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現狀,是迷茫還是前行

一年多來,有許多大江南北的老師們把幼師口袋當成了自己職業成長的家。最近我收到了三封入職不到兩年的幼師來信,都是新手老師遇到的共性問題,包括:

薪資待遇問題,教育理念的衝突問題和高學歷研究生進入幼兒園後無法找到自己人生定位等問題。


今天,在徵得她們同意之後,我想把這三封信分享給全國的幼師,並和你們一起來探討新手幼師的職業生涯發展問題,呼籲社會對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切實關愛。

本文閱讀時長8分鐘。


第一封信 免費師範生,座標祖國西部


1b+老師好,我是小燁,一名傳說中的免費師範生。


在上海讀了4年的學前教育專業。按照免費師範生的合約,本科期間學費免費,但是畢業後要回到老家支援西部教育事業。所以我現在在家鄉所在地的一所公立幼兒園擔任主班老師。


西部地區的教育理念還是比較落後的,我剛來的時候,教室裡甚至沒有區角。我一點一滴的把教室裡幾個基本的區角做起來。想起來以前讀書的時候,都是討論區角材料如何投放啊,如何觀察孩子的遊戲啊,現在甚至連區角都沒有,還是挺失望的。


當初報考免費師範生還是懷著一腔熱血的,不過當我工作後收到第一個月的工資時,心裡滿當當的失落感,畢竟,上海同學拿的工資是我的3、4倍,看著作為年終獎的大米雞蛋,看著同事們對於區角遊戲陌生的疑問,我一度懷疑,自己的職業發展究竟要如何規劃。

幼師現狀,是迷茫還是前行


1b+老師說

小燁的故事其實代表了很多從一線城市高等院校畢業,回到家鄉從事幼教工作的老師的現狀。工資待遇方面和留在一線城市同學的巨大差距,學到的“先進理念”和工作崗位實踐的脫節,造成了她們的彷徨。或許小燁可以試試:

A.調整自身心態,既然獲得免費師範生資格是你人生在求學時的一種選擇,無論在作出這個選擇時你是否清楚它可能給你帶來的工作現實是什麼,請慢下來,踏實、勇敢的去體驗這份選擇給你的做老師的機會。在我們無法改變外環境中“幼師低工資”這個現狀時,我們起碼可以選擇每天走進教室,面對孩子的是一張笑臉還是一臉無奈。用你隨時間累積的實力證明你的專業性和價值。

B.園所裡沒有老師懂區角如何做,區角遊戲如何引導等,正是你大展拳腳的機會。沉下心去,認真觀察和傾聽你園所里老師們存在的問題,需要,然後把你所學的,運用其中,相信你很快能夠帶領園所老師們一起進步。

幼師現狀,是迷茫還是前行


第二封信 新手配班,座標貴州某地級市民辦園

我叫梅子,今年18歲,稀裡糊塗在兼職和談戀愛中混到了幼兒師範專科畢業,現在在貴州省某地級市民辦幼兒園做配班老師。當一名幼兒園老師,是我們鎮上學習不太好的姑娘最喜歡的出路之一。因為可以學點畫畫唱歌,以後可以被男朋友拿出去炫耀。工作一年多了,雖然工資不高,卻可以被家長稱作老師,內心也是滿滿幸福。


但是最近這半年園長請了很多外地的高級專家來指導,告訴我幼兒園老師要做的事原來不僅僅是逗孩子開心,照顧好他們吃飯睡覺這麼簡單,好教師的標準更不是能照著教材上課,能跳舞能做手工,還需要觀察、需要做記錄、需要學會投放材料,連跟家長說話也是有學問的,還有就是不要教孩子認字寫字,組織早上全班教學活動的時候要針對小朋友的個人情況作出不同的反應。


我覺得好難,面對一群30來個嘰嘰喳喳的娃,我能把活動照著教材上完就不錯了。我很困惑,專家說的有道理,可是我們園裡的老師沒人真的會那麼做,我作為一個新老師就更不知道怎麼做了。


1b+老師說

梅子讓我記起的,是那些過去幾年裡走訪過的“不發達地區”幼兒園裡20歲上下的年輕老師群體。每次去幼兒園指導,她們的大眼睛裡,閃爍的是對新鮮的知識和做法的無限好奇。但我們作為專家所講的,很多脫離了她們的教學日常。因此,對於梅子的問題,我想更多需要反思的是研究者和專家。

A.在給予專業指導之前,或許我們應該更多的瞭解老師們在當時、當地的需求、困惑,再給予針對性的,循序漸進的引導和提升,而不是在收穫了一堆敬仰的小眼神之後,留下一片“完全不知道如何落地”的嘆息。

B.園長、教研員也可以更多的思考如何將先進理念轉化為園所自身的實踐,小步帶教,探索實現。

幼師現狀,是迷茫還是前行


第三封信 已辭職研究生,座標祖國上海

嗨,我是薇薇,幾年前,我碩士畢業,如願進入幼兒園。因為我覺得幼兒園老師就像醫生一樣,是一件特別有技術含量的事兒。


加減法誰都可以教,但是幼兒園老師知道如何通過搭積木發展孩子的數學思維;

小草怎麼畫誰都可以教,但是幼兒園老師知道怎麼呵護孩子的想象力;

除了打罵說教,幼兒園老師會告訴你如何建立良性的親子關係;


你不理解的孩子的奇怪行為,幼兒園老師可以幫你找到心理學依據。


總而言之,幼兒園老師知道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幼兒園老師是最瞭解孩子的人,所以幼兒園老師能給予家長最科學的教育指導。


然而事實並沒有我預想的這樣順利。


我在幼兒園聽到過最刺耳的話是,你會唱歌嗎?你會跳舞嗎?你會畫畫嗎?你只會空談理論!


我在幼兒園遇到過最絕望的情景是,我空班的時候在觀察孩子的角色遊戲,然後一位老教師走過來和我說:“你東西寫完了嗎就在這裡跟他們玩。”


我在幼兒園遇到最傷心的事情是,因為我覺得要給孩子自由,給他們挑戰的機會,卻被貼上了“不愛孩子”的標籤。


我在幼兒園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當我離開時,班級裡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小窗我大段感激和鼓勵的話,在我離職以後,還是會有家長諮詢我孩子教育的問題。


1年後,我離開了幼兒園,成為了一名逃兵。至今,我依然熱愛教育,讀教育的書籍依然讓我熱血沸騰,看到孩子的言語我仍然感動的熱淚盈眶。但是我卻不再輕易嘗試成為一名老師。


1b+老師說

讀完薇薇的故事,我很心疼。很痛心一個如此熱愛幼教事業的好苗子為何在這份她摯愛的和孩子面對面的工作中,敗給了成人世界裡的價值判斷衝突。更加難過的是,為何讓她受傷的評價來自於和她一樣需要以良善之心面對孩子的老師們。1b+老師想說,薇薇,謝謝你對於幼兒教師專業性的深刻理解,這確實是一份特別有技術含量的職業,不僅要有技術,更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但我也很遺憾你在堅持“真我”的過程中,沒能用更大的寬容去嘗試代替些許委屈的感受,轉而把關注點放到如何讓孩子更加獲益,如何用行動把帶班工作做得讓更多的老師心服口服上。在理想通往現實的路上,每個成功的人,都會經歷一番披荊斬棘。

幼師現狀,是迷茫還是前行


我們能為全國幼師做什麼

三位真實的教師來信,讓我們看到的,是她們的專業理想和職業現實的斷層。在整個斷層裡,有新手教師自身的部分原因,卻也有大環境給她們帶來的種種無奈。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城鄉一體化教育體制的社會支持系統研究”表明:


從2019年開始,學前教育資源需求開始大幅度增長,2021年成為未來我國學前教育辦學壓力最大的一年,2021年,幼兒教師和保育員預計缺口超過300萬!!


為了讓更多擁有幼教夢想的人進入這個行業,留在這個行業,我們想對整個社會說:

  • 儘管幼師行業的專業性不能用薪資的高低來衡量,作為孩子們在人生最初幾年成長的重要他人,幼師的專業性值得全社會尊重和認可,更值得一份更加有尊嚴的薪水;
  • 別忘了新教師們也是需要我們滿懷愛意,觀察、回應的“孩子”,除了靠她們的自身努力之外,園長和老教師的帶教、個性化引導和包容一樣是她們成才的必要滋養;
  • 專家們的培訓和指導,或許真的應該更加考慮教師們的切實需求,讓指導落到實處,發揮更大的價值。


引用薇薇在信裡說的話:


加減法誰都可以教,但是幼兒園老師知道如何通過搭積木發展孩子的數學思維;

小草怎麼畫誰都可以教,但是幼兒園老師知道怎麼呵護孩子的想象力;

除了打罵說教,幼兒園老師會告訴你如何建立良性的親子關係;

你不理解的孩子的奇怪行為,幼兒園老師可以幫你找到心理學依據。


每一個行在幼教路上,不畏風雨的新教師,期待你們都能在這個行業,做更專業的幼兒園老師!

幼師現狀,是迷茫還是前行


聲明:本文由1b+老師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需轉載請關注公眾號:幼師口袋,並在公眾號內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