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官宣:將與客戶協商和解 訴訟途徑尊重司法判決!承認負油價令“客戶和中行都蒙受損失”

歷經十餘日的焦灼等待,中國銀行“原油寶”投資者終於迎來和解的曙光。

5月5日,中國銀行晚間發佈《關於回應“原油寶”產品客戶訴求的公告》稱,目前中行相關分支機構正按意見積極與客戶誠摯溝通,在自願平等基礎上協商和解。如無法達成和解,雙方可通過訴訟方式解決民事糾紛,中行將尊重最終司法判決。同時,中行保留依法向外部相關機構追索的權利。

中行官宣:將與客戶協商和解 訴訟途徑尊重司法判決!承認負油價令“客戶和中行都蒙受損失”

這是繼5月4日金融委會議專門就“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表態後,時隔僅一日中行官方就和解問題作出正式表態。

中行原油寶一事爆發以來,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也為國內銀行業從事個人賬戶商品交易業務的風險管控敲響警鐘。目前,多家銀行已暫停個人賬戶商品交易業務,也有銀行調整交易安排,如當國際商品市場價格趨近零或合理預期將出現負數價格時,銀行將暫停全部或部分賬戶商品業務交易。

投資者接通知到銀行協商和解方案

中行5日的公告稱,中國銀行掛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的“原油寶”產品,按照美國時間4月20日CME官方結算價以負值結算,多頭客戶產生了大幅虧損。原油期貨出現負價前所未有,是疫情期間全球原油市場劇烈動盪下的極端表現,客戶和中行都蒙受損失。近期中行積極瞭解客戶訴求,本著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盡最大努力維護客戶利益,已經研究提出了回應客戶訴求的意見。目前中行相關分支機構正按意見積極與客戶誠摯溝通,在自願平等基礎上協商和解。

券商中國此前從幾個中行投資者維權群瞭解到,在中行未確定和解方案之前,大部分投資者所希望的和解方案主要有兩種:一是按照原合同中關於保證金低於20%就強行平倉的條款劃定損失,即投資者希望中行賠償20%的保證金;二是按照4月20日22:00的原油合約價格結算以確定損失。

中行5日的公告並未就具體的和解方案做出聲明。不過,多位中行原油寶投資者表示,已接到中行分支行的電話,通知投資者近日攜帶相關材料到網點就賠償問題面談。部分投資者透露,中行表態不再追償負價損失部分,同時願意進行一定比例賠償,如本金虧損部分賠償20%。

另據財新報道,中行“原油寶”1000萬以下客戶,有機會從中行拿回20%的保證金;而1000萬以上的大戶,需要自行承擔全部保證金損失,至於穿倉的部分由中行自己承擔。

引發監管部門高度關注

中行原油寶一事自爆發以來,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此前,監管部門已要求各銀行自查賬戶商品交易業務,部分銀行全線暫停賬戶商品交易業務的開倉交易。

4月30日晚間,銀保監會首次對中行原油寶一事公開發聲,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及時回應關切,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提醒金融消費者進一步增強投資風險意識。銀保監會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督促銀行進一步加強賬戶類產品風險管控,一旦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會議特別指出,要高度重視當前國際商品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部分金融產品風險問題,提高風險意識,強化風險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適度性,提高專業性,尊重契約,理清責任,保護投資者合法利益。

同行引以為鑑,強化風控預警

中行原油寶一事不僅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也為國內銀行業從事個人賬戶商品交易業務的風險管控敲響警鐘,一些銀行近日也因此調整相關業務的交易規則,強化國際商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風險預警。例如,建設銀行、民生銀行近日均發公告稱,國際商品市場價格趨近零或合理預期將出現負價時,將暫時關停賬戶能源業務。

建設銀行5月4日晚間發佈《關於賬戶商品業務近期交易安排的公告》表示,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地緣政治、短期經濟衝擊,國際商品市場波動劇烈,風險加劇,為保護客戶權益,在國際商品市場價格趨近零或合理預期將出現負數價格時,該行將暫停全部或部分賬戶商品業務交易,調整合約到期處理時間和處理規則。屆時該行將以能在國際市場上獲得的可成交價格為客戶的持倉份額進行平倉結算,但受市場流動性等因素影響,可能無法保證結算價格與暫停業務時的市場價格完全相同,也無法保證結算價格與暫停當日期貨合約的國際市場結算價格完全相同。

據瞭解,建行已於5月2日對賬戶商品業務進行系統升級,增加實時強平功能,旨在盡最大努力防範客戶虧損超出保證金的風險。建行提醒客戶,充分關注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合理控制倉位,及時辦理平倉或即時轉期業務,規避結算日臨近的流動性風險。鑑於目前價格風險及流動性風險,為保護客戶利益,該行將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對部分產品進行轉期。

民生銀行5月1日也發出風險提示稱,近期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劇烈,提示您合理持倉,擇機平倉,防範風險,理性投資。考慮到目前的市場風險及流動性因素,從保護客戶利益角度出發,我行將根據市場情況,在必要的時候提前或延後已由我行公佈的本期份額調整日,對部分賬戶能源產品進行份額調整。

一外資行從事財富管理業務的資深業務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銀行在為消費者提供金融投資產品時,除了KYC(瞭解你的客戶)需要繼續加強外,還必須得有KYP(瞭解你的產品)的分析,以確保消費者能夠明白交易環節以及產品的可能出現的風險。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該事件不應僅視為個別銀行事件,金融投資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可能普遍存在於眾多金融機構之中。下階段,金融機構要繼續加強產品研發,尤其是對於創新類、複雜類的金融產品,要提升專業性,強化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控,特別是要提升市場異常波動下的應急處置能力,同時,要規範產品宣傳營銷,把握好適度性,加強投資者教育與權益保護。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