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輩的愛,只有孩子能讀懂

-01-

奶奶,我回來啦!兒子在樓下大叫。

來啦!奶奶慢悠悠地從床上起身,來到大門口,按下門禁按鈕,打開門,看著兒子興高采烈地回家,一把接過書包。

這麼大的聲音,全樓人都聽見了,你不是帶了鑰匙嗎?還要叫奶奶開門。老婆正想說什麼,被我一攔,便沒出聲,繼續忙自己的事情了。

兒子接過奶奶遞過來的水杯,快樂地走進書房。

隔輩的愛,只有孩子能讀懂

-02-

不管什麼時候,兒子回家,一走近樓門,便會大叫奶奶。

我提醒過他,聲音太大了會影響其他人的休息。何況,回家只是一件小事,那麼張揚幹什麼?生怕全樓人不知道似的。

也許是我們家的樓層比較低,兒子在樓下輕輕一叫,坐在窗臺旁邊的奶奶肯定能聽得見。兒子便養成了叫奶奶的習慣。

可好像也不是啊。以前我們家住7樓的時候,兒子從幼兒園回來,也會大叫爺爺開門。那時爺爺身體還好,背得動他。每次聽到兒子的叫喊,他就會樂呵呵地走下樓,把兒子頂在頭上爬樓回家。

現在,兒子的聲音倒是小了些,但回家時還是會喊奶奶。奶奶呢,雖然腿腳有些不便,但一聽到兒子的叫喊,便總是急不可待,生怕遲一秒鐘。

我告訴兒子,奶奶年齡越來越大,但仍然是個急性子,你喊她開門,她會很著急,跑快了怕出事情。我也跟我媽講,兒子有帶鑰匙,他開得了門,不用那麼著急。

可兒子聽了,轉身繼續幹自己的事情,我媽聽了,呵呵一笑,沒有下文。

每次兒子回家,還是習慣性地叫奶奶開門。

於是,整層樓的人都知道我的兒子回家了。

而我和老婆的心裡,總感覺有些不妥,但看著他們之間的默契,又不好多說什麼。

隔輩的愛,只有孩子能讀懂

-03-

暑假時,爺爺奶奶因病回老家了。本來也打算帶兒子一起回去的,但因為兒子假期要集訓參加一項比賽,便沒有跟去。

奶奶回家的那天晚上,兒子集訓到快10點鐘才回家。快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兒子又習慣性地喊了起來,奶奶開門。

可這一次,沒有了回應。

兒子愣了愣,若有所思,一下子沉默了。

我老婆開了門。怎麼了?媽媽在家你怎麼不叫媽媽開門呢?

兒子沒回答,有些愣住了,5秒鐘後,他換鞋進了屋。

跟在兒子身後,我也進了門,但那一刻,我的心裡突然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失落。我想,這正是兒子那5秒鐘的感受吧。

隔輩的愛,只有孩子能讀懂

-04-

是愛。

在每天重複的叫奶奶開門的過程中,兒子與奶奶在互相傳遞著一份關愛。

奶奶起身的動作所代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動作本身,兩人都從這簡單的動作中,互相感受到了對方濃濃的愛意。

這種愛意每天在上演著,就像太陽東昇西落一樣很自然、很有規律。一旦這種自然被打破,失落的心情便會油然升起。

在這種愛意的交往中,兒子不會想到第三者,他其實可以開門,他有鑰匙,但他仍習慣於叫奶奶開門。他更不會叫父母來替他開門,因為此刻,他的眼裡只有奶奶。

兒子還小,還無法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內心的這種感受,但他內心的洶湧澎湃,絲毫不遜於我們。

隨著奶奶的漸漸老去,只要她還能起身開門,這份愛就會繼續下去。

這份愛會永遠保存在兒子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