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明朝和蒙古註定是兩個永遠的仇家,從蒙古人建立元朝,到元朝的覆滅,漢族子弟在其中貢獻了不少力量。其中,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更是將兩個民族的仇恨拉到最高點。以至於在之後的276年中,蒙古不斷對明朝進行騷擾,直到聯合後金,一同推翻了明朝。

明朝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就是因為這樣的深仇大恨,才導致明朝和蒙古的仇怨一直無法化解。在明朝統治的276年中,對於蒙古的防衛工作,花了不少的精力。明朝就這樣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明朝和蒙古的​恩怨史

朱元璋率眾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將蒙古人成功趕回了北方,奪回了天下的控制權。然而,蒙古人卻沒有因此被毀滅,而是常年屯守在北方的草原上,休養生息。這件事情對於明朝來說忍無可忍,對於朱元璋來說,更像一把尖刀懸在他的背後。

於是,在朱元璋稱帝后,明朝前後發起了八次北伐,其目的就是徹底剷除潛在的威脅。然而,朱元璋的八次北伐卻均已失敗告終,蒙古人還是堅守著自己的大草原。之後的朱棣也五次北伐蒙古,也未能獲得太大的成功。

明朝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可以說,明朝皇帝在面對草原上的蒙古人,完全無招架之力,甚至明英宗還被蒙古抓為俘虜,成為千年來的一個笑話。也正是因為這個無法消滅的蒙古,最終聯合了努爾哈赤的後金,一同組成的大清推翻了明朝的統治。

為何明朝無法除掉蒙古?

就像明朝覆滅後,進入了清朝的統治,明朝餘黨仍然以各種形式,生存下來。其中,天地會、紅花會等社會組織,都是以“反清復明”為口號,集結了無數的前朝愛國人士。其目的就是為了造成社會動亂,並且找到時機進行推翻。

明朝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蒙古人雖然被趕出中原,但在朱元璋的心中,依然是一道過不去的坎。他很害怕未來的某一天,蒙古人的鐵蹄會捲土重來,將明朝覆滅。不過,明朝卻缺少一種能夠一舉打敗蒙古的能力。

首先,元、明時期的蒙古是較為團結的民族,同其他歷史時期相比,都更加團結。因為元朝在統一天下的時候,也將整個蒙古各大部族間進行了融合,這也導致蒙古沒有特別多的獨立部族。這樣一支有凝聚力的民族,很難在短時間內,遭到明朝的分化。

再加上草原人民,能騎善射,明朝軍隊在面對蒙古大軍的時候,也無法取得較好的戰績。甚至因為長途跋涉的前往蒙古作戰,導致明朝官兵的身體素質急劇下滑,失去了作戰能力。

明朝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同時,明朝因為鄭和的七下西洋,將明朝的威名傳遍東南亞,這令他們開始自詡天朝上國。這種驕傲自滿的方式,使得明朝對於蒙古的看法一直是鄙視的。所以,才會有面對蒙古時候的御駕親征,就是為了展現明朝強大的軍事能力。

《明史》: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蒙古在面對這種屈辱式耀武揚威時,自然心中的怒氣堆積,對於兩國間的恩怨只有加深的作用。

明朝和蒙古的融合

為了防止蒙古人入侵,明朝曾在邊關做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其中長城的修繕和維護,就花費了朝廷大量的銀兩。更別提,明朝在邊關設置的九邊軍鎮,對於國庫的損耗程度更甚。以至於,明朝晚期時候的作戰中,往往因為沒錢而失敗的案例數不勝數。

明朝和蒙古搏鬥了近三百年,為何一直沒法子把蒙古擺平

​就算面對這樣水深火熱的敵對關係,明朝和蒙古人還是有想要修好的意思。大明軍隊中,自始至終都有蒙古族的士兵,從洪武到崇禎乃至南明,從不曾消失。就算明朝破滅的那一刻,依然有蒙古士兵在為明朝戰鬥到滅亡。

這都是明朝對於蒙古拉攏的一種政策,通過對於蒙古官員將領的招安,以實現蒙古和明朝的融合。但是,這種融合過於片面,無法幫助兩個民族真正的瞭解,甚至化解仇恨。最終,依舊只得面對蒙古人不斷騷擾的馬蹄聲。

小結

明朝不願意退讓,而蒙古始終想要重回巔峰,這樣兩個民族在一起,註定是一場無止境的浩潔。

感謝你的觀看,寫作不易記得點贊。

【參考文獻:《明史》、《明實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