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文/張強強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文化點心鋪“:寫文人,讀詩詞,講故事,這裡只講跟文學有關的事情;

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青年,一個多麼令人羨慕的字眼!無論什麼時候,它出現在人們的眼前,都會引起內心的陣陣騷動。彷彿初夏的陽光一般,它永遠那麼奪目,那麼閃耀,那麼熱烈。希望、生機、活力、熱情、奮進、擔當、理想、責任……其實,青年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詞語,而是無數個鮮活的人生。

然而,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一個“青年”呢?所謂的“青年”難道僅僅是年齡上的年輕嘛?當然不是!真正的“青年”並不僅僅要擁有年青人的身體,還要擁有年青人的狀態。有些人,雖然正值大好年華,卻沒有理想、沒有鬥志、沒有擔當、沒有道德……這樣的青春年華,活著也等於死去。

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那麼,一個真正的青年,究竟應該是怎樣的狀態呢?我想,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沁園春 長沙》會給出答案。這首詞作,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感染了無數人。讓我們走近它: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1925年的晚秋,因為革命鬥爭的需要,32歲的毛主席即將離開故鄉,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工作。在途經長沙時,他重遊了橘子洲。此時天高雲淡,秋日的湘江遼闊無際,波光粼粼,兩岸落英繽紛,層林盡染,一片美麗動人的景色。詞人聯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心潮澎湃,便寫下了這首詞。

這是毛主席早期的一首經典詞作,備受推崇,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它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的回憶,抒發了一個青年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責任感,以及詞人對國家命運和前途的深切關懷。整首詞充滿了一個革命青年的豪情壯志,昂揚熱烈,鼓舞人心。

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詞作上闋先寫景。開篇“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從全景著眼,點出詞作寫作的時間和季節。而一個“獨立”則將一個憂懷天下的革命青年形象引了出來。接著,“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兩句,是寫湘江兩岸楓林如火的景色,以及江面上無數船隻破浪前行的場景,寄寓了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

其中,一個“看”字,總領七句,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其後的“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詞人取了天空和水底的兩種代表物象進行描寫,與前一句前一句形成了鮮明對照,動靜結合,給人一種蓬勃向上、昂揚奮發的力量。

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最後,面對如此遼闊美麗的景象,詞人不禁感嘆道“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句感嘆,既是由前面的景物描寫而來,又道出了詞人的霸氣自信。此時的毛主席,雖然還不是革命領袖,但是他的博大胸襟和氣魄早已袒露了出來。同時,也讓人看到了一個革命青年的豪情壯志,令人敬佩。

此時,詞作由寫景轉入抒情,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下闕對往昔革命鬥爭的回憶。“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一個“憶”字總領下闕,開啟了對往昔歲月的回憶。而“崢嶸”原指山峰高大突兀,這裡詞人卻用來形容“歲月”,將無形的歲月具體化,真是新穎而獨特。

第一偉人最霸氣自信的一首詞,激情飛揚,是五四青年節最該讀的詞

而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句中,“恰”字既統領七句,又顯示了詞人在回憶青年時代革命生活時,內心是無比激動的。“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幾句豪情萬丈,彷彿一條洶湧澎湃的大江在詞人心中流淌,讓人眼前不由浮現出了一個雄姿英發、霸氣自信的青年毛主席形象。

詞作最後,“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句,寥寥數語,就為讀者刻畫出了一幅乘風破浪,奮勇前進的宏偉畫面,讓人不由得心潮澎湃,激情滿懷。無論在什麼時代,青年人都應該代表著國家的希望。一個真正的青年究竟應該怎樣?這首詞中的毛主席就是最好的榜樣。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