的話兒是動力,熱乎乎的飯菜是歸屬感。啥難啥苦一起吞嚥,昂首挺胸膛,打得江山光耀門庭。

夫妻同心,黃土變成金。一個人的興衰與其尤為重要,一生陪伴時間最久的應當是愛人,夫唱婦隨,相互應和,啥都是一個門裡,一個家裡。這可是一切愛的融合體,愛人是福分,愛人是財神,一點都沒錯。細思量:得到的要珍惜。

兒女是夢想,所有遺憾給予ta們。兄弟姐妹是手足,血濃於水,遇事還是相幫。親朋好友是條路,良師益友是帆船,敞開胸懷,吸收萬物靈氣,用愛譜寫人生,得失坦蕩,一切都會有的。

凡事不要計較,鑽牛角尖,一味索取只會讓自己痛苦。多多體諒對方,生活必定美滿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