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5月5日

經過五天的評選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北京揭曉

從1990年第一屆評選至今

十大考古已走過30年

這30年

中國考古事業得到蓬勃發展

重大考古發現層出不窮

到底這30年

哪個省入圍“十大考古”最多?

什麼時代的遺址入圍最多?

什麼樣的遺址入圍最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南京大學

項目負責人:王社江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饒河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李有騫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市石峁遺址管理處

項目負責人:孫周勇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項目負責人:秦嶺 曹豔朋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保護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戴嚮明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陳國科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隨州市博物館、曾都區考古隊

項目負責人:郭長江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項目負責人:田小紅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新疆奇台石城子遺址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館

項目負責人:王鵬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發掘單位: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項目負責人:孫鍵 崔勇

↡點擊鏈接查看項目介紹↡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三十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到底哪家強?

內容轉自公眾號“未名文博”(WM-HERITAGE)

原標題:十大考古新發現 共享的三十年!

前言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全國各地每年都有許多重大的考古新發現。這些新發現充分展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與豐富內涵,以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極大激發了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熱忱與文物保護意識,而且在國際交流合作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1990年開始,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舉行每個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下簡稱“十大新發現”)評選,這個評選活動對全國的考古學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促進了考古學知識的傳播,吸引公眾關心考古學研究進程。評選十大新發現要求,在發掘過程中保證考古發掘的科學質量;內容評選標準是要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所謂新發現,是指的這項考古發現除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之外,還要在中國考古學科發展上具有新的內容信息和新的認識。自首批十大新發現公佈至今,歷時三十載,值得回顧與紀念;又恰逢4月18日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本文簡單梳理了自1990年至2019年每年公佈的十大新發現評選結果,通過遺址價值、地理位置、遺址類型、遺址年代等基礎信息數據的整理,探尋和呈現古蹟遺址研究發展趨勢和中華文明研究的最新進程。

整體情況

十大新發現是每次從幾十個精選的申報項目中篩選出10個作為上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從1990年開始至2019年為止,經統計共公佈290項(2020年初,已經啟動2019年度十大發現的遴選工作,截止本文定稿前尚未正式發佈2019年十大新發現評選結果)。

從地域分佈情況看,河南、陝西、江蘇三省是入選十大新發現的常客和大戶。河南省年均1.48個,遙遙領先;陝西省年均0.83個,江蘇省年均0.72個。河南省評選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數量最多,總數高達43項,其中古城址(A類遺址)數量居全國之首,為14項;從遺址年代來看,夏商周遺址和戰國秦漢遺址最多,分別有14項、12項。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 遺址所在地域分析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2 各省數量最多的遺址類型熱力分析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從遺址年代看,戰國秦漢時期(包含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入選新發現最多,共計77項,隋唐宋元時期(包含遼金)64項其次,新石器時代遺蹟共計62項,夏商周時期遺蹟58項,舊石器時代遺蹟為20項,明清及其他時期最少,共計9項。對於年度跨度大的遺址,以其最早或最具有代表性的發現作為統計年代。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3 遺址主要時代分析

我們將遺址簡要分為以下6類以便於統計分析。

遺址A類(古城址)

遺址B類(聚落/居住/窖藏)

遺址C類(窯業遺址/礦冶/手工業作坊)

遺址D類(建築/衙署壇廟/祭祀遺蹟)

遺址E類(王陵/墓葬)

遺址F類(運河水利等其它遺址)

從遺址類型來看,A類遺址共計51個,B類遺址77個,C類23個,D類28個,E類94個,F類16個。對於綜合性的遺址,以其最具有代表性、價值最高的遺址類型作為統計類型。王陵墓葬類(E類)及聚落窖藏類遺址(B類)入選最多,兩者合計約佔總數的一半。古城址類(A類)也佔有一定比重。窯址/礦業/手工作坊(C類)及衙署/寺廟/祭祀遺址(D類)和水利工程(F類)入選較少。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4 遺址主要類型分析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5 A類(古城址)遺址區域熱力分佈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6 B類(聚落/居住/窖藏)遺址區域熱力分佈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7 C類(窯業遺址/礦冶/手工業作坊)遺址區域熱力分佈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8 D類(建築/衙署壇廟/祭祀遺蹟)遺址區域熱力分佈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9 E類(王陵/墓葬)遺址區域熱力分佈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0 F類(運河水利等其它)遺址區域熱力分佈圖

(顏色越深代表數量越多)

不同的考古學年代下,其遺址的類型構成也各不相同。史前時期的十大新發現中,聚落遺址佔絕大多數;夏商周至戰國秦漢時期,王陵古墓葬類遺址佔半壁江山;至隋唐以後,不同的遺址類型分佈趨於平均;至明清時期,入選十大新發現的則主要是手工業遺址、水工遺址等。

史前及石器時代遺蹟共82項

其中聚落遺址的B類佔65%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1 史前及石器時代遺蹟類型分佈圖

夏商周時期遺蹟共計58項

其中代表王陵墓群的E類有28項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2 夏商周時期遺蹟類型分佈圖

戰國秦漢時期遺蹟77項

其中代表王陵墓群的E類有44項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3 戰國秦漢時期遺蹟類型分佈圖

隋唐宋元時期遺蹟64項

其中A類、C類、D類、E類遺蹟數量相近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4 隋唐宋元時期遺蹟類型分佈圖

明清及其他時期遺蹟共9項

C類與F類均為三個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5 明清及其他時期遺蹟類型分佈圖

分階段情況梳理

若以十年為一個階段,將三十年的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將評選結果標記在地圖上就可以看出,三個階段呈現了相同的地域分佈態勢,即東部地區數量最多,中部地區其次,西部地區最少

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綜合的,包括:歷史上是古人活動頻繁、文明較為集中的區域、古蹟遺址埋藏豐富;考古科研力量相對充足,考古科研人員比重高;東部地區地下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相對完整,保護管理程序清晰;經濟社會發展快,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發掘項目多,等等。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6 第一階段(1990-1999)十大新發現分佈圖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7 第二階段(2000-2009)十大新發現分佈圖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8 第三階段(2010-2018)十大新發現分佈圖

再來看看各階段有哪些細微差異。第一階段中(1990-1999年),新、舊石器、戰國秦漢時期所佔比重非常大,其中新石器時代與戰國秦漢時期遺蹟數量最多, 佔第一階段的一半以上,新、舊石器時代的遺址中B類遺址(聚落窖藏遺址)所佔比重較大;夏商周時期與戰國秦漢時期的遺址以E類(王陵墓群類遺址)為主;隋唐宋元時期代表古城址的A類與E類數量較為接近。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19 1990-1999年十大新發現遺址組成分析圖

第二階段中(2000-2009年),新、舊石器時代及戰國秦漢時期遺址佔比在下降,夏商周和隋唐宋元時期遺址佔比增加。這個階段,戰國秦漢時期遺址依然佔總數的28%,其中E類(王陵墓群遺址)佔多數,新石器時代遺址佔總數22%,其中B類(聚落窖藏遺址)佔一半以上。夏商周時期遺址佔總數24%,A類(古城址)數量最多。隋唐宋元時期佔20%,其中A類、B類、C類數量相近。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20 2000年-2009年十大新發現遺址組成分析圖

第三階段中(2010-2018年),幾個明顯的變化是:新、舊石器時代的B類聚落遺址發現佔據了絕大多數,明清時期關於水利等其它新型文化遺產的研究漸多。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21 2010年至2018年十大新發現遺址組成分析圖

縱觀三十年的三個階段,從遺址類型的分佈情況看,遺址類型分佈情況基本穩定;其中王陵墓葬類在前二十年裡一直處於數量最多的地位,而

王陵墓葬類遺址是基建考古發現的主要內容,但數量一直在呈現下降趨勢,近十年已被聚落窖藏類遺址超越,今後聚落考古將會在文明發展史研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古城址類入選情況基本穩定,窯址作坊和衙署祭祀類遺址呈現緩慢上升趨勢。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22 各階段遺址類型分析圖

入選遺址主要年代分佈情況如何呢?下圖數據顯示,舊、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入選十大新發現的數量在明顯下降

,而這類考古工作以主動性考古發掘為主,又是中華文明考古研究的重要階段,今後還是應該繼續加強,加大支持力度。

夏商周考古曾經在2000年至2010年出現爆發。前二十年中,戰國秦漢時期遺址佔據首要位置,但近十年來入選數量下降很快。近十年來,明清時期考古工作受到重視,有水工遺址、水下考古遺址等更多的新型考古遺址入選十大,特別是配合申遺和世界遺產保護的專項考古研究工作。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圖23 1990~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遺址年代分析圖

結語

三十年來這些重要考古新發現,除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之外,在中國考古學科及關聯學科的發展上提供了豐富的新知識,是一個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發現;同時,通過定期公佈重要考古發現,讓公眾瞭解古蹟遺址研究與保護的價值意義所在,鼓勵全社會方方面面積極參與到考古學研究和古蹟遺址保護中來,增強了文化遺產與社會的聯繫。

2020年國際古蹟遺址日的主題是“共享”,即“共享的文化、共享的遺產、共享的責任”,十大新發現在過去的三十年中為“共享”這一主題做出了重要貢獻,相信在未來仍然會繼續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視頻: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三十年速覽(橫屏更清晰)

注:本文為紀念十大新發現三十年和國際古蹟遺址日的公益性分享文章,基礎信息資料來自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若數據有出入,請聯繫後臺修改。

附:1990-2018年十大新發現一覽圖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一文看懂中國30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來源:國家文物局、未名文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文博圈投稿:[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文博圈,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