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提出三分天下之對?

三國前期,劉備一直處於一種被動挨打的局勢。他雖然也打了幾場反擊,但是那些勝利的果實最後都被其他人無情的竊取了。所以在前期來說,他不但沒有取得相應的戰果,而且還得不到別人應有的重視。這一切直到劉備在新野找到了諸葛亮發生了改變。找到他以後,劉備的命運就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終於知道自己要怎麼做了,因為諸葛亮給他理順了戰略方向,讓他知道接下來路應該怎麼走。而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遇到劉備之前,諸葛亮一直都處於隱居狀態,那他到底為什麼能夠提出隆中對這麼一個關乎國家命運的戰略佈局呢?

藏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提出三分天下之對?

其一,諸葛亮早就知道了天下大勢的走向。因為家學的底蘊,諸葛亮早就分析了天下格局的走勢。他知道倘若沒有一個大運氣的人能夠暴力統一國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必定會走向分庭對抗,會走向割裂對抗的局面。所以他早就知道了這個天下到了現在已經走到了一個分叉路口,只等待有實力的人去選擇怎麼走而已。所以就算在山村裡面隱居,他也能夠很明確地知道這個天下到底會怎麼樣走。而這也就是他為什麼能夠提出隆中對的三分天下策略的根本原因。

藏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提出三分天下之對?

其二,諸葛亮雖然藏在隆中,但是沒有停止過獲取外界信息。諸葛亮知道情報到底有多麼重要,他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必須有足夠的資料和信息,不然的話怎麼能夠打敗對手呢?所以他提出隆中對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了當時的國家情況以及各路諸侯的具體情況,才做出的最後判斷。他知道這個國家到底會走向怎麼樣的局面,也知道天下到底會進行到哪一步。因為他雖然藏在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過著一種半隱居式的生活,但是他的心從來都沒有放在隱居上。反而,他的心一直在外面的世界裡,他屬於這一個紛爭的世界。

藏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提出三分天下之對?

其三,他知道曹操和孫權等人的缺點。隆中對的另外一個促成因素,那就是諸葛亮瞭解了孫權和曹操兩個人的性格特點和他們手下的軍力。對於曹操,諸葛亮其實是挺欣賞的,但是徐州那一件事讓他徹底斷絕了對曹操的念想。他覺得曹操和他根本不在同一條路上。曹操手下大多都是騎兵這個兵種,就決定了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去拿下南方的土地。另外一個人物,孫權小小年紀就能夠有如此大智慧,並且能夠掌握住一個國家。這就已經能夠證明他到底有多麼聰明瞭,手段有多麼高明瞭。但是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不會去進取,加上江東大多都是弓箭手和水軍,根本就沒有力量去拿下北方的土地。而這也就是諸葛亮能夠看出曹操和孫權會拿下三分中的兩分的原因了。

藏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提出三分天下之對?

其四,他知道劉備的優勢,所以應時提出。作為三分天下最後一位人物,諸葛亮其實是考慮了很久了,但是最後他只選中了劉備作為最後一個人物。他知道劉備身上有他所想要的優勢和資源。劉備手下有武將,但是謀臣大位空缺,而諸葛亮的聰明和手段剛剛好符合這麼一個位置。所以只要到了劉備手下,那麼他就會成為劉備手下第二人,並且能夠放心地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和策略,不會被其他人所制約。而另外一個優勢,那就是劉備身上的皇室光環,這個光環能夠讓他輕鬆的佔據大義,能夠讓他有凝聚人心的作用。

藏在隆中隱居的諸葛亮,為什麼能提出三分天下之對?

這四點原因就是諸葛亮為什麼躺在隆中這麼一個小地方,隱居在這麼一個小山村裡面,也能夠提出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因為他已經知道了這個天下到底會怎麼演變,而他也知道了即將上場的幾位演員,對於他來說,天下就該這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