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

中建築港廣大青年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將偉大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貢獻更大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發圖強!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中建築港清華青島藝術與科學創新研究院項目工程部負責人葛志明對“奮鬥”精神感觸頗深,他激動地說,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一代的青年人絕不能忘記老一輩“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我們青年人在國家提供的優越環境中更要時刻做好能吃苦能奮鬥的準備。

“我是一名碩士研究生,這一點很多人都很不理解為什麼作為一名研究生要來施工單位工作,但我願意深入一線學習和工作,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前進,將自己的理論更好地與實踐相結合,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他自信的說。言出必行,他利用工作之餘,早起晚睡的學習,一次性考取了一級建造師,拿到了這個行業的“令牌”。清華美院作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唯一派出院,一直以來深受社會各方的關注,在本項目他作為工程管理部負責人,他一人身兼數職,從技術、質量、勞務到資料都要負責。面對這種現狀,他沒有退卻,沒有拈輕怕重,而是合理的做出工作安排。尤其是2020年春節期間堅守崗位,他所在的項目全體人員放棄與家人團聚,這期間又遇上了新冠疫情,整個疫情期間,全體人員毫無退縮勇往直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搶工期,搶工大幹同時確保了“零疑似、零感染”。眼下的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全體人員更是用堅守奉獻和晝夜拼搏詮釋著“勞動最光榮,奮鬥的青春最美麗”……正是以29歲的葛志明為代表的青年團隊的堅守奮鬥,才讓工程建設進度一進再進。這樣一座佔地185畝、建築面積12.8萬平方米的研究院通常的建設週期為兩到三年,而清華美院項目從開工至14棟單體樓座主體結構全部封頂僅用210天,一年時間全部建設完成。據他介紹,工程5月底即將竣工,2020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創出一年建成一所高校的“青島速度”。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中建築港貢北路綜合管廊項目經理助理宋述昌深有感觸。他所在的項目是國家第二批綜合管廊試點城市青島的首條、也是最長的一條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是保障董家口循環經濟區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據他介紹,項目伊始就下達了“大幹快上,決戰西海岸、打造百年工程”的軍令狀。而該工程也是中建築港首條地下綜合管廊,他及團隊的壓力可想而知,面對全新戰場,唯有策劃先行,為了解決點多、線長、面廣的管理難點,他們開啟全新的“跳躍式管理模式”,將全線分成3個工區,抽調精英骨幹各負其責,夜以繼日,全力啃下這塊硬骨頭,化不可能為可能。進場不到一個月時間,完成5km共計20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展開8個土方開挖面共計1500米、23萬立方米的土方開挖任務,迅速展開了搶工大幹的施工作業面。在施工中創造了單週完成300米廊體澆築、單月產值過億的新記錄。管廊項目目前已經進入運維階段,他目前負責本項目的最後收尾階段及運維移交工作,在目前全國共同抗疫的重要階段,他所負責的與各部門對接工作進展困難重重,但是31歲的宋述昌堅定的說:“一定要不懼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

衝鋒,是青春最完美的註腳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中建築港開城路西段改造提升項目技術負責人孫新傑更加堅定了項目“打好防疫戰、衝在復工復產第一線”的信念。

據29歲的孫新傑介紹,他所在的開城路項目是青島西海岸新區腹地唯一一條橫貫東西的重要通道,建成後對青島西海岸交通、旅遊業發展,及藏馬山開發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他們立即組織召開網絡會議,宣傳學習疫情防控方案,第一時間採購充足防疫物資,在最短時間內做到了充足的準備,經過建設單位、質監站、鎮政府的審核及檢查通過後,該項目成為藏馬山區域在建項目中第一個順利復工的項目,充分體現了中建築港做為央企“衝鋒”在前的拼搏精神。

他還介紹,為了保證藏馬山區域整體規劃進度不受影響,項目部成立了“5.30”節點目標青年突擊隊,他正是青年突擊隊的一員。項目青年員工積極樂觀,面對工期緊張、建設難度大、管理複雜等諸多困難,刻苦鑽研、衝鋒一線,成功的彌補了前期受疫情影響所耽誤的時間,正奮力邁向“5.30”節點。他希望項目上所有青年員工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爭當時代先鋒、奮勇直上、擼起袖子加油幹,確保開城路西段提升改造工程“5.30”關鍵節點順利完成。

磨礪,是青春最寶貴的財富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中建築港董家口產業區化工管廊架項目總工朱文富認為,作為項目的管理一員唯有“不畏艱險、衝鋒在前、真情奉獻”才能實現個人價值:對工程所在地的“新舊動能轉換”舔磚加瓦,對業主實現完美履約、精細服務。

33歲的朱文富目前所在的化工管廊架項目,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金能科技的重點、控制性配套工程,“4.30”橫河東側1.3KM管廊架保通的目標不容有失。“復工即搶工、效率即效益”,面對新冠疫情影響,他任勞任怨、衝在抗疫復工一線,先後組織6輛次“包車”趕赴四川、黑龍江、吉林、江蘇等地,“點對點”運輸農民工返青復工,是董家口經濟區內首個復工復產的工程。他與項目部全體員工均不畏艱難、衝鋒在前,在克服新冠疫情、高壓線影響的情況下,創造了每天4段管架的施工記錄,提前2天完成業主“4.30”節點工期要求,贏得業主和監理的一致好評,圓滿詮釋了中建築港鐵軍精神,體現了新時代青年的奮鬥精神。作為一名工程人,朱文富將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中建築港龍口港糧食現代物流項目副經理郭其龍所在的項目建成後,有助於當地糧食加工產業的聚集與發展,對龍口市打造煙臺“藍色經濟北部增產極”具有重要意義。在因新冠肺炎影響的嚴峻形勢下,為保障工程如期竣工,避免工人轉車過程出現人員感染,他自告奮勇親自帶車前往河南三門峽“滑模之鄉”接到滑模組專業隊伍,經過兩天兩夜順利接農民工兄弟返工,得到了官坡鎮人民政府的高度讚揚!在專業班組到位後,他又親自帶領施工團隊精心組織施工,在施工人員緊張的情況下,通過加班加點等措施促進了淺圓倉倉壁施工順利完成。在五四來臨之際,他所在團隊又開展了“抓質量、保安全、促生產,百日大會戰”的勞動競賽,在此期間全體青年放棄休假,積極組織施工隊伍,主抓關鍵施工路線,增加倉頂班組和倉頂頂撐設備,保證現場剩餘11個倉頂頂撐設備同時施工,能有效節約工期40天。

32歲的郭其龍認為,青年要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愛國當先敬業,敬業就是愛國。

信念,是青春最壯麗的宣言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中建築港長島地區項目經理常潁源的信念則是“不管是什麼任務,只要交給我,頭拱地也要堅決拿下”,近年來承建的也基本都是惠民工程。

34歲的常潁源是中建築港在長島地區的項目經理,從2015年一直在長島深耕細作,先後參與長島岸灘修復、長島環島路、長島陸島交通碼頭工程。5年來,他帶領著青年團隊在島上建設清理垃圾五萬多立方,岸灘修復四千多米,環島路建設三千多米,陸島交通碼頭16個停靠泊位,為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的打造添磚加瓦。為早日實現砣磯島避風錨地使用功能,解決砣磯島漁船大風季節無處停靠的現狀,了卻1萬多戶漁民的心,他們設定提前完成結構主體總目標,變更海上作業方案,減少海風影響時間,優化承臺施工方案,24小時搶風、搶潮水施工,技術人員不足,他親自指揮作戰;捆樁人員不足,他帶領所有管理人員早上4點到運樁船上捆綁3公分鋼絲繩;為了搶進度,連續22天中午所有管理人員在船上礦泉水就包子,保證大風來臨之前完成剩餘大管樁的打設,船舶及時安全退場。疫情期間,由於砣磯島是一個孤島,進出只能通過輪渡,長島政府不允許島外人員進入,砣磯島避風錨地建設項目遲遲不能開工,他天天緊盯進島政策,積極尋找政府要政策,配合當地防疫措施,落實項目防疫條件,最終做到長島地區運入第一船料,第一個開工復產項目,第一個搶工大幹項目,第一個真正復工復產項目,為2020年避風錨地建設項目閉幕式吹響最後的號角,也為早日實現建設功能打下堅定的基礎。正是他帶領的這個青年團隊的團結一心和堅持不懈,最終圓滿完成砣磯島避風錨地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挑戰了同行認為不可能按時完成承臺式防波堤主體施工的可能性,鞏固了中建築港能吃苦,能打硬仗形象,得到當地的一致好評。

無畏,是青春最絢爛的時刻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不畏艱難”是照龍山灣項目副總工牛德偉的真實寫照。他介紹說,日照龍山灣項目作為日照山海天旅遊度假區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市區各級部門高度重視項目的施工進度。原計劃於春節後全面開展兩城河口段的施工,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項目節後復工復產時間嚴重滯後,且河道清淤築島原計劃採用的機械和人員多為湖北等高風險地區。他是節後第一批返回工作崗位的員工,返崗後積極籌備項目所需的各類防疫物資,每天確認項目其他人員的身體狀況,做好各類防疫資料的收集和統計工作。同時與項目建設單位以及當地政府溝通協調,確認項目復工復產時間,與施工班組溝通協調,優先調用日照當地及臨近低風險地區的人員和機械。“在國家、社會和公司需要我們的時候,青年人就應該拿出自己的擔當,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牛德偉在節後工作期間一直這樣說。

日照龍山灣項目為EPC項目,設計方案需要在過程中不斷的完善,這也是牛德偉身為項目副總工的主要工作之一。疫情期間他通過建立網絡溝通群、網絡視頻會議等方式,做好參建各方的溝通聯繫,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完成了河道島形調整、增加島體防護等工作。過程中涉及大量的繪圖、計算、工藝優化和科技創新等工作,常常需要熬夜加班,但是他總是為自己打著氣:“遇到困難不可怕,青年員工就應該充當公司排除困難的利劍,用自己的學識智慧和創新精神,劈波斬浪勇往向前。”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2020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建築港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配套項目總工趙忠強所在的項目部團隊克服人材機短缺、封路封村等各種困難,快速反應,科學應對,於2月20日率先復工復產,短時間內組織100餘名工人、近20臺大中型機械設備入場施工,復工率100%,面對巨大的工期壓力,項目部24小時不間斷施工,順利完成道路調流、樁基施工等重大節點,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人不畏艱難險阻、敢於面對挑戰、紮根奮鬥、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作為一名90後項目總工,趙忠強近年來曾先後榮獲“青藍之星”、“優秀員工”、“勞動競賽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新時代青年人終將肩負起祖國發展的重任,在以後工作生活中,我會紮實專業知識,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施工一線,為祖國基礎設施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趙忠強說。

本領,是青春最過硬的身價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25歲的中建築港一公司會計許爽更加堅定了選擇財務工作作為奮鬥方向的信心和決心。財務工作的全面發展,給青年人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隨著經濟的發展,財務制度改革越來越規範,隨之對財務工作和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本領成為幹好工作的必備。中建築港作為中國建築財務一體化平臺上線的試點單位之一,試點上線工作對財務人員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個挑戰。許爽主動擔當,在試點上線培訓工作積極獻言獻策,尋找系統的不足。財務數據切換時,與同事分工明確,加班加點,耗時半個月時間將95個項目的財務數據成功導入一體化平臺。面對組織架構變動,財務一體化平臺賬務合併問題時,她自告奮勇對接廠商老師,牽頭賬務合併工作,瞭解財務一體化平臺各系統數據關聯,制定賬務合併計劃並加班加點,在年終決算報表出具前成功合併,合併後出表準確率100%。三年的財務工作經歷,使得許爽明白財務工作就是要從看似日復一日的重複性工作中去繁從簡,兼收幷蓄,厚實而累積。許爽表示,“五四精神,傳承有我。我們這一代青年人也會將五四精神作為人生的信條,肩負起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

中建築港一公司工程管理部經理汪匯說,隨疫情的還有新機遇,將繼續以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和過硬的本領做好本職工作,為復工生產貢獻青春力量。復工復產以來,他所在的團隊積極探索防疫復工信息化方案,搭設了二維碼防疫信息登記系統,實現了復工防疫數據的無接觸登記和自動報表功能,預防了工地聚集性傳染可能,同時解決了“填表抗疫”問題,使項目迅速恢復施工產能。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現場工人持手機掃描工地防疫二維碼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 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中建築港廣大青年發揚五四精神,繼續砥礪前行

二維碼防疫系統及後臺數據

31歲的汪匯是創優狂魔,近幾年,他堅持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促進精品工程建設,帶領技術團隊自主研發國家專利56項,省部級工法14項,國家級QC成果1項,省級QC成果3項,為多個項目實施BIM應用,並獲得3項國家級獎項,累計實現創效額約3900萬元,縮短施工工期約300天,爭取了5項國家級及省部級質量創優獎項,其本人也獲得了“齊魯工匠”和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未來之路,中建築港青年人砥礪前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