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但就是這樣一座博物館,卻長期受到文物歸屬爭議的困擾。

長期以來, 大英博物館就因把掠奪來的文物當展品,並且拒絕歸還,一直飽受批評。 這些文物包括埃爾金大理石雕塑、羅塞塔石碑,以及格威蓋爾盾等。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埃爾金大理石雕塑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羅塞塔石碑

根據官方數據,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館藏數量位列西方博物館之首,達到23000件,其中包括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女史箴圖》摹本等珍品。這些文物的來源,是中國文物流失史上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痛。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著名的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像,背後懸掛著的是敦煌壁畫,上有疑似“切割痕” 。

就連英國的前任首相卡梅倫也曾說過一句關於大英博物館的“名言”。

2010年,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印度。印度民間對於要求英國歸還一枚鑽石的呼聲越來越高。然而這顆鑽石可不是普通的珠寶。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科依諾爾鑽石, 又稱“光山”之鑽,鑲嵌在伊麗莎白王后王冠頂部的十字架上。

這顆鑽石是在印度開採的,於1849年被東印度公司掠走並轉贈給了維多利亞女王。長期以來,印度政界人士一直敦促英國歸還這枚重達105克拉的稀世珍寶。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105克拉的科依諾爾鑽石

但當卡梅倫在訪問印度期間被問及這一問題時,他說此舉將開創一個不切實際的先例,所以英國選擇“保持現狀”。卡梅倫說:“一旦你開口答應還一件,有一天你就會突然發現大英博物館變空了。 ”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2018年10月,大英博物館曾開展“收集歷史對話 (Collected Histories talks) ”活動,旨在讓參觀者全面瞭解其藏品的來源,而不僅僅是聚焦在來自曾經殖民地的藏品上。該活動譭譽參半,有人認為大英博物館終於開始逐漸正視藏品的來源,趨勢是好的。也有人認為活動主題——“不是每件藏品都是劫掠來的(Not everything was looted)”恰恰印證了英國對別國文物的掠奪史。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推特網友評論:大英博物館的新口號真是令人激動: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是偷來的

近年來,隨著中國、埃及、希臘等國逐漸加大海外流失文物追討的力度,結合國家或民間回購、捐贈交換等方式,不少遺失海外的珍貴文物得以物歸原主。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2019年,備受質疑的大英博物館宣佈將歸還一批疑似從阿富汗走私的4世紀佛教造像。據悉,這是大英博物館首次向阿富汗歸還佛教文物。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青銅“虎鎣”

2018年4月,圓明園被劫掠珍貴青銅器文物“虎鎣”在英國肯特郡坎特伯雷拍賣行以41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66萬元)價格被拍出。在國家文物局、中國駐英大使館、中國媒體駐國內外機構、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和相關拍賣機構及民眾的共同努力和推動下,境外買家將青銅“虎鎣”捐贈給國家文物局,最終促成了珍貴文物迴歸。

阿富汗佛頭造像和青銅“虎鎣”的迴歸雖然能讓這兩個古老文明看到一絲流失文物迴歸的曙光,但國際拍賣場上仍然時不時會出現“疑似流失文物”被高價拍賣的現象。

大英博物館為何不敢返還從其他國家掠奪的文物?前首相卡梅倫發聲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瓷器

敘利亞、阿富汗、中國和埃及一直高居國際文物流失榜單的前列,單單是中國近百年來因為戰亂和盜賣出境的文物就不計其數。全球幾乎每一個像樣的公立或私立歷史主題博物館都可以找到中國珍貴文物的身影,大英博物館中的藏品也僅僅是海外流失文物的一個縮影而已。

正視文物來源、完善文物迴流原屬國的法律和途徑,還有無比漫長的路要走,這需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把原本屬於我們的文明遺存通過“合理、合法、體面而成熟”的方式拿回來、看護好,讓後世子孫的民族自豪感建立在不斷增厚的家底和自信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