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教师解密地理网上阅卷及解题技巧

在高考文综解题过程中,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答案离参考答案相差深远,或者看到题后感到难以作答,无从下手,陷入组织混乱、乱套模板的境地,堆砌模板、答不到点上,究其原因,是对高考网上阅卷的评分细则不了解,事实上,高考评分细则是非常严谨,掌握规律,必能提高解题效率。

一、网上阅卷公平公正,高分靠实力

1.评分标准极其严谨

①先由高考命题组给出“参考答案”;

②阅卷专家组研究试卷,分析答案,“初定评分细则”;

③阅卷专家组“试评试卷”(“通过调阅部分学生试卷”,看试题中的学生的答案,和高考命题组给出的“参考答案”以及“初定评分细则”相比,还有什么新的说法或者答案并进行摘录);

④阅卷专家组根据试评情况,再次分析、汇总答案,“修改”初定评分细则,形成“再定评分细则”;

⑤“集中培训”全体阅卷老师,初步熟悉“再定评分细则”;

⑥全体阅卷老师依据“再定评分细则”“试评试卷”(对于试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阅卷老师反映给阅卷室组长,组长会及时反映给“阅卷专家组”,经“阅卷专家组”协商解决后及时公布,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不断寻找新的说法或者答案,阅卷专家组进一步完善评分细则);

⑦形成最终评分标准。全体阅卷老师试评结束后,真正的“评分细则”就形成了,评分细则一旦形成,所有阅卷老师必须无条件地严格按照其标准批阅试卷,这样评分细则就变成了评分标准。

通过以上环节,我们可以看出高考评分标准的制订是非常严谨的,科学的,合理的。也就是说,学生的试题答案,只要是规范的、合理的,基本上都是可以得分的。因此在作答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材料进行关键词归纳;因为这是考生所能做到的,不可能答得跟参考答案一模一样。

2.试评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正式网上评卷之前,全体阅卷老师先进行“一定时间”的试评,根据阅卷老师对评分细则的掌握情况,这个“一定时间”可以是“半天”或是“一天”,直至阅卷老师熟练掌握自己所阅题目的评分标准为止。

3.试题实行双评制

网上阅卷是将考生试卷先统一编号,然后扫描进电脑,再由阅卷系统随机分发给阅卷者判分。网上阅卷采用两人判分取其平均值的方式。如果判分相差超过“一定的分数”,系统会将试卷发送给第三人判分。如果三阅与一阅或二阅的分数差不超过“一定的分数”,取三阅和与之最接近的另一阅的平均值。参加判分的阅卷者不知道自己是首阅、二阅还是三阅。如果三人判分的差距都在“一定分数”以上,该份试卷由系统自动送阅卷小组仲裁。阅卷系统还会自动、动态地统计阅卷者平均阅卷时间、吻合指数等阅卷质量指标。其具体流程如下:

由此来看,相对于传统方式的阅卷,网上阅卷更加客观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评分更加公平。并且在评分得时候,往往看关键词给分,也就是所谓的得分点。因此考生在解题时,必须积累得分点关键词,如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地形、海陆位置等,不能口语化;

二、网上答题有技巧,清晰明了得高分

网上阅卷,图片是否清晰,直接影响到卷阅的质量和考生的成绩。作为高考考生平时训练时,一定要规范自己的书写,关注自己的卷面。

⑴笔画清晰。要求笔画清晰,可以理解成“一个字中笔画与笔画能分得开,不要发生笔画粘连现象”;

⑵大小适宜。可以这么说,如果答题区为方格,应让字体规范在方格内,至少要贯满方格的80%以上,但也不可把方格100%贯满;

⑵字间距适中。一行当中,决不能发生字和字之间的笔画相连的情况,以两字间没有笔画连接为宜;

⑶行间距大于字间距。如果答题区上下面有横线,一定要把答案控制在贴近下面横线以上,且不要太接近上面横线;

⑷写错的地方不能乱划,应该首先将错误的答案用笔逐字或逐行画一道,然后在错误的答案后方或空白处重新作答,但不得超出本题答题区域,这样才能保持卷面的整洁;

⑸不允许在答题区域或规定填写之外的地方乱涂乱画,否则既可能作为是有意作标记来处理,也可能造成图像定位点污染而无法机读,造成失分。


三、审题要细心,答案抓要点

通过阅卷,可以发现学生答题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就最主要的两方面问题总结如下(因阅卷的保密纪律所限,不再具体举例说明):

1、审题不清,未按要求答题

“审题”,属于高考文综考查的四大基本能力之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信息获取不全、或者信息解读错误”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我认为不防作以下指导:

地理信息,一般有两类:一是文材料信息,二是图表信息。

对于文字材料,审题时要注意“一看四找两关注”。

“一看”,是看题目分值,做到心中有数——宏观把握此题大致有几个得分点;

“四找”,是一找“主语” ——确定题中主题,确定答案中“动词”或“动作”的实施者;

二找“谓语” ——把握答题详略,若是“说出”、“指出”,是简单列出答案;若是 “分析”、“说明”,则需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层层推理,要求有因有果;若是“比较”,则两个对象的特征都要表述,或是分异同点进行阐述。

三找“定语”——锁定概念内涵外延,防止答案“跑偏”或“答非所问”;

四找“连词”——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个数?这也是考生经常丢分的原因。

“两关注”是指要特别关注文字材料中的“时间”、“地点”,特别是时间、地点的尺度与变化。地理题目往往是在特定的时空内做文章,如果没有关注到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地理规律与原理往往无法准确运用。

对于“图表信息”,要注意“一看二读三回归四分析”。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图表”,第一步应看“图(表)名”,由此定下图(表)的主题;第二步应仔细研读“图例”,明确图中主要地理事象用什么来表示的;第三步,把“图例”回归到原图中,此时要与图中“注记”结合,锁定区域位置和地理要素;第四步,就是“分析”地理要素时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关联,并考虑可能用到的地理规律与原理。

2、答案要点不清,思维混乱。

此类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表述不严谨,不运用专业术语表述;切忌口语化。

如大盐湖流域“降水少”,说成“下雨少”等。

②专业术语、核心概念存在错字、别字;如气温“年际变化”写成“年季变化”等。

③表述前后矛盾,答题思路不清;

如“山脉南北纵列,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写成“地形雨,信风迎风坡”等。

④语言繁杂,重点不突出,空话、套话多;

如“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写成“大气污染;住房困难;水污染;生态破坏;噪声污染;社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失业人口增多……”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在众多的阅卷老师中,研究生占有一定数量的比例。他们年轻,精力旺盛,思维活跃,阅卷非常重在看评分标准中的“答案要点”,批卷速度可谓“神速”,对于书写乱的,层次不清的,重点不突出的,很容易就把知识点批漏了。

以上种种问题,相当一部分高三学生普遍存在:一看题,感觉会,意思也理解,真正让他写出来,不一定能得分或者是得分很低。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所以说“眼高手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缺少规范的定时训练。所以,高三考生平时必须多加强训练——动脑动笔定时,把自己想到的用地理语言以书面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表达出来,进而培养自己“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养成运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的习惯。

记住:高考阅卷老师是“采点给分”

而不是“采意给分”。

考例示范

1、(2019年全国I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高考阅卷教师解密地理网上阅卷及解题技巧

图6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某省评分细则

要点一: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开,形成湖泊(湖盆)。可答形成湖泊(湖盆),只答里海与海洋分开不得分。

要点二: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小,湖泊面积缩小。可答汇水面积缩小或湖泊来水量小或湖泊面积缩小或湖泊面积变小、降低。

要点三: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变。可只答导致干旱或向内陆湖演变或大陆性增强或降水变少。答阻挡湿润气流或只答变化不给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答案】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某省评分细则

要点一:气温较低,湖泊蒸发弱。可答蒸发小或蒸发弱,只答气温低不给分。

要点二:冰雪融水补给。可答冰雪融水(或冰川融水)补给量大或增大或加快。

要点三:补给大于蒸发。或答水量收入大于支出。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答案】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某省评分细则

要点一:河流汇入,带来盐分。带来盐分只主要踩分点,只答补给类型如冰川融水补给不得分或只答有河流汇入不得分。

要点二: 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除。答内流湖、内陆湖、地形封闭也得满分。

要点三: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答蒸发强烈或补给水量变小或补给小于蒸发均得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某省评分细则

要点: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首先强调板块运动,其次是动态性——继续北移或趋势不变或有逐渐、不断的字眼,仅答板块运动不给分。

未完待续......更多内容,请点头像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