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虎門銷煙後流放新疆,結局慘淡!

說起林則徐最為深刻的就是其禁止吸食鴉片了,而林則徐的虎門銷煙也被定位了禁毒日。其影響力確實很大,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民族英雄,卻在跌沛流離中含淚而逝,本想憑著一己之力力挽狂瀾。怎奈清朝大勢已去。

林則徐虎門銷煙後流放新疆,結局慘淡!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而鴉片的大量湧入直接禍害了中國百姓。東亞病夫的緣由也與國人吸食鴉片有很大關係。當時英國在廣東沿海走私鴉片。民眾軍隊也有吸食的,眼瞅著大清朝就要被這東西毀掉了,這時,林則徐臨危受命,來到廣州虎門點燃了英國走私的鴉片。

而後,林則徐受到道光帝的獎勵。但是不久英國大兵壓境,道光帝為了討好侵略者,把林則徐當做替罪羊,發配新疆。但是林則徐是傳統的士大夫,本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林則徐毅然選擇前往新疆那樣的莽荒之地。他以詩言志,也下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千古名句。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為進剿太平軍作亂,故再任命他為欽差大臣,督理廣西軍務。可是林則徐根本未康復,疝氣不時發作,結果他要躺在特製的臥轎,由福建、廣東山區,一路直達廣東,到潮州時,開始嚴重下痢,到了普寧,已病入膏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