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公元200年孫權繼承父兄之業起,至公元252年去世,共五十二年之間,從最初統治中心吳縣遷移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總共遷都四次,可謂頻繁。遷都可不是小孩子玩家家,關係到東吳政權安危的軍國大事,也是費錢費力費時的麻煩事情。那麼為何東吳政權不嫌麻煩,如此三番五次地遷都?到底有何目的呢?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其究竟。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吳縣(200-208)

地處江水以南太湖之濱的吳縣(今蘇州),"枕江而倚湖,食海王之饒,擁土膏之利,民殷物繁。"托地理之利,以富饒聞名於世,歷來成為太湖地區政治、經濟中心,是春秋時期吳國都城;秦、漢時期會稽郡治所;東漢時期吳郡治所。興平元年(194),孫策過江開闢江東,次年,打敗吳軍太守許貢,攻佔吳縣之後將其置為大本營。

吳郡之於天下,如家之有府庫,人之有胸腹也。門戶多虞,而府庫無恙,不可謂之窮;四肢多病,而胸腹猶充,未可謂之困。蓋三代以後,東南之財力,西北之甲兵,並能爭雄於天下,謂江淮以南,必無與於天下之形勝者,非通論也。>>> 《讀史方輿紀要》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建安五年(200),孫策去世之後其二弟孫權接手江東六郡,在中護軍周瑜和長史張昭的輔佐之下開始治理江東。孫權雖然年輕但英明且知人善用,一邊重用跟隨父兄多年的元老一邊大量啟用魯肅、諸葛瑾、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避難南漂的豪傑、名士及江東豪族之士,逐步穩定江東局勢。

五年,策薨,權統事。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三國志·周瑜傳》

期間孫權的主要精力放在內部穩定工作上,如平定廬江太守李術叛亂;粉碎廬陵太守堂兄孫輔暗地勾結曹操圖謀不軌之舉;鎮撫豫章、會稽等地山越人多次反叛等等。

建安五年(200),魯肅與孫權頭一次會面之時,提出東吳版"隆中對",孫權欣然贊同魯肅想法,且以此為東吳發展戰略方針。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三國志·魯肅傳》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隨著江東六郡局勢的逐步穩定,孫權終於騰出手實踐一下"剿除黃祖"的路線,於是建安八年(203)、建安十二年(207),兩次征討江夏太守黃祖,但是因山越人反叛、母親病危而中途返回,未能實現目標。

京城(208-211)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運輸的重要性毋庸多講,當時不僅沒有鐵路、高速公路等四通發達的交通網絡又沒有火車、貨車等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當時最方便、快速、裝載量大的非水路運輸莫屬。

東吳西征主要利用江水航道,雖然吳縣也有兩種方式入江水,其一為太湖→溧水→淮水(今秦淮河)→江水;其二為太湖→中江→江水,然而這些航道有些區段水流量較小,大型船隻裝載貨物無法通過。

故此,作為東吳大本營的吳縣,在糧草運輸上存在嚴重不便。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建安十三年(208)春天,孫權再次西征,終於殺死黃祖,不僅報了殺父之仇還撬開通往荊州腹地的東大門江夏。

顯然,西征過程中孫權已看出問題,於是把大本營遷移至江水岸邊的京城(今江蘇鎮江)。

漢建安十三年,孫權自吳徙治丹徒,號曰京城。>>> 《讀史方輿紀要》

同年冬天,孫權坐鎮於柴桑(今江西九江),派遣周瑜、程普等人與劉備共抗曹操,在赤壁大敗曹軍。緊接,十二月,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圍攻合肥城,但戰事不利,無功而返。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三國志·諸葛亮傳》

赤壁之戰之後,東吳和曹魏戰場主要涉及兩個地區,其一為襄陽、江陵為據點的荊州地區;其二為合肥、濡須口為據點的淮南地區。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當時,都城吳縣地理位置偏東,遠離荊州、淮南戰區,有諸多不便。其一,倘若發生緊急戰況,不能及時彙報容易耽誤戰機;其二,通常中央主力部隊駐守在都城附近,遠離戰場不宜支援。

按當時局勢,東吳頭等軍國大事為抵抗曹魏不被吞併或者消滅,光考慮經濟發展問題則吳縣最適合,但考慮軍事問題則吳縣位置太偏而不適合作為大本營。在東吳生死攸關的赤壁之戰時期,孫權坐鎮長江岸邊柴桑指揮作戰,側面反映出吳縣不適合作為戰時都城。

故此,都城從吳縣遷移至京城為孫權審時度勢之下最佳選擇。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建業(211-221)

建安十四年(209)春,曹魏在譙縣製作輕舟並訓練水師;七月,曹操還親自率軍到達合肥,修整水利設施,廣施屯田;重新任命揚州郡縣長吏;留下中央軍鎮守合肥,十二月,返回譙縣。

種種跡象表明,老謀深算的曹操做兩手準備,畢竟"不戰而勝"是上上策,一面向東吳揚武耀威勸導歸順;另一面著手準備與東吳開戰。

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讓麾下兩大金牌寫手之一阮瑀(另一位陳琳)給孫權寫信,其中大力宣揚赤壁之戰中曹軍未傷到筋骨,實力依然強盛,對付東吳綽綽有餘;就是先來個下馬威,然後轉變風格,好心勸導孫權內除“奸臣”外滅劉備,棄暗投明,歸附曹魏。

離絕以來,於今三年……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江南,不屬本州……仁君年壯氣盛,緒信所嬖……加劉備相扇揚,事結釁連,推而行之,想暢本心,不願於此也……昔赤壁之役,遭離疫氣,燒船自還,以避惡地,非周瑜水軍所能抑挫也……荊土本非己分,我盡與君,冀取其餘,非相侵肌膚,有所割損也……往年在譙,新造舟船,取足自載,以至九江,貴欲觀湖漅之形,定江濱之民耳。非有深入攻戰之計……如果將軍於朝內除掉子布,於外部擊滅劉備,而奉獻忠心……未來就廣闊可觀了……濯鱗清流,飛翼天衢,良時在茲,勖之而已。>>>《為曹公作書與孫權》

然而,事與願違,孫權不僅沒嚇倒還與劉備結"秦晉之好";"借荊州"加強聯合;都城遷移至秣陵(次年改為建業);針對曹魏軍事重鎮合肥,在濡須口構築濡須塢,積極防範曹魏入侵。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其實,建業距離京城約七十公里左右,相距不是甚遠,那麼為何遷都於建業呢?

張紘曾勸導孫權說:"秣陵具有帝王之氣,適宜作都城。"孫權也贊同其想法,但未能馬上付之行動;建安十五年(210),劉備前往京城"借荊州"之時,途徑秣陵觀察過其地形,到了京城之後就勸導孫權遷都至秣陵。

加之秣陵有長江支流淮水(今秦淮河),其百餘里長的河面上可以停靠大型船隻,便於水軍管理;秣陵更拉近與江水岸邊牛瀆、蕪湖、濡須口等軍事重鎮距離,更宜於軍事聯絡及調動。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東吳遷都建業之後,建安十九年(214),劉備入主益州;建安二十年(215),蜀漢與東吳重新瓜分荊州,武陵、南郡、零陵郡隸屬蜀漢,江夏、長沙、桂陽隸屬東吳;建安二十四年(219),孫權忌憚蜀漢政權作大而不利於東吳,於是趁關羽北上圍攻樊城之際,偷襲荊州,終殺死關羽,把蜀漢所屬荊州之地,全部納入囊中。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不言而喻,孫劉聯盟徹底決裂,東吳暫時歸附於曹魏。防務體系是隨著局勢變化而變化,此時,東吳的防務中心挪移至與蜀漢相連的荊州地區。

按目前江陵(今湖北荊門)至建業的公路約750㎞左右,若乘船行駛則路程更遠,就以1.5倍計算則為1125㎞左右 ,何況再往西的夷陵、秭歸等軍事重鎮更遙遠。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顯然,作為都城的建業無法滿足當時局勢要求,於是建安二十六年遷都於荊州之內鄂縣並改名為武昌。

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三國志·吳主傳》

武昌(221-229)

二十五年(220)春正月,曹操去世由曹丕接班,同年冬天,曹丕篡漢稱帝;次年(221)四月,劉備也在成都稱帝,不久孫權從公安返回鄂縣,八月修築武昌城。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鄂縣原本隸屬於江夏郡,更名為武昌之後,東吳分江夏郡置武昌郡,轄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武昌地處江水中流,順著水可直達濡須口、建業、京城等重鎮;逆流而上可到達巴丘、江陵、夷陵、秭歸等上流軍事要地,還通過江水支流沔水可達軍事重鎮襄陽。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素來倡導左右逢源外交政策的孫權,大丈夫能屈能伸,曹丕稱帝不久,遣送于禁等俘虜,委身稱臣於曹魏,十一月,被封為吳王。

黃初二年(221)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名義,開始征討東吳。雖然孫權派遣使者想和解但劉備一意孤行,執意要攻打東吳。無奈,孫權果斷任命當時“無名小輩”陸遜為大都督迎戰。次年(222),在夷陵大敗蜀漢軍,劉備狼狽不堪逃回白帝城,八月,鎮守江北的蜀漢將領黃權,因返回益州之路被東吳軍隊阻斷,萬般無奈之下,投降於曹魏,時隔一年左右的夷陵之戰以蜀漢的大敗落下帷幕。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孫權歸附於曹魏是權宜之計,當然,曹魏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信任孫權,於是三番五次地要求東吳遣王太子孫登入魏為質,孫權以各種理由推遲。

忍無可忍的曹丕動了真格,九月,派遣三路大軍征討東吳。孫權"卑辭上書"請求改過自新,但曹丕也不傻,來一個最後通牒,"倘若孫登早上來朝為人質,晚上我就下令撤退所有軍隊。"

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三國志·吳主傳》

看來沒有辦法再糊弄曹丕,於是孫權一不做二不休,更改年號為黃武,臨江據守。只有皇帝才有資格更改年號,此舉等於是向世人暴露了孫權要當皇帝的野心。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東吳與曹魏正式鬧掰,孫權為了避免被曹魏、蜀漢兩面夾擊,於是十二月,派遣太中大夫鄭泉前往白帝城拜謁劉備,蜀漢重現同好關係。

黃武二年(223)四月,劉備憂憤成疾去世。之後,掌握蜀漢政權實權的諸葛亮與孫權心照不宣地達成“只有蜀漢和東吳聯合共抗曹魏才是生存之道。”的共識,相互派遣使臣鞏固聯盟關係。

(黃武二年)冬十一月,蜀使中郎將鄧芝來聘;三年夏,遣輔義中郎將張溫聘於蜀。>>>《三國志·吳主傳》

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蜀復令芝重往。>>>《三國志·登芝傳》

返回建業(229-252)

黃龍元年(229),孫權所統治的東吳在內局勢穩定,在外已鞏固與蜀漢的同盟關係,稱帝條件基本成熟。於是在公卿百官的勸諫之下,四月,孫權在武昌南郊登基。

六月,蜀漢以衛尉陳震為使者,前往東吳祝賀孫權稱帝,兩方還簽署"相互不侵犯條約"及瓜分曹魏之地的協議。

孫權與震升壇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青屬吳,並、涼、冀、兗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三國志·陳震傳》

從吳縣遷至京城、建業、武昌再返回建業,為何孫權如此頻繁遷都?

至此,東吳主要戰場又從西部荊州地區挪移至東部揚州地區。根據局勢的變化,孫權又把都城遷回至建業,徵召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掌管武昌事務,後來孫權再無遷都。

縱觀孫權執政時期幾次遷都均與局勢變化緊密相連,隨著敵人變化、主戰場變化而搬遷都城,也是孫權善於審時度勢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