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總第一八四二期;歡迎關注。

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在寫字人腦子裡,書家不是寫帖的就是寫碑的。就像人不是男的就是女的道理是一樣的。碑帖合一就是不男不女有點中性的味道。


那麼在中國為什麼帶有女性意味的帖學的地位比較高?


這或許是因為主導中國藝術思路的是老子思想:柔弱勝剛強。飄逸、灑脫、流便、自然都是符合這種要求的。就像大多數人喜歡白面書生而不太喜歡怒目金剛的“殺胚”(孔武有力的人)一樣。


帖學構成書法史主流


我們都會說寫帖的書家筆下比較弱,但很少有人會說王羲之筆弱。因為王羲之是完美的,各種因素正好到位。


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歷史上只有個別人說王羲之不好,說這樣的話等於說自己是白痴。那麼長時間人們都從事帖學,是因為下這門工夫的都是歷史上腦子最好的。以前,所謂的碑大多數是下人弄的,直到清末才有人將其整理為一門學科,當時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新的眼光和視野來重新看待碑的意趣。


上等人要搞碑也是放在重要的場合,也要書刻俱優,絕對精到。這與一般放在墓地裡一埋了事的墓誌之類的有所不同。


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其實,底層的人在古代要發出聲音是很難的,不可能有很多條件通過布帛或紙的方式把他們的筆跡留存到現在。故碑刻及摩崖可能是他們流傳筆跡的最好方式。

那麼帖學在書法史上有什麼意義?我以為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在帖學裡有一流的大家和最經典的範本。書法史的主流是由帖學構成的。


如果抽去了帖學的這部分內容,那麼書法史也幾乎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二王是帖學的最高成就,其書風的魅力究竟在哪裡?那就是“正好”兩個字,在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間運用了最適當的方式,沒有不及和太過的缺陷。


還有其追求的美學境界也是最高的,技巧也是最高的,風格表現的完整性與作品所要傳達的心境也是完美融合的。正因為這樣,要達到這樣的高度,後人是很難做到的,他從容不迫有大家風範。


以宋四家為例,米芾猛厲,根本就不符合這個要求;蘇軾局迫,也離得太遠;黃庭堅雖說有盪漾之致和悠閒之美,但他有擺佈之弊;故當時的人最佩服的是蔡襄。原因在於他調子高,氣息好。


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他不好在哪裡?太保守,沒有突破意識,所以,其他三家的成就要遠遠超過他。這也說明書法總是要發展的,墨守陳規是傻瓜


為此,在一定程度上說,你寫好你的字,不要去管太多的王羲之,他是他,你是你。他大突破,你小突破就可以了。搞這一行要成大氣候絕對要有天賦,沒有這一點,寫字就只能是自娛自樂了。看字應該有感覺,書法家也要看有沒有藝術感覺,沒有的話以後就沒必要去勉強、硬吃這碗飯了。


人生與書法同理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種磨練。社會帶給你的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的環境,也可能是一種很差的環境。每種環境中都有一種人際因素。在這種因素中人會鍛造成不同的類型。


對社會的認識也會有自己的看法,在藝術中可以看到這一點。所以,有社會經驗的人一搭脈就知道你是哪種人,看了你的作品也可以揣測到幾分你的為人。這就是中國書法好玩的地方。

藝術與人生的關係在古代書論中談得很多。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藝術是人生理唸的反映


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我們為什麼要強調真、善、美?


這就是我們在平時的社會交往中希望能接觸到此類人。真,就是真率,有什麼說什麼;善,就是善良,凡事從好的角度想別人;差勁的人就是把別人從壞裡想。美,就是凡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種藝術的態度。就是講話也講究藝術性,不讓人發休。故藝術和人生是一體的。

只有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才會使得自己不再脆弱。譬如我,我當時到農場去,覺得很苦,怨天尤人。但回過頭來想,其實這是很寶貴的經驗積累。如果我不是那麼脆弱,就是因為經歷過磨練的緣故。

學書法,不動腦子不明理,墨守陳規是傻瓜!


我寫字其實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早期,但進步不快。我看有些起步很晚的人,寫的卻那麼好。這是我笨的地方。我雖然不是死命地投人,但從來沒有放棄過。堅持,是人生最重要的理念。學烏龜不學兔子


還有就是遇到有人反對你,首先要檢討自己。如果不是自己的原因,那麼就要避開。走自己的路。不要讓其他人來影響你的進程。按餘秋雨的話來說,就是儘快趕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對人。與有能力的好人交往,拜其為師。抓住你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其他可以忽略不計。往深處打,只幹一件事。


原題:《我看書法》(節選)

作者:胡傳海(原載《中國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