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民間俗語眾多,大多言簡意賅,飽含深意,俗語是廣大勞動人民經驗智慧的結晶。

在我國山東一帶,流傳著一個非常有趣的俗語,他們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這句話初聽起來顯得不大雅觀,也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印象裡,英雄好漢都是千古流芳的人物,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正義的化身,光輝形象容不下一點雜質,想不通這個俗語為什麼說英雄好漢們腳臭和屁多。

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討下“英雄腳臭,好漢屁多”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它究竟想闡明一個什麼道理呢?

提到英雄好漢,很容易就會讓人想到《水滸傳》中的108位英雄好漢,他們的形象被影視劇和書本刻畫得太深入人心了。

很多人容易把英雄與好漢混為一團,其實英雄與好漢還是有區別的。例如,就拿梁山108條好漢來說,他們都稱得上是好漢,但沒有幾個擔得起英雄這個名頭,即便坐第一把交椅的宋江大哥,也不適合稱為英雄,吳用、白勝、時遷之流就更不配稱英雄了。我記得梁山被稱為英雄的只有武松一人,因為他幫景陽岡附近的居民除掉了為禍一方的“吊睛白額大蟲”,因此武松成了人們敬仰的“打虎英雄”。

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在我看來,英雄像是一種習慣,隨時準備著打抱不平;好漢像是一種性格,大大咧咧,豪爽大氣。

英雄腳臭,從字面理解是說英雄脫了鞋之後,氣味比較濃厚。現代很多人都有腳臭的毛病,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有些人還特別喜歡聞自己的臭腳丫子味。

英雄為什麼會腳臭呢?因為英雄古道熱腸,他們行走江湖,為人排憂解難,永遠奔波在道上。走了那麼多的“不平路”,不知踏破鐵鞋多少雙,腳上的氣味是汗水凝固的味道。

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另外一方面,英雄的名聲都是用熱血與汗水換來的,沒有坐享其成的英雄。英雄無私忘我、不辭艱辛,始終奔走在為人民的利益奮鬥的路上。“英雄腳臭”揭示了英雄是一步一步幹出來的,拋頭顱、流熱血、灑熱汗,腳踏實地,為民請命,這才是英雄。

好漢屁多,從字面也很好理解,好漢喜歡放屁。放屁也叫“排矢氣”,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好漢為什麼屁多呢?我覺得得跟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

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就像梁山上的好漢一樣,他們性格大大咧咧,主張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他們吃飯時總是狼吞虎嚥,還喜歡一群人邊吃邊嘮,空氣咽的多,吃的食物還不便於消化,如此這般,他們體內積聚的“廢氣”自然也就多了。

相對於英雄,好漢們沒有太多的顧慮與禁錮,他們的生活大都輕鬆隨性,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好漢們常常互相寬慰說:有屁不放,憋壞五臟。肚大膘肥,放屁如雷。

突然聯想到,坐在英雄好漢雲集的聚義廳裡,宋江很有可能是一個重度鼻炎患者。

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轉念一想,“英雄腳臭,好漢屁多”何嘗不是在說人無完人、英雄好漢也是平凡人呢?即便是英雄好漢,一樣也得食五穀、食人間煙火,一樣會生病、一樣有畏懼。既然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會有普通人的小毛病。

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卻總得有人選擇無畏逆行;沒有人生來就是好漢,卻總有人用平凡定義偉大。這是“抗疫”英雄們給我的感慨,他們是平凡的英雄。

俗話說“英雄腳臭,好漢屁多”,話糙理不糙,很多人理解錯了

時代在進步,英雄好漢也在進取。現在都講衛生了,腳臭的英雄少了;這年頭都講養生了,屁多的好漢也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