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內向膽子小怎麼辦?

美食大叔SHOW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小孩子內向膽子小怎麼辦?

我是一名寶媽。我家大寶6歲。關於小孩子內向膽子小,人多了不敢說話,我覺得可以有如下辦法讓小孩子變得膽大些。

1.要求小孩每天當全家人面講一個故事。

小孩因為膽子小,含羞,在人多的時候躲起來或者不說話。我們作為父母,可以在家設置這樣一個場景讓小孩每天當著全家人的面講一個故事。通過講故事,他會變得更多自信。通過很多次的鍛鍊,小孩會變得更膽大。

2.鼓勵小孩與人多交流。

膽小的小孩,在碰見同學給自己打招呼,表現出不太敢說話或者含羞。父母如果能在家多鼓勵他與同學多交流,在外鼓勵他熱情地與同學做些交流。小孩放學,小孩多和同學說告別交流。路上遇見同學,鼓勵小孩給同學打招呼。

3.給小孩講講《膽小先生和老鼠》,《膽小的貓頭鷹》等故事。

通過講膽小故事,小孩有一個清晰認識到膽小會帶來不良影響,膽大帶來好的影響。小孩自然有想去改變自己的想法。

4.對於小孩做的對,父母給予及時表揚。多關愛小孩。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花瓣媽媽生活日記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一個90年的寶媽。我家寶寶以前膽子小,出去有陌生人靠近就哭。在家如果家人聲音大,寶寶就會委屈哭泣。下面豬寶媽就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1 主動交流,內向的孩子一般都不善交流,父母就要創造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讓孩子說一說一天有哪些意思的事情。讓孩子把事情分享出來。

2 鍛鍊孩子,可以讓孩子去做一些能力範圍內的事情。如借東西、問話等,剛開始孩子可能因為膽怯不敢去。這需要給孩子鼓勵,不要責怪孩子。

3 自身作則,父母在家庭中要保持樂觀的性格,也會帶動孩子性格的變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日常習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4 多交朋友,同齡孩子之間會有更好的交流,也能夠更好的放開孩子的情感交流。在同小孩子的交往,遊戲過程中,能自然培養孩子對外交往的能力。

及時給予孩子恰當的鼓勵,對改變孩子性格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是豬寶媽的總結,希望能帶給你們幫助。


豬寶媽


孩子內向膽小怎麼辦,這是一個古老而恆久的問題,每隔兩三個月就會有人提問:我的孩子內向膽小,我該怎麼練他/她?

一 李玫瑾老師說:

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我主張孩子四歲上下就要開始體育項目了,就是最開始可以帶他跑,跑呢就是它主要練呼吸的,而且連肺活量也練心肌。先是長度後是速度,然後當孩子跑開了以後,第二再玩那擊打的。就是肌肉的,也就是說比如你蹬自行車爬山或者擊打的,就比如說這個投擲這些。所以在孩子不知不覺當中,只要他的肌肉有力量了,它就會有一種控制感。

按李老師的觀點,只要你有肌肉你就會有控制力,對控制場面有自信的人,總不會再繼續內向膽小了。

可是,事實上有很多肌肉男,非常內向…

二 大量的專家說:孩子內向,要從養育者身上找原因。

以下就是內向寶寶的父母常見的四個問題。

1、家長對寶寶的要求太過於嚴格,常要求寶寶像大人一樣地做事,讓寶寶感到不知所措。

2、家規太嚴,對於寶寶好奇的事物常表示不準摸、不準玩,甚至不准問,久而久之,寶寶習慣於按“規矩”辦事,從而缺少了探索創新精神。

3、家長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寶寶發脾氣,因此寶寶就變得謹小慎微。

4、寶寶對突然變化的環境不適應,比如先由祖父母撫養的寶寶轉而由父母親自撫養時,因為教養態度不同,寶寶一段時間裡會變得沉默、內向。

但是,是有這個可能,但也有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已經非常的鼓勵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他還是不敢去,可見也不一定就是這個原因。

三 Ben嫂的觀點:

我家大卷不是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但我認識很多內向孩子。首先我感覺內向和膽小不一定共同出現,很多內向的孩子並不膽小,而膽小的孩子也並不內向。

我們作為養育者一定要清楚的知道,哪些特質是可以後天培養,哪些特質只能尊重和接納。比如膽小,我個人認為膽量很難從小練,勇敢和智慧是同等級的稀缺屬性,膽小的孩子也有另一個特徵:謹慎。所以這未必不是一個優點。執著的要練孩子的膽量有可能下手太重出招太猛,成為孩子一生的心理陰影。所以對於膽小,我主張靜待花開。

勇敢這件事需要隨著對世界更多的認識,眼界的開闊來改變,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提供大量的環境給孩子觀摩,同時牢記只陪伴不說教,多用眼睛看,少用嘴巴說。當她體會過各種不同的場景,見識過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那麼你期待的勇敢也終將會到來!

而關於內向,在這個褒獎“外向”,不讚賞“內向”的世界,內向的孩子似乎等於低情商,總是不被人待見:

長輩會說:“這孩子見了生人就躲,長大肯定沒出息。”此時,內向=沒出息。Ben嫂從來不喜歡單方面判定一個人。

內向也等於安靜和穩重。如果你家裡也有一個內向的孩子,那麼建議你不要否定他的個性,從以下幾個當年幫助他成長:

  • 不要試圖去改變他的性格,用足夠的耐心接納和包容他,同時注意觀察他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需求。

  • 社交能力的培養對於改善內向的孩子有顯著作用。創造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並讓孩子有充分發揮的餘地。有意識地邀請一些小朋友到家中來,讓他做小主人。做為主人控制整個場面的經驗會讓她提升自信,同時培養領導能力。

  • 日常生活中,從點滴小事做起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一個自信的孩子很少內向。遇事不要包辦代替,一定要尊重孩子做為獨立個體的權利,遵循他的成長規律,跟隨他的腳步前進。

請堅定的告訴你自己,內向不是缺陷,育兒路上最大的忌諱就是焦慮。

讓我們都做不焦慮的媽媽,擁抱每一個個體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