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策略:趨勢性行情需醞釀 重點關注可選消費

策略觀點:5月尾部風險

3月底到4月的反彈,背後核心原因是“倉位回補+博弈兩會+復工預期”。進入5月,前兩個因素的正面影響將會減弱,第三個因素雖然在繼續,但力度並沒有太快。由此可能帶來A股5月的“尾部風險”,空間上,會洗出大部分博弈性資金,時間上,可能是月度的。尾部風險期,戰術上要控制倉位,戰略上要開始尋找新的邏輯,歷史上尾部風險期都是新板塊的醞釀期。2018年12月醞釀了養豬、券商,2019年6-7月醞釀了電子。趨勢性行情需要一個月左右的醞釀,較早的大幅加倉時間點可能在5月底-6月初。

(1)5月市場可能會出現尾部風險。我們認為3月底到4月的反彈,背後核心原因是“倉位回補+博弈兩會+復工預期”。進入5月,前兩個因素的正面影響將會減弱甚至消失,第三個因素雖然在繼續,但力度並沒有太快。由此帶來A股5月的“尾部風險”,空間上,可能會洗出大部分博弈性資金,時間上,可能是月度的。

尾部風險的實質是,疫情對行業需求、庫存、現金流的衝擊需要傳導時間,來得快,但很難去得快。根據旅遊部的數據,2020年5月1-4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1.04億人次,2019年5月1-5日,2019年“五一”假日期間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雖然相比清明假期數據大幅改善,但同比依然是較大的下滑,雖然4月各行業數據相比3月環比大幅改善,但整體經濟活躍度依然處在過去幾年的最低水平。根據IMF的預測,Q3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活躍度才能恢復到2019年Q4的水平,而發達國家在一年內很難恢復到2019年Q4。

(2)幾乎歷次大級別調整後都會出現尾部風險。2016年4-5月、2018年12月和2019年7月,都可以理解為尾部風險。由於賺錢效應的下降,市場資金格局不穩定,雖然是已知風險的二次影響,但也會導致配置資金觀望,博弈性資金減倉。

2016年1月由於熔斷和匯率波動,股市估值中樞系統性下降,之後主要利空釋放完畢,但2016年4-5月依然出現了尾部風險,直接催化劑是“權威人士講話”。

2018年2-10月,由於去槓桿、中美商貿衝突,股市單邊熊市,而到了2018年Q4,去槓桿已經扭轉、中美商貿商談進展順利,但是依然出現了2018年12月份的尾部風險,直接催化劑是“美股暴跌”。

2019年4-5月,由於政治局會議對流動性的控制、中美商貿衝突再惡化,股市快速調整,之後主要矛盾基本釋放完畢,但是到了7月市場依然出現了尾部風險,主要催化劑是“經濟下行、中美商貿擔心”。

事後來看,尾部風險是月度風險,不是大級別風險,一方面要控制倉位,另一方面要開始逐步自下而上篩選新的上漲主線,2018年12月醞釀了養豬、券商,2019年6-7月醞釀了電子。

(3)短期策略:如何應對尾部風險。如果考核週期很長,或者已經找到了新的板塊配置邏輯,是可以越跌越加的,但是如果考核週期不是非常長,建議不要在這個位置太樂觀。後續市場轉入趨勢性上漲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股市資金不斷增多,市場出現資金驅動的行情,第二種可能是,經濟復甦力度加速,週期和金融股出現系統性的估值修復。短期來看,難度都比較大。趨勢性行情需要一個月左右的醞釀,較早的大幅加倉時間點可能是5月底--6月初。

行業配置建議:近期利率開始快速下行,可能會帶來部分關注股市分紅的配置資金,建議關注低估值和存在高分紅潛質的板塊,金融地產板塊、部分現金儲備充分的週期板塊可以適當關注。從基本面來看,未來的重點是觀察各行業從疫情中恢復的速度,考慮到國內經濟可能會領先全球經濟的復甦,建議關注國內消費。近期多個地方政府出臺了穩定消費的政策,我們認為,類似的政策可能會繼續出臺,對消費的正面影響大概率還沒結束,建議繼續超配,並重點關注可選消費。

  2

上週市場變化

上週A股全線上漲,其中中小板指(3.43%)、創業板50(3.06%)和深證成指(2.62%)領漲。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子(7.11%)、休閒服務(5.27%)和非銀金融(3.63%)領漲,紡織服裝(-3.23%)、農林牧漁(-2.55%)和醫藥生物(-2.41%)領跌。概念類中,智能音箱指數(7.42%)、集成電路(6.67%)和3D傳感指數(6.54%)領漲,領漲龍頭指數(-5.98%)、智慧農業指數(-4.66%)和二胎政策指數(-4.64%)領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