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說到複雜科學,可能不少朋友會懷疑這種概念泛化的名稱,真的是一門科學嗎?實際上正如我們直觀的判斷,複雜科學,的確不是具體的學科,它可以說是對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和範式的概括,運用突破性的複雜性科學思維與方法來重新審視我們世界與社會。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為什麼要談複雜性科學呢?因為這是難以一見的科學界承認有可能引發全面科學研究革命的趨勢。不同於具體科學領域,比如有望成為終極萬物理論的弦理論,在經歷幾波研究熱潮後,漸漸失去了人們對它寄予的希望,如今即使物理學泰斗級人物也建議科研人員遠離虛無縹緲的弦理論。但對於複雜性科學,不但有著名物理學家霍金“21世紀將是複雜科學的世紀”的背書,實際上也在近幾十年做出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當然最為筆者所看重的一點是,複雜性科學的興起,其實可以理解為人類科學探索征途正在朝東方尤其中國文化做轉向,會是中國科學家大有可為和大有優勢的機遇。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從20世紀20年代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提出機體論開始,系統科學就開始在西方科學界發展起來,直到70-80年代,系統論的研究思維被深入運用後,歷史進入到複雜性科學的新階段。而複雜科學麵向如生命、社會等複雜性對象,要超越牛頓以來的線性的研究模式和均衡的世界觀,嘗試揭示覆雜系統的內在運行規律,它的出現幾乎顛覆了自笛卡爾以來“還原論”式的科學研究方法論,而方法論正是科學探索的核心所在,因此也就意味著要重塑西方近現代400多年的科學史。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複雜性科學如今的流派很多,可以說處於方興未艾的黃金探索期,各種研究方向有不少處女地等待開掘寶藏。從創立早期的一般系統論、控制論等,到後期的耗散結構理論、協同學、超循環理論、混沌理論等,都將孕育大量的新的研究成果。不但在自然科學領域如物理、數學和生物成績斐然,而且在社會科學領域如經濟、社會和管理上更能顯示其威力。社會科學領域由於其系統本身混沌複雜的特點,很難運用純粹的定量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得出有效結論,而複雜科學就因此大顯身手。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比如人工生命與人工社會研究,是一門正在興起的複雜科學流派,方法是基於計算機建模構建從一個程序生命擴展到仿真社會的系統。要知道不同於自然科學,可以對小白鼠反覆做實驗,但社會科學卻不能復現試驗結果,所以這門學科可以幫助科學家自由操控調整研究對象和參數,更細緻觀察“社會”機制的形成深化,間接理解我們真實社會的運作。又如在經濟學領域,國內有陳平教授在80年代末首先發現經濟混沌的實際證據,從而將複雜性科學思維引入到經濟學的腹地中。傳統西方經濟學研究經濟規律,視野過於侷限在經濟現象上,過於強調數學定量計算,孰不知經濟與政治、文化系統緊密關聯,互相牽動。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為什麼會發生複雜性科學的轉向呢?筆者的觀點是這是大的文化範式轉向在科學研究上的體現。西方文明自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以來,佔據人類文明指引者的地位已經半個世紀了,然而世道滄桑,其發韌於古希臘的思維方法已經窮盡其對人類的貢獻,東方尤其是傳承性很好的中國文化中思維特質正潛移默化地加速改變人類的頭腦和精神。

與複雜性科學對比的是西方傳統的“還原論”科研思路,還原論發端於古希臘的“原子論”哲學,在笛卡爾、牛頓等科學巨匠的打造下成型完善,其含義可以簡單理解為把複雜事物分解成細小單位進行研究,進而把握該事物的本質。可是有些事物不能作這種簡單切分,好比研究人的生命時,當你把人大卸八塊來仔細看每個器官時,這個人已經不在了。所以複雜性科學則是以整體觀為基礎,配合分析科學發展出來的工具,從而完整深入認識對象。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整體論或整體觀,是中國文化特別看重和擅長的地方。我國古人憑著高超的智慧,很早就給這個世界一個明確的整體論述,無論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起源論述,還是無處不在的“天人合一,陰陽合和”的精神座標,都彰顯出我們民族獨特的思想追求與精神審美。但是也不得不看到限於生產力水平等歷史因素,這些樸素的哲學觀點過於宏大,我們所知的細節太少,而顯得空洞。所以,複雜性科學不是簡單的反還原論,而是超越它,也不是簡單的重複整體論,而是發展它。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因此,今天有了西方分析科學充分解析的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們重建綜合思維的大廈就更有信心。打個通俗的比方,當我們面對一件精密的玩具時,特別想搞清楚它時,這時我們的探索和研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拿在手裡把玩觀看,僅僅只是知道它的外形和大致性質,這時就叫樸素的整體觀,第二階段我們把它拆開,仔細觀察每個零件,就瞭解了裡面的構造,這時叫還原論或分析思維,然後如果我們不能把零件裝回去,那對玩具的認識就停留散落缺乏聯繫的碎片上,所以第三階段是複雜性科學思維,把玩具重新裝好,也就吃透這個事物的內部關聯。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事實上,西方文化的源頭古希臘也不僅是“原子論”之類的分析思想,也有如赫拉克利特學派那樣強調動態和綜合性的學說,他的知名言論就是那句“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同理,中國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如墨家這種比較另類的思想流派,政治主張基於平民視角,後期重視科學技術研究。但是各個文明童年期的豐富想象力終究要經過歷史與文化性格的選擇,西方文明此後成為主流的文化特質還是分析式和二元對立的思維,這個一直延續到今天科學研究領域的方法論基礎,而中國文明則選擇了綜合辯證思維作為自己的正統風格,成為整體觀的文化代表。

為什麼在我看來,複雜性科學的興起,是東方文化思維的甦醒?

因此筆者相信,在全球化東西方深入交流的情況下,是追求綜合整體理念的東方尤其中國文化,喚醒了人類思維精神深處遺失的角落,間接催生出諸如複雜科學之類的創新。我們應該充分運用和發揮這份遺產,使之能為人類科技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所以衷心希望中國人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不要缺席這份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