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序言: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可謂出現過各種各樣的皇帝。有昏庸無能的皇帝、有殘暴毒辣的皇帝、也有身經百戰的皇帝,但像南唐皇帝李煜一樣,有著滿腹詩書、學富五車的才華,卻對治理國家一竅不通。這就讓人有些大跌眼鏡了,再怎麼說李煜也是身為一國之主,卻連最基本的治理國家都不會嗎?

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而且李煜亡國後被囚禁的日子裡依舊保持著喜好作詞、聽曲。然而,他卻因為一首詞葬送了自己的生命,這首詞也被後人所記載就是我們課本中的《虞美人》。接下來就讓我們聊聊李煜的悲劇人生,通過真實的歷史記載去了解他的一生,為大家還原歷史的場景。

五代十國天下大亂、委曲求全、一讓再讓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最後一位君主,後人稱之為李後主。原名;李從嘉,號鍾鋒隱者、鐘山隱士、白蓮、蓮峰居士。能以隱者、隱士、居士自居的人不是詩詞人、就是真正的隱士。比如唐朝的李白,自號青蓮居士,唐朝的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等等。然而李煜卻是一位實實在在的南唐君主。所以有人說“李煜不是個好皇帝,但是個好的詩人。”

1.唐朝滅亡、五代十國的天下格局

自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天寶之亂)以後,唐朝便開始由盛轉衰。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形象生動的描述了當年安史之亂後的場景。七年的安史之亂直接使鼎盛時期的唐朝一下子回到了百年前的模樣,甚至還並不如當時的狀態。接下來的一百多年間內亂、起義不斷。最終朱溫廢了唐哀帝,建立後梁,自此便開始了五代十國的天下格局。

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2.南唐中主李璟獻土地、去帝號、改國主

五代十國的含義對大家可來說可能比較模糊,可能也是因為國家太亂的原因,而且都集中在一個時期。那麼下面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五代十國。

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五代是一個封建分裂割據的時代,這其中五代代表著在公元907——960年這個期間,中原地區的王朝一共不斷更替了五個小王朝,分別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按時期排列)。而十國則是除了中原以外的地區又分裂成了十個南唐、前蜀、後蜀、吳、吳越、楚、閩、南漢、南平、北漢這十個國家。

《歐陽文忠全集卷五九本論》載:五代“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長者不過十餘嵗,甚者三、四嵗而亡”

這裡我們要講的是南唐的故事,所以就來詳細瞭解一下南唐。南唐是公元937年建國,時任皇帝李昪,後又傳位於李璟。也就是在李璟開始南唐也就開始走向了滅國的道路,因為李璟這個人奢侈無度,毫不體恤民生,連年征戰。雖然收復了楚、閩兩個國家的土地,但也因為戰爭導致了後唐的國力大減。

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南唐中主李璟

後來中原的後周舉兵進犯,此時李璟明白自己的實力根本不是後周的對手,所以便委曲求全,削去帝號,改稱國主。並相繼向後唐上交了壽、濠、泗、楚、光、海六州給後周,後來自公元958年,後周多次攻打南唐,在接連兵敗之後。時任南唐中主李璟又主動獻出廬、舒、蘄、黃四州。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

3.兄長們的英年早逝

李璟有十個兒子,這裡的李煜排名老六。有人會問,不是隻有長子才能繼承皇位嗎?再怎麼輪也輪不到老六吧?接下來我來帶大家瞭解一下李煜這些哥哥的命運如何。

老大李弘冀,性情暴烈,卻頗有軍事的才能。但是其野心卻是很大,由於李璟在繼位的時候就在先皇的靈碑前起誓“若我死後我的弟弟李景遂將繼承我的位置”,可是在連年的戰爭中,他的大兒子李弘冀立下的戰功遠多於其叔父李景遂。

軍心所向,相對來說都支持李弘冀勝任太子一職,所以其叔父決定回到自己的藩地,由於李弘冀好猜疑,怕其叔父回到藩地組織兵力攻打自己,便在其離開前毒死了他。事情敗露後,李弘冀的太子被廢。也是天妒英才吧、李璟白髮人送黑髮人,李弘冀在這不久後就暴病而亡。

《南唐書》載:顯德六年,七月,弘冀屬冀,數見景遂為厲,九月丙午,卒,有司諡曰宣武,句容尉	張洎	上書,謂世子之德,在侍膳問安,今標顯武功,垂示後世,非所以防微杜漸也,洎知元宗猶銜弘冀專殺事,其說蓋處於揣摩,元宗果大以為然,改諡曰文獻,而洎由此進用。

老二李弘茂,五代南唐詩人,字子松。他相比他的哥哥來說就性格方面就很謙和了,可以說更像一個雅士。而且據說長相俊俏,精通射箭。在逝世之前為侍衛諸軍都虞候。可年僅十九歲的他就因病去世,不得不說的確是天妒英才了。

老三、老四、老五已經無從翻閱,史書上也並未記載其姓名。但可以肯定的是都是早年夭折。

4.厭倦仕途、被逼上位

《全唐詩》:“風度高秀,善屬文。”

從後人對其的評價來看李璟也是一個善文的人,俗話說的好,什麼樣的父親就有什麼樣的兒子。所以說這個老六李從嘉也是文采特別的好。他沒有他哥哥李弘冀那麼大的野心和抱負,根本就不想當皇帝,而且也是為了當年哥哥當太子時不對自己下手。便以隱士自居,向哥哥表現出自己毫無仕途之心,而是沉醉於花花草草的世界裡。

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李弘冀死後他也是被迫才被推上國主這個位子,因為上面也說了,他的幾位哥哥全都不幸早年死去。對於一個熱衷文學卻不善於管理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不幸的,這也註定了他未來的悲慘命運。

淪為階下囚,客死他鄉

1.寄人籬下的南唐

繼承了國主的位置後,李煜依舊像往常一樣,吟詩作對,撫琴聽曲。對朝政卻不那麼上心。李煜的皇后周娥皇也是一位能歌善舞、並彈得一手好琵琶的人。而且在文學方向的成就也頗深,放在今天可以說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啊。得叫多少人為之沉醉!當然這個李煜也不例外,所以他時常和皇后一起吟詩作對,共賞詞賦。那生活過的叫一個紙醉金迷啊。。。

為了不打擾自己的雅興,他會在自己寫詩詞,聽曲賦時下令士兵守住門口的人,不論什麼事情都要攔下來,以免打擾自己的雅興。

在政治方面他也和他父親簡直是如出一轍,由於自身在政治上的懦弱,他在一上位便主動向北宋示好,表示願意向北宋每年進貢品。宋朝平定南漢以後,李煜害怕宋軍繼續攻打南唐,於是在當年不僅加倍進貢

並向趙匡胤呈上《即位向宋太祖表》奏稱:既嗣宗訪,敢忘負荷。惟堅臣節,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輒萌異志,豈獨不尊於祖禰,實當受譴於神明。方主一國之生靈,遐賴九天之覆蓋。”言詞懇切,以表示絕對臣屬於宋朝的忠心。

宋朝的趙匡胤逐漸滅掉了周邊的小國,李煜為了寄人籬下、委曲求全。便命人向其貢上大量的金銀綿帛。

《宋史》載:“煜每聞朝廷,出師可捷,及嘉慶之事,必遣使犒師修貢。其大慶,即更以買宴為名,別奉珍玩為獻,吉凶大禮,皆別修貢助。”

可人家趙匡胤就是把他當成一條忠誠的狗而已,想留就留,想除就除,先把別的國家滅了再說。就這樣,南唐又苟延殘喘了兩年,在公元975年,趙匡胤發兵攻破金陵。李煜起兵反抗,兵敗被俘。

2.淪為階下囚,身死他鄉

滿腹詩書的千古詞帝,為何卻因一首詞葬送了生命?

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宋軍主將曹彬舉行了受降儀式。李煜親率文武,“肉袒降於軍門”。趙匡胤便封其為違命候,表面上封了候其實就是囚禁了他。

被囚禁的他和小周後在北宋首都卞京的一個庭院裡,每日通過寫詩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有一次趙匡胤派人去看李煜,而這個人就是前後唐的臣子徐炫,李煜也是個有什麼就說什麼的人,屬於性情中人。沒想到徐炫回去就把事情的原委和趙匡胤說了一通,加之一些詆譭,趙匡胤便對其起了殺心。

不久,李煜接到昔日宮人慶奴的書信,他在回信中寫道:“此中日夕以淚洗面”。不幸的是這封信也落到了趙匡胤的手裡。趙匡胤閱信大怒,進一步認定李煜不識抬舉,並堅定了對其的殺心。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李煜過四十二歲生日那天,他即興寫下了這兩首詞,兩篇詞都盡在表達李煜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但這兩篇詞卻被密探傳到了宋太祖的手中,宋太祖一看,這人明明就是想復國啊,此人還能留?

便在當天命人賜上美酒,當然是下了毒的“美酒”。無論李煜怎麼想,他也不得不喝,喝下不久便中毒身亡。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總結:

李煜的一生總結一下就是郭麐那句“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也是因為他所有的感情都想用詞來表達,也不知道該不該說他不識時務,反正死因就是——寫了太多不該寫的詩詞。

參考文獻:

《歐陽文忠全集卷五九本論》

《宋史》

《全唐詩》

《南唐書》

《新五代十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