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註音賞析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虢國夫人遊春圖丨尋覓千年經典,感受國學魅力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臨沂(yí)(今山東臨沂),後遷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善書法,有“書聖”之稱,與其子王獻之並稱“二王”。又因為他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和當時的名士謝安、孫綽等41人,於三月三日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集會。他們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各抒懷抱,事後把這些詩篇彙編成集。《蘭亭集序》就是王羲之為這個詩集所寫的序。其所書寫的行書《蘭亭集序》,筆勢如游龍驚鳳,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這篇序文記述了東晉文壇的蘭亭雅集。文章超越了漢、魏文人單純哀嘆人生短暫的舊套,表現了一種在有限的人生中體味宇宙的曠達,和在無限的宇宙中反觀人生的悲涼所交織起來的複雜情緒,而這種情緒才使得它“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全文集記事、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文筆清新自然,感情真摯雋永。

蘭亭集序-王羲之.wav5:03

來自國學共賞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王羲之《蘭亭集序》行書

蘭亭集序

東晉▪王羲之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蘭亭集序》拼音原文,第一段

① 永和九年:即353年。永和,東晉穆帝年號。

② 暮春之初:指農曆三月三日。

③ 修禊:古代的一種風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邊洗濯(zhuó),嬉遊,以祈福消災。

④ 流觴:把盛酒的酒杯浮在水面從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誰的面前,誰就取來飲酒。

⑤ 絲竹管絃:都是樂器。簫笛用竹製成,是管類。琴瑟的弦用絲製成,是弦類。

永和九年,是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們會集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舉行修禊活動。有賢德的人全來了,年輕的年長的,都會集在一起。這地方有崇山峻嶺,茂密的樹林和高大的竹叢,又有清水急流,輝映環繞在左右,把它引來作為漂流酒杯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邊上。雖然沒有琴、瑟、簫、笛等管絃合奏的盛況,但是,邊飲酒、邊賦詩,也足以暢敘內心深處的情懷。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蘭亭集序》原文,第二段

① 品類之盛:指自然界萬物繁多。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微風和暖,溫馨舒暢。仰觀浩大的宇宙,俯看繁盛的萬物,藉以縱目遊賞,舒展胸懷,足可以盡情享受耳目視聽的歡娛,實在是快樂。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蘭亭集序》原文,第三段

① 悟:通“晤”,面對面。

② 趣:趨向,取向。

③ 所託:所愛好的事物。

④ 形骸:身體、形體。

⑤ 萬殊:千差萬別。

人與人相處,一生的時間是很短促的。有的人和朋友在室內晤談,傾吐自己的心裡話;有的人則把自己的志趣寄託在所愛好的事物上,不受約束,自由放縱地生活。雖然所採取和所捨棄的不一樣,性格的恬靜或浮躁也不相同,但是當他們因遇到的事物而喜悅,暫時得意,也感到心滿意足,這時竟然連衰老將要到來的事都忘記了。等到他們對於喜愛或者得到的事物已經感到厭倦,心情就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就會隨之而來。以前所得到的歡欣,頃刻之間就成為歷史的陳跡,對此尚且不能不因此而發生感慨,更何況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隨著天地間的變化,終歸於消滅!古人說:“死和生,也是一件大事情”,這怎能不讓人悲痛呢!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蘭亭集序》原文,第四段

① 契:用木或竹刻成,分成兩半,合在一起可為憑驗。

② 一、齊:都是動詞。把……看做一樣;把……看做相等。

③ 彭:即彭祖,傳說中他曾活到八百歲。

④ 殤: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每當我看到前人發生感慨的原由,與我所感嘆的如同符契那樣相合,沒有不對著前人的文章感嘆悲傷,可是心裡卻又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本來就知道把死亡和生存看作一樣是荒誕的,把長壽和短命看作相等也是虛妄的。後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一樣,這是多麼可悲啊!因此,我要一一記下到會者的姓名,抄錄他們所作的詩篇。儘管時代不同,事情也不一樣,但引起人們興嘆的原因是一樣的。後代的讀者,大概也將由這些詩文引起同樣的感慨吧。

「古文」書法文章雙絕美文!《蘭亭集序》全文譯文,注音賞析

王羲之《蘭亭集序》 行書

序文的第一、二段清新自然地描繪了聚會的情調、春天的清新與蘭亭周圍自然山水之秀美,也生動而形象地記敘了這次集會的盛況和樂趣。第三、四段就生死大事抒發自己的感慨,既熱愛生活的美好,又嘆息生命的短促,懷古念今,思緒萬千。王羲之乃晉人所謂“性情中人”,他的“幽情”,便是面對宇宙人生所體會到的“至深的無名的哀感”。謝安曾對他說:“中年以來,多傷於哀樂。”王羲之深有同感地說:“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這兩段文章便全是“所之既倦”的中年王羲之的感慨、嘆息。三年以後,他終於“棄官不復仕”,縱情於自然之懷抱。

本文有力地駁斥了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的虛妄論調,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不甘虛度歲月的積極進取意向。在玄學盛行、崇尚老莊思想的東晉,王羲之能一反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可謂獨樹一幟。

這篇序文不追求華麗的辭藻,自闢蹊徑,敘事狀景,清新自然,抒懷寫情,樸實深摯,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和諧一致。此文風格猶如王羲之書法“飄若遊雲,矯若驚龍”,文字如行雲流水,點到即止,意味雋永。由王羲之創作和書寫的行書《蘭亭集序》,既是書苑珍品,也是文壇傑作,千百年來廣為盛讚和傳頌,成為後世極為推崇的著名法帖。

收藏點贊齊添,評論轉發一致。

感謝 「關注」,雅俗共賞。

更多美文,請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