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純屬扯淡

很多人都說,我很迷茫。

其實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可能是:

1. 我沒有勇氣追求夢想。

2. 不努力也過的挺舒服的,我不想吃苦。

3. 我努力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達到目標,所以我不想繼續堅持了。我可是內心又不甘心,我想聽聽你們給我說幾句心靈雞湯。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純屬扯淡

前些年就有過程序員吃青春飯的文章,當時的題目是三十歲,程序員還繼續編程嗎?現在題目變成了三十五歲,相信以後又會變成四十歲……哈哈,我只想說:跟隨自己的內心。喜歡敲代碼,就敲一輩子,不管是以什麼樣的形式。

三十歲,大多數人才剛剛從畢業奶油小生轉換為很專業和資深的職場人,剛剛成為項目負責人、有一點點管理經驗或者技術沉澱。這個時候迷茫了有點自亂陣腳,怕是被某些公司35歲勸退的新聞給嚇怕了。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純屬扯淡

我身邊的一批程序員,他們只是以寫代碼為生,往往不那麼重視學習和成長,不會緊跟時代的潮流,對新的技術也沒有多麼的如飢似渴。他們年復一年的堅持使用著那些和他們一起老去的技術,拒絕改變。

當那些技術框架漸漸的壽終正寢時(這個過程也恰好需要5到10年),這些陪伴這他們的程序員們也已經步入中年,不幸的開始成為企業裁撤的目標。

沒有核心競爭力,長期處於公司業務邊緣的人,有沒有經濟危機都一樣會被裁掉,經濟危機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所以,程序員到底會不會吃青春飯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建立在你擁有了夯實的硬實力的基礎之上。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純屬扯淡

如果一個人就是好高騖遠,受不了社會文化壓力,受不了其他人輿論壓力等等的話,那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壓力都不會小,除非飛來大筆橫財可以讓你啥都不幹還能體體面面。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職場人的30歲都是殘酷的,你不努力,你就只能被選擇。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人亦如此。

決定程序員是否具有優勢的,是邏輯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架構設計、解決問題的框架、快速學習、自我管理、創新與創造等。這些能力,都需要時間的沉澱和項目的歷練。

實際生活中,年薪35萬以上的高級架構師多了去了,不管年紀多大你技術過硬很有能力都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自己沒有能力就不要眼紅別人的高薪資了,沒用!還不如去問問別人怎麼努力的時候你在幹嘛。

最怕的其實不是吃青春飯,而是拒絕變化,拒絕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