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侯鳥族”最佳養生地:天然溫室品“芳華”

冬季“侯鳥族”最佳養生地:天然溫室品“芳華”

冬季“侯鳥族”最佳養生地:天然溫室品“芳華”


蒙自位於亞熱帶和熱帶交界區域,海拔1300米,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有天然溫室美稱。特別是即使在秋冬季節,蒙自市的氣溫也在十六七度,冬天不會降到零度以下,這座安逸、靜美、溫暖的法式風情小城特別適合慢節奏的旅遊休閒度假,在時光中品味芳華。

被譽為“小三亞”的蒙自市因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網紅打卡聖地“碧色寨”、“蒙自過橋米線”的故鄉和蒙自石榴成為值得推薦的集美食、美景於一身的景美人少的冬季最佳養生地。蒙自在近代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第一個海關、第一個電報局、第一個郵政局、第一個通商口岸、第一家外國銀行、第一條中國人自己修建的主權最完整的民營鐵路。這就是蒙自,海一樣寬容的心態,海一樣包容和謙和,海一樣廣闊的胸襟,自古以來蒙自就具有的海納百川的胸襟。

冬季“侯鳥族”最佳養生地:天然溫室品“芳華”

最受吃貨們歡迎的美食當然是著名的“蒙自過橋米線”,遊客們面對比臉還大的海碗時往往震驚不已,天下一碗名不虛傳,不少遊客嘆息以前吃過的過橋米線原來都不正宗啊,要吃正宗地道的過橋米線必須來蒙自才能親身體驗。過橋米線的配菜極為講究,大腕小碟,盛上各種新鮮肉片、時鮮蔬菜,再加上各色調料,層層疊疊,看上去琳琅滿目,令人垂涎欲滴,胃口大開。中華美食中很少有蒙自過橋米線這樣的吃法,將主食和菜餚讓食客在自己的碗裡現燙現吃。僅用溫度很高的濃湯來燙熟一堆豐盛的食物,卻依然保持著極高的溫度,過橋米線中的奧秘堪稱中華美食一絕。

冬季“侯鳥族”最佳養生地:天然溫室品“芳華”

對頭一次吃過橋米線的遊客來說,光是它的吃法就讓人倍感新奇,許多外地遊客把用來燙米線和肉食配菜的鮮湯當成普通的湯,端起來就喝,自然要燙的哇哇直叫。遊客中老外的笑話就更多了,據說曾經有老外看到蒙自人把米線挑起來繞脖子一圈才放進嘴裡,其實這是因為米線又燙又長,食用者把米線挑老高只是為了涼一下,繞脖之舉純屬偶然,而好奇的老外誤以為這才是正宗的吃法,也照葫蘆畫瓢,滾燙的米線繞到脖子上其後果可想而知。這傳說既說明蒙自過橋米線的筋骨好,也表明在一種神奇美食前,人們的手足無措。

史上最著名的吃貨莫過於著名散文家汪曾祺先生,汪曾祺不惜賣了字典去吃過橋米線成就了一段佳話:1939年秋這位沈從文先生的得意門生在大二那年,有過一次失戀,兩天兩夜不曾起床。好友朱德熙嚇煞,挾一本厚厚的字典,匆匆趕到46號宿舍。“起來,吃早飯去!” 見小汪癱睡如泥,朱德熙在門口大喊。於是乎,兩人晃悠出去,賣了字典,各吃了碗一角三分錢的過橋米線——全好了。彼時師生度日清苦。然汪曾祺的吃貨本色,已初露鋒芒。

蒙自人已經把過橋米線的文化發揮到極致,烹調的方法就有涼、燙、燜、滷、炒;熬製湯料的鍋有大鍋、小鍋,其中又分鐵鍋、銅鍋、砂鍋等等。配料更是數不勝數,有葷素之分,葷類有雞、鴨、鵝、豬、牛、養、驢、兔、鱔魚、田雞、魚片、鵪鶉蛋。素類自然就是時鮮的花卉、蔬菜作料等等,最有名的就是“菊花過橋米線”,味道五花八門,品種琳琅滿目,絕對讓遊客們可以大快朵頤一番。“蒙自過橋米線”、蒙自石榴再加上美景、鮮花加持的蒙自市必然成為冬季侯鳥族養生的新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