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前一段時間,在湖南省博物館中,和一位老師討論鎛的作用。感覺自己對這一塊不甚瞭解,於是查閱資料,整理了這篇文章,試圖簡明的介紹一下這種不太常見的青銅器。如有不妥之處,懇請指教。

說到鎛,它是一種先秦時期的青銅禮樂重器,它的存續時間,上至殷商,下至戰國,發展脈絡比較清晰。只是由於不太多見,容易被人忽略。

鎛的起源有好幾種說法,在這裡我更傾向於高至喜先生的銅鈴說。在湖南石門皂市商代遺址中出土了二件仿銅陶鈴,鈴身為橢扁狀,於部平,鈕近方形;而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出土的鎛(為迄今所見最早的鎛),其形體呈梯形橢扁狀,接近鈴的輪廓外形,無明顯鼓部,二者間外形頗為相似。又比如中原出土殷商的銅鈴,不僅有著湖南石門皂市仿銅陶鈴的特徵,兩側還有扉稜,將其形體擴大,去掉鈴舌,改搖晃為敲擊,就好像是鎛的外形和用法了,所以我們講青銅鎛的出現很可能直接受到了中原銅鈴文化的影響。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迄今所見最早的鎛----新幹大洋洲商墓出土


《古今樂錄》中有記載:“凡金為樂器有六,皆鍾之類也。曰鍾、曰鎛、曰錞、曰鐲、曰鐃、曰鐸”,可見鎛作為一種樂器,是屬於鍾這個大類的。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鍾是這些樂器的類別,而鎛是這種樂器的專有名稱。在現存的青銅鎛中,自名為“鎛”的極為罕見,一般都是自名為“鍾”。僅有素命鎛(春秋中期,齊國),叔夷鎛(春秋晚期,齊國),邾公孫班鎛(春秋晚期)等寥寥數個。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銘文中自名為“鎛”的叔夷鎛


在湖南省博物館中擺在一起的幾種青銅樂器中,分別有鎛、鈕鍾和甬鍾。因為文獻中並沒有關於鎛的各部位名稱的記載,所以我們參照公認通行的鐘的各部位名稱,暫時的借用過來,以利本文論述、行文的統一和簡便。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鍾各部位的名稱,在此借用於鎛


我們先講一下鎛和鈕鐘的區別,這個比較直觀,鎛的於部是平直的,而鈕鐘的於部是呈弧狀的。那鎛與甬鐘的區別呢?郭沫若先生在《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認為:“鐘有甬而鎛用鈕,鍾枚長而鎛枚短,鍾銑侈而鎛銑弇(yǎn意為狹窄),鍾於彎而鎛於平,”它們的懸掛方式也不相同,“鐘上為甬故側懸,鎛上為鈕故直懸”。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青銅鎛的主要特徵為環鈕(獸鈕),短枚、弇銑、平於、合瓦形或橢扁狀器身,直懸敲擊。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蟠虺紋鈕鍾


迄今為止出土或蒐集的銅鎛多達44批230多件,一般將其分為南方和中原兩個區域。

南方地區青銅鎛多為傳世品或窖蔵出土,一般單件出現,缺少地層與共存器物組合關係。比如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秦公鎛、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虎飾銅鎛等,具有典型的楚式文化特徵。南方鎛的共同特點為環鈕,有扉稜而無枚。在發展演變中,紋飾圖案由繁到簡,逐漸出現有枚篆帶;鎛體由瘦長漸粗,腰略見外鼓,篆徵逐步分明,其相應年代從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從目前出土情況來看,南方鎛要早於中原鎛,在演變過程中,它們相互融合,相互影響,推動了青銅鎛的發展。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秦公鎛


中原地區青銅鎛多從墓葬出土,而且成組或成編,地層關係、共存器物組合明確。時代從西周中期至戰國晚期,逐步形成自已的風格。到了春秋中期,它的形制已固定成熟,成為青銅鎛發展的主流。

鎛上的枚除了裝飾作用外,它還直接影響鎛的穩態振動,可以用來消除振動時產生的高次諧波(諧波的頻率是基波頻率的整數倍數常被稱為高次諧波,它會導致物體產生共振,體現出震動和噪音),起到改善音響和音色的作用。南方鎛早期無枚,只有扉稜,在某種程度上,它的作用與枚相似,也是起著改善音響的作用。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商末周初的虎飾銅鎛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西周時期的鳥飾銅鎛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西周時期的牛角獸面紋銅鎛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長沙博物館收藏的銅鎛


文獻中有關鎛的記載並不多見。許慎的《說文》中寫到:“鎛,大鐘,淳于之屬,所以應鐘磬也。堵以二(指編鎛、編磬各放一個方位,類似判懸),金樂則鼓鎛應之。”編鎛就是按大小依次排列,發音也自成序列的成套鎛鍾。它的鎛體帶有渾圓的趨向,銑稜不很突出,枚較短,加之鎛的於口平齊,具有發音綿延悠長的特性,若數枚鎛連續奏擊,容易造成不同音頻相互干擾,出現“混響”,所以不適於演奏節奏較快的旋律。早期的鎛,其截面為橢圓形,以一個基音為主,到了春秋中晚期,隨著合瓦形鎛的出現,才開始具有雙音功能,這也使編鎛音域跨度擴大,演奏時可供選擇的樂音得以增加。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上排即是8件成編的編鎛,下排是編鐘。

鄭玄注《禮儀.大射儀》時說:“鎛如鍾而大,奏樂,鼓鎛為節”。《白虎通.禮樂》也有記載“鎛者......節度之所生也”。雖然對鎛的描述還不算詳細,但我們可以簡略的知道鎛的形制和作用,由於鎛鍾呈橢圓形,聲音低沉,類似於現代樂隊中的貝斯,所以承擔低音聲部,用作敲擊節拍,就是起著骨幹音演奏的作用。

春秋早期的鎛多以單件出土,而同墓葬中出土的其他樂器則是成組成套的居多,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鎛的作用就是打節拍的。而早在西周中晚期,人們發現了合瓦形甬鐘的雙音現象,於是在鎛上也使用了同樣的製作方式,到了春秋時期就開始出現了合瓦形的編鎛。例如陝西眉縣楊家村編鎛和秦公編鎛均為三件一套。到了春秋中晚期的時候,編鎛開始突破原來的三件一套的規制,數量和形制越來越多,尤以8件成編最為多見。例如河南淅川下寺M10編鎛,一套8件,音域位於中音區,推測已經可以演奏旋律了,而不僅僅是加強低音,起伴奏效果了。

青銅鎛的發展由單件向成組套(3件)、成編(8件)過渡,最多達到19件套,其功能也由“節樂”到主奏樂曲旋律,經歷了漫長髮展歷程,是中國青銅樂器發展高峰的標誌之一。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眉縣楊家村編鎛



一種經常被人認錯的青銅器,居然是樂器

這組編鎛鈕為兩隻鳳鳥銜梁而成,舞部飾雲雷紋,鉦部有四道扉稜,兩側扉稜分別由四虎構成,正、背兩條扉稜上端各站立一隻昂首的鳳鳥。鉦部飾龍紋,線條簡潔有力。


另外,從《禮儀.大射儀》中講述各種樂器的擺放方位也可以看出,鎛與鍾、磬的組合關係。唐初孔穎達在對《周禮·春官·小胥》作解釋時也提到“天子諸侯皆具有鎛”,可見鎛不僅可以區分墓主人身份地位高低,而且還和鍾、磬等樂器組合使用,有某些數量上的“配器”關係。

綜上所述,關於青銅鎛,最遲就在商代晚期出現在南方地區,而中原地區的鎛則是在西周中期才開始出現,直到戰國逐漸消亡。它可能是起源於中原的銅鈴。它是一種樂器的專有稱呼,屬於“鍾”這個大類。特徵是環鈕(獸鈕),短枚、弇銑、平於、合瓦形或橢扁狀器身,直懸敲擊。它首先是貴族身份等級的標誌,在早期的樂隊中,起的是打節拍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器型的變化,雙音功能的出現,成組成編的組合方式,都使它的音樂演奏能力大大增強,逐步形成可以演奏旋律的功能,成為了先秦時期不可或缺的青銅樂器之一。

方建軍 秦子鎛的器主和時代

楊濤 先秦青銅鎛研究

容庚 商周彝器通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