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伴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其背後所代表的計算產業正對城市產生越來越明顯的驅動和引領作用,計算力就是生產力已經成為當下諸多城市的共識,作為整體產業鏈條的基礎環節,計算機產業的發展好壞在某種角度下,是城市能否抓住契機實現彎道超車的先決條件。

西安作為陝西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引領者,其在計算機產業鏈條中的快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陝西意欲打造國內領先計算產業的縮影。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華為鯤鵬920服務器芯片

此前西安與華為簽署鯤鵬計算產業戰略合作協議,無疑讓正處於快速發展當中的西安計算機產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而在就在上個月底,此份合作協議已有了清楚的落地模樣。

計算機整機產業空白被填補

4月27日,陝西長安鯤鵬產業創新大會開幕,陝西相關領導、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華為中國區總裁魯勇、華為中國區副總裁雷戰奎等一行出席本次大會。

其中會議一大看點就是標誌性的陝西長安計算科技有限公司亮相。公司由陝西電子信息集團和深圳市寶德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業務包括計算機硬件生產製造、設計研發、技術服務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這家企業將擁有10000平米的現代化廠房和自動化計算機整機裝配線、全自動整機檢測線、立體倉庫管理系統,自動化物料管理系統及各類設備儀器200餘臺套,擁有自主可控服務器、臺式電腦整機組裝生產線各1條,年產能達10萬臺,2025年後年產能達20萬臺。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揭牌儀式現場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華為公司中國區總裁 魯勇致辭

此番陝西長安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在某種意義上彌補了陝西過去在計算機整機制造領域的求而未得。

2019年12月18日,西安市商務團到中國長城進行商務會談交流,提出希望依託西安的地域優勢、人才優勢、政策優勢,佈局國產整機平臺研發生產基地,推動相關產業發展,並歡迎中國長城未來落戶西安。

但在可查消息中,中國長城當下還尚未與西安取得實質性的溝通,與之對應的是,今年的4月23日,年產100萬臺自主安全整機的中國長城自主創新基地在鄭州高新區正式開建,其過渡生產線生產的國內第一款全國產化自主安全商用筆記本電腦於當天下線的消息,讓西安儘快填補此領域空白的需求愈發凸顯。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中國長城新聞截圖

尤其在長沙、太原等多地也先後於計算機整機制造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陝西長安計算科技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讓意欲完善整體產業鏈條的西安,從根本上填補了過去的空白。

但在細究之後會發現,對比鄭州年產100萬臺的數字,西安的年產10萬臺似乎並不足以與其他城市形成有效的競爭,而事實卻不盡然。

陝西千億計算產業雛形顯現

對於如今的計算機產業而言,生態就意味著生命,此次西安於計算機整機制造領域產量較少的背後,是生態端更全面的佈局。

前文提到過,5個月前西安就與與華為公司簽署了鯤鵬計算產業戰略合作協議,其中就包括深圳寶德公司與陝西電子信息集團將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在高新區建設年產PC計算機15萬臺生產線和基於鯤鵬技術架構的國產自主可控服務器2萬臺的生產基地,此番硬件生產基地就是此項目的落地產品。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而那份協議中更重要的是,西安將引進鯤鵬生態相關的軟硬件企業、創新機構、人才培訓認證機構、開發測試平臺等入駐,打造協同創新引領、高端產業集聚的示範園區,在此基礎上聚合雲服務商、集成商、軟件開發商、硬件供應商、產業園區等各方資源,打造鯤鵬計算產業生態。

與之對應的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在不久前曾談到過,當下傳統計算機產銷接近“天花板”,計算機整機行業接近飽和,國際市場諮詢機構Gartner之前公佈的數據也印證了行業發展現狀,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為5850萬臺,比去年同期下降4.6%。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曲江池內無人售貨車

在傳統計算機行業產銷數據的衰落下,新時代的計算機正在朝著超高速、超小型、並行處理、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一味的追求產量已經不是計算機產業發展的唯一真理,通過打造計算機基礎產業,繼而優化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產業才是更為可行的辦法。

正如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燕林豹在簽約現場的致辭中所說,“陝西電子信息集團將以長安計算硬件產業為基礎,以華為鯤鵬生態為牽引,打造陝西千億級計算產業。”

陝西計算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對於計算產業來說,算力就是生產力,公用事業、交通、製造、醫療、農業、金融等各個行業的智能化,都需要強勁算力的支撐,而西安通過前期佈局人工智能所取得的成績,正好契合了這樣的趨勢。

去年8月,“AICC 2019人工智能計算大會”在北京舉行,由IDC和浪潮聯合權威發佈了《2019-2020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該報告分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現狀、中國企業破局之道的同時,還公佈了2019中國人工智能城市計算力排行榜,其中,西安市成為該榜單第二層級主力城市,首次進入AI計算力城市排行TOP10。

數據顯示,西安有人工智能企業150餘家,產值約120億元,涵蓋了人工智能各主要產業領域,而作為人工智能發展基礎的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均保持了40%以上的增速,其中計算機以及電子設備製造業還在2019年首次突破千億元。

同時,在全國人工智能百強企業中,百度、華為、科大訊飛等10家企業已經進駐西安,另有海航集團、浪潮集團、吉利汽車等在人工智能領域有重點佈局的大型企業已與西安市簽約,在當地進行項目投資建設。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在此之外,坐擁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一大批知名高校,也是當下西安城市計算力不斷向上的最大依據。

根據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西安市人才投入量逾萬,位列第二梯隊,全國人工智能人才投入前20的高級院校中,西安佔據了2所,尤其是作為國內較早開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重點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領域位列全國第一。

也正是因為上述產業、企業、人才儲備多個領域所具備的優勢,讓西安在補足計算機產業鏈條之後,成為陝西佈局千億計算產業背後最有力的支撐者,而藉助此番陝西層面與華為的深度合作,西安責任越大,收穫也就越豐。

來源:悅西安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華為“鯤鵬”入陝,年產20萬臺計算機整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