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停的肖書記——記廣場街道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雲

疫情防控中,有個社區處於眾多"第一"的金字塔頂:除武漢外,孝感確診病例全國第一,孝南處於全市第一,廣場街道全區第一,三里社區全街第一。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雲壓力山大,她帶領社區群眾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沒法消停。

我是書記,群眾看著我

三里社區位於孝感城區中心地帶,有居民8370戶17350人,流動人口多,從武漢返孝人員多,帶回的確診病例也多,達23例。

防控戰打響之際,肖臘雲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考慮到女兒帶著年幼的小外孫住在自己家裡,為了不分心,她第一時間整理好衣物,拖著行李找了家小旅館住下,全身心投入到緊張的防控工作之中。

每天早上,她帶頭來到辦公室,參與辦公區域消毒,燒開水,召集同事們、下沉隊員安排佈置新一天的任務,隨後進巷入戶開展宣傳、摸排、消殺、為居民送生活物資等工作。

社區封閉後,居民的生活面臨許多困難。全州北區李先生家的小孩要去醫院拆石膏,陽光學苑羅先生家的煤氣灶壞了,翡翠名都胡先生的兒媳病癒要出院,尿毒症患者項女士的透析藥告急……每一位居民的求助,肖臘雲總是火急火燎,爭取以最快的時間解決好居民的需求。她時常跟同事們說,只有心裡為群眾想得越周全,手上為居民做得越多,腳下為大夥跑得越勤,老百姓才會更加擁護政府的決策,配合社區開展工作。

  

永不消停的肖書記——記廣場街道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雲

  在那段談"新"色變的至暗日子,不少人對患者所住樓棟敬而遠之,繞道而行。三里社區每發現新病例,都要對其家門進行封閉,每當這個時候,肖臘雲總是走在最前面。有人勸過她,當書記的不要什麼事都一馬當先,消停消停,坐鎮指揮就行了。

"我是書記,群眾都看著我,哪裡消停得下來?"面對大夥善意的勸說,肖臘雲在感謝之餘,卻態度堅決。

疫情中,肖臘雲對小區80歲以上的高齡空巢老人特別關注,經常上門看望慰問,詢問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和身體狀況,翡翠名都93歲的古爹爹深受感動,幾次熱淚盈眶地說"我的子女都不在身邊,感謝黨和政府,感謝你們的惦記和關心。"

我是書記,企業盼著我

疫情期間,位於三里社區的武商量販只對代購員開放,不對個人營業。為了維持好秩序,肖臘雲經常去超市,幫忙做解釋工作,化解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

2月15日,一場大雪席捲荊楚大地,氣溫猛降。前天晚上,肖臘雲參加社區卡口值守到深夜,考慮到天氣不好,超市那邊可能缺少人手,儘管自己很是疲勞,但她還是早早起床,頂著凜冽的寒風,一步一步艱難地步行到超市。

"肖書記,這麼冷的天,您也不消停?"面對超市負責人詫異的神情,肖臘雲抖抖身上的積雪,平靜地回答:"我是書記,企業盼著我,就過來搭搭手!"

永不消停的肖書記——記廣場街道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雲

三里社區有正元紙塑、蘭星塑料等2家工業企業,中佰、武商量販,鴻博、東方夏威夷等多家大型超市、酒店,肖臘雲主持成立工作專班,開展駐點聯絡制度,每家企業配備專人指導防控,解決困難問題,幫忙儘快復工達產。

"沒有肖書記盡職盡責的幫忙,我們很難這麼快就復工!"談起社區對企業的支持,湖北正元紙塑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世平豎起了大拇指。

正元紙塑有員工50多人,主要從事食品紙塑包裝容器加工生產等業務,產品覆蓋全國各大城市。受疫情影響,企業遲遲不能開工,公司負責人心急如焚。

為了支持企業儘快復產,肖臘雲多次跟公司對接商量復工事宜,將招工信息幫忙對外發送,為公司送來酒精、84消毒液等物資,協調企業人員參加防控知識培訓,並協助他們申報復工審批表,為工人辦理通行證。

"3月20日公司實現復產,目前上崗率達90%,新工人正在接受培訓,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上崗!"談起公司的前景,葉世平信心滿滿。

我是書記,環衛考著我

衛生是疾病的天敵,新冠肺炎疫情基本穩定後,孝感市從源頭實施防控工作,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愛國主義衛生運動。

孝柴小區有一產權不明確的舊房子,多年前失過一次火,處於半廢棄狀態,少數居民偷偷朝那裡倒垃圾,久而久之成了一座垃圾小山。肖臘雲決定對這裡進行大手術,請來清運車,向外運送垃圾11車20餘噸。隨後,她又組織購回47個垃圾桶,安裝在小區角角落落,方便居民出門就近放垃圾。

三里社區有新舊小區82個,大小街巷12條,還有眾多門店,其中"三無"小區是環衛工作的短板和難點。環境衛生常年抓,卻總是難以抓好,如何做好這道考題?肖臘雲思索著,尋求破解良法。

永不消停的肖書記——記廣場街道三里社區黨委書記肖臘雲

以"愛國衛生運動"為契機,自開展愛衛月活動以來,每週五下午,集中對三無小區"一把掃帚掃到底"的大掃除活動。著力改善了人居環境,淨化了居民家園。孝棉西區是一個無物業、無人牽頭管理的"三無"老舊小區,居住的基本都是下崗人員,環境衛生髒、亂、差,樓與樓之間有多處陳年死角垃圾,肖臘雲多次實地查看,在積極協調清運車的同時,不忘對居民宣傳講解疫情病毒傳染知識,耐心動員熱心人士張女士等小區居民自發組織人集中清理所有死角垃圾與廢舊物品到院中,由社區負責清運,清理共計15車垃圾,並對小區進行全面消毒。同時安排由張女士等九名同志對小區自管,負責協調衛生常態化管理工作。

物資宿舍是一個"老舊三無"小區,居住的基本都是老人,儘管小區內有垃圾箱,但老人們養成了隨手亂扔的不良習慣,日積月累,導致小區中間形成了一條垃圾路。

"居民的事,發動居民自己來做!"通過找居民代表徵求意見,配合廣泛的宣傳發動,上門做工作,肖臘雲在物資宿舍組織建立起衛生管理小組,下設樓棟長、單元長。大家在社區的引導下,發揚鏖戰新冠疫情的精神,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僅將垃圾路清運乾淨,還出臺小區愛衛制度,相互監督、制止亂扔亂倒現象的發生,共同維護美麗、健康的家園。

  物資宿舍的成功探索,讓肖臘雲找到了打開環境髒亂差治理難題的鑰匙,決定對轄區21個"三無"小區分門別類,展開徹底根治——她又不消停地忙碌起來。

通訊員:陸新剛 楊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