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遊戲大作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內到底有沒有遊戲能稱為3A大作?

3A是作為一種遊戲的評級,具體來說就是開發商投入大量開發資金和市場宣傳,有著高度市場預期的可以成為3A級遊戲。

1、首先,高成本

3A遊戲大作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內到底有沒有遊戲能稱為3A大作?

《巫師3》

這個也是獨立遊戲無法跨越的門檻,《荒野之息》任天堂有300人的開發團隊,《起源》據媒體報道超過1000人參與了遊戲研發,《巫師3》CDPR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團隊在200人以上。這也就決定了要維持如此龐大團隊的運轉需要消耗的資金有多大了。目前國外3A遊戲的研發成本,基本上沒有低於5000萬美金(約3.1億人民幣)的,低於3000萬美金,基本上做不出3A遊戲,或者只能算入門級3A。可以查到的數據是,GTA5花了1.37億美金(約7.5億人民幣),《巫師3》研發預算是8100萬美金(約5億人民幣),這兩款遊戲,都是業界公認的3A級遊戲。

3A遊戲大作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內到底有沒有遊戲能稱為3A大作?

《荒野之息》

3A遊戲需要有龐大的世界觀,龐大的世界,龐大的遊戲內容。花3A的錢,做出一款精緻的橫板過關遊戲,那依然不是3A。再優秀的獨立遊戲,都不能跨入到3A遊戲的行列當中,目前還沒有這種情況。就這個意義來說,《三位一體》、《奧日與黑暗森林》等遊戲,雖然都是非常精品的遊戲,但也不能歸入到3A遊戲中。

3、最後,高質量

3A遊戲大作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內到底有沒有遊戲能稱為3A大作?

《刺客信條:起源》

簡單來說,你投入再多的錢,做出一個垃圾出來,研發、推廣費用都很高也是垃圾,不是3A。但一般情況下,很少有投入了3A的成本,做出一般遊戲的情況下。當然這裡所說的質量是多方面,3A級作品,可能差評如潮,可能不是很賣座,或者虧了本,但是一定在某一或者某幾方面是有突出表現的,不然大幾億的成本總不能都打了水漂了吧。


而目前,國產遊戲沒有任何一款遊戲跨過3A的標準線,仙劍六都只花了2000萬——人民幣,目前尚未有任何一款國產單機遊戲,研發成本超過一個億,這也是國產遊戲,一直沒能做出3A的原因。

3A遊戲大作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內到底有沒有遊戲能稱為3A大作?

《國土防線》

當然,高成本,高質量,高體量並不一定代表著高回報。經典的典型就是佳作頻出的THQ公司。THQ開發製作的《黑道聖徒》、《英雄連》、《潛行者》、《國土防線》、《地鐵》等作品都有著非常高的評價,銷量也不可謂差,但依然入不敷出最後是慘淡破產,著實讓人唏噓。由此看來,3A這個概念有利有弊。但重要的是,它至少為你刷走了一部分遊戲品質十分惡劣的遊戲。

3A遊戲大作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內到底有沒有遊戲能稱為3A大作?

國內現狀

而國內遊戲大部分都是以傳統網遊為主,開發費用並不高但是收入還蠻不錯的,無論是網易還是騰訊都以此獲得了大量的收入。


最後真心希望我們國產能出一款屬於自己的3A大作

如果覺得我說得不錯的話

幫我點個小小的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文章(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關注我,分享更多遊戲類資訊(謝謝大家)

#Steam# #遊戲推薦# #遊戲圈資訊# #遊戲# #遊戲趣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