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他用他的年輕無畏解救你於現實的囹圄,你用你的理性包容讓他看清前路,然後兩個人一起成長,這是“姐弟戀”走向幸福的正途。

17年換18個小鮮肉,蕭亞軒憑什麼?

蕭亞軒最近公佈了和24歲小男友黃皓的戀情,又上了熱搜。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17年18個小鮮肉男友,男友個個有顏有趣有素質,分手後相互祝福。

相比較娛樂圈某些分手後,互相“撕逼”,狀況百出的女明星們,蕭亞軒妥妥的“戀愛高手”。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蕭亞軒憑什麼?

憑她數十年如一日的自律

憑她一直在線的顏值

憑她就算不復出,靠著母親留下的高額遺產也能後半輩子錦衣玉食的底氣

更憑她的超高“愛商”。

“愛商”(LQ)指什麼?《百度百科》的解釋:

本意是指戀愛智商,後被衍生為人在愛情,親情,友情等情感中的處理能力,指一個人瞭解愛本質的程度和正確地接受和表達愛的能力。愛商與智商、情商、財商,組成當代人追求幸福四大重要能力。愛不但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能力,它需要正確的人生觀和成長的智慧,它包括你對事件、社會及人物的洞察力、對主動性的把握、在相處中的協調性,在愛方面的認知指數等。

蕭亞軒在早年的節目中公開過自己的“蕭亞軒十條戀愛守則”

1. 一定要出門認識新朋友

2. 放下無謂的矜持

3. 要選對地點遇到愛

4. 認清事實他其實沒有那麼喜歡你

5. 不要時時刻刻粘著對方

6. 適時轉移注意力

7. 堅守愛情原則,不要衝昏頭腦

8. 好姐妹永遠是你的後援

9. 溝通是很重要的事情

10. 不愛了也沒有關係,當中有愛過就好了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總結下來,核心原則是:在戀愛中要保持獨立的自我,良好的溝通,有原則的愛,以及合理的邊界。

這麼高的“愛商”,難怪蕭亞軒能收穫如此多優質“小鮮肉”。

那些和蕭亞軒一樣,“愛商”高的小姐姐們,究竟怎樣開始一段甜蜜的“姐弟戀”,又是怎樣讓“姐弟戀”漸入佳境,直至修成正果的呢?

面對“小奶狗”的花樣進攻,愛商高的小姐姐更看重你心理是否夠成熟

那些甜到齁人的“姐弟戀”,都因為小姐姐選對了人。

為什麼人們總認為傳統的“男大女小”的戀愛更靠譜?

這和男性、女性心理成熟度有關係,在兩性關係中,兩個人的心理成熟度越接近,越容易擁有幸福感。

一般來講,女性的的心理成長速度比男性要快,同齡人中女性比男性心理更成熟,因此“男大女小”的戀人,心理成熟度剛好最接近,關係就會更穩固。

因此,“愛商”高的小姐姐們,一定會提前考察男朋友的“心理年齡”。善良、穩重、有擔當、時刻做好步入婚姻的準備,是男生心理成熟的基本標準。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賈靜雯與修杰楷堪稱“姐弟戀”的楷模。經歷過一段失敗婚姻的對賈靜雯最初對修杰楷的追求是有所顧慮的,9歲的年齡差,前一段婚姻的陰影,讓她不敢確認他就是對的人。

修杰楷一直默默陪伴,並對梧桐妹付出了雙倍的愛。

他在《康熙來了》中,被蔡康永問道:會不會覺得女兒是他們兩個人感情中的障礙?

修杰楷面對鏡頭,堅定的回答:“不會,這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部分。”

最後修杰楷的執著和擔當打動了賈靜雯,如今一家五口幸福甜蜜。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愛商高的小姐姐無懼年齡,安全感靠自己給

許多女性在“姐弟戀”來臨時,都會油然而生恐慌心理:

對年齡的恐慌,擔心“老得快”,擔心“生育困難”;

對彼此事業發展不平衡的恐慌,擔心“自己掙得多,讓男朋友沒面子”

這是因為在傳統的“男大女小”的“婚戀價值觀”裡,女性處於“從屬”地位,“青春貌美”的妙齡女郎和“帥氣多金”的事業男是標配,一旦年齡位置完全顛倒,沒有真正“男女平等”意識的女孩子,就容易恐慌,這樣的心理狀態也會導致“姐弟戀”不了了之。

而真正“愛商”高的“大女主”,安全感從來都是自己給。她們無懼年齡,顏值從未掉線,才華與日俱增;喜歡你可以和你生三四個孩子,不愛了,轉身離開;她們也從不在男生身上尋求物質安全感,甚至還會引導男方坦然面對“女朋友比自己會掙錢”的現實,引領兩人共同成長。

經常把“我老公最帥”掛在嘴邊的“炫夫狂魔”蔡少芬,她與張晉的戀愛,一開始就被貼上了“女強男弱”的標籤,並不被人看好。

“娘娘”一面“花式炫夫”,甘願做老公的小迷妹,幫助老公開拓事業版圖,一面從沒放棄過自己事業,懷著身孕拍攝《甄嬛傳》,現在他們即將迎來第三個寶寶,張晉的事業也蒸蒸日上。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當張晉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對妻子深情道出

很多人說我靠她,沒錯,我這輩子的幸福就是要靠她!結婚那天我們說好要風雨同路,而現在風雨已經有了,希望還有更多的風景,能和你一同看過。

我相信,這才是屬於他們倆的高光時刻。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幸福的“姐弟戀”裡,從來不止“姐姐”一種身份

懂得角色換位,調整相處模式的親密關係才會平衡和諧。

你在他面前應該時而是母親,時而是姐姐,時而是女兒,時而是知己。

在“姐弟戀”中,最害怕出現的情況就是:

女性一直充當“姐姐”——也就是引領者和照顧者,久了感到自己的心力不斷被消耗,越來越疲憊;男性被“姐姐”的成熟所吸引,一直當一個跟隨者和被照顧者,容易產生越來越強的依賴心理,價值感越來越低。

最後雙方心力交瘁,關係分崩離析。

TA溝通分析技術(又稱交互分析理論,創立於1961年)的創始人艾瑞克•伯恩指出自我狀態存在三個階段:父母我、兒童我、成人我,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與人溝通時會表現出不同的人格特點。

  • “父母我”的狀態積極一面是鼓勵、關愛、讚許他人,消極的一面會促使我們批評、貶低、禁止、懲罰和控制他人;甚至有一種抑制不住的保護子女和幫助照顧他人的慾望,“母愛氾濫”。
  • “兒童我”的狀態是容易快樂,感情容易衝動、任性、以自我為中心,或者相反,自卑懦弱,容易順從別人,以及幼稚、感到柔弱無助,去迎合別人的期待。
  • “成人我”的狀態則是比較理性、客觀和沒有什麼情緒,以現實為基礎,並以成熟、客觀、邏輯及理性思考的態度對待他人。

在和諧輕鬆的親密關係裡,這“三個我”應該是隨著溝通環境和狀態變化自由切換的,這樣心理和情感需求才不會失衡。

前不久離婚的文章和馬伊琍,網友們紛紛表示“馬司令幹得漂亮,一雪前恥”。

而一段婚姻的解體往往沒有表面看的那麼簡單。翻出他們之前上電視節目的視頻截圖,文章笑著說出“認錯”兩字,馬伊琍也笑著說“他非常非常善於認錯。”有很多網友認為他們的關係更像母子關係,“因為只有孩子才經常需要向媽媽認錯。”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文章也曾表示姚笛“讓他感覺很放鬆”。

固化的相處模式恐怕也是他們婚姻越來越壓抑,最後分崩離析的重要原因。

搞得定“小鮮肉”,更搞得定“父母”

“男孩子要有房有車、有穩定收入;雙方要門當戶對,旗鼓相當;不能找年齡小的;不能找單親家庭的……”

這是女生戀愛時,來自父母親朋的好心建議。

當你鼓起勇氣把“姐弟戀”的事情告訴他們時,迎接你的可能是各種否定、質疑。你也許曾經猶豫、彷徨,不知所措過,但內心豐滿強大如你,一刻也沒有質疑過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在紛紛擾擾的聲音中,堅定地跟隨內心。

相信自己選擇的這個戀人心理足夠成熟 ,能夠和你共擔風雨,共赴彩虹;

相信自己有足夠的底氣面對的這份感情,建立起自己堅不可摧的安全堡壘;

相信自己有能力主導親密關係裡的相處模式,讓雙方都能輕鬆自在,做回自己;

相信自己的所有努力,能讓父母親朋見證到你們的甜蜜幸福,放心把你交給他。

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儘管我們還會因為“姐弟戀”與父母抗爭,但是據“探探”8月發佈的《2019年95後戀愛報告》,社會對於姐弟戀呈現越來越寬容的趨勢。數據顯示:

“超過83%的70後小姐姐和超過81%的80後小姐姐更接受姐弟戀,而95後的小狼狗則有90.7%更接受姐弟戀”。蕭亞軒17年18個小鮮肉 |“愛商”高的小姐姐從來無懼年齡

既然他用他的年輕無畏解救你於現實的囹圄,你就要用你的理性包容讓他看清前路,然後兩個人一起成長。

這才是“姐弟戀”走向幸福的正途。

(文章系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

希望姐,70後“中年少女”,白天創業,晚上碼字,和你一起探索幸福的奧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