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千萬韓國男性恐懼的禁書

在好友的推薦下,一口氣讀完了《82年生的金智英》,文中敘述了金智英在“重男輕女”思想下所經歷的不公平對待。


童年時代因為偷吃弟弟的奶粉而被奶奶責罵,一家人吃飯順序一直是爸爸,弟弟,奶奶,媽媽,姐姐,金智英;上學時代被男同學欺負,卻被老師敷衍說是“打就是喜歡”;工作時代和男同事做同樣的工作卻沒有男性收入高,且因公司攝像頭拍攝了女員工上廁所的視頻而膽戰心驚;婚姻時代包攬所有家務卻不被婆家理解,等等。


看完之後忍不住感嘆,這完全就是我身邊大多數女孩子的生活寫照啊。每每看到這種現象,總是內心憤怨又有種無力感。


每家每戶必須要有一個男孩,如果生下的是女孩,那就一個接一個的生,直到生下男孩為止。女孩子可以送人,可以賣掉,甚至可以扔掉。


同樣一個崗位的面試,女孩子總會遇到更多的刁難,有沒有結婚?沒有的話什麼時候結婚?會不會影響工作?結了的話什麼時候要小孩,會不會影響工作?最後,告知的結果是,我們認為您很快就要結婚生小孩,這個崗位不適合您,等您生完孩子再來。


女人做家務是天經地義,男人做家務就是幫女人做。


要一一贅述這些區別對待,簡直數不勝數。


金智英在這種區別對待下,她感覺自己彷彿站在迷宮的中央,明明一直都在腳踏實地的尋找出口,卻發現怎麼走都走不到道路的盡頭。


因此種種,她慢慢患上了精神疾病,總會不由自主的切換自己的身份,以朋友的口氣,父母的口氣向丈夫和婆家傳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只有你們家人團聚很重要嗎?我們也是除了過節以外,沒有別的機會可以聚在一起好好看看三個孩子。最近年輕人不都是這樣嗎?既然你們的女兒可以回孃家,那也應該讓我們的女兒回來才對吧?”


“代賢啊,最近智英可能會有些心力交瘁,因為她正處在身體漸漸恢復、心裡卻很焦慮的階段。記得要經常對她說‘你很棒’,‘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小鄭啊,我還沒說你呢!每年過節你都在釜山待上好幾天,但到我家裡的時候呢,屁股都還沒坐熱就急著走,這次可得待久一點再走啊!”


看著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幕現象,我們很期待故事的結尾是一個好的結局,但是看到作者言猶未盡,留下的令人不安的懸念,想必情況並不是很樂觀。


書本結尾有一位作家的書評,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講到,每當金智英遇見讓人無語或者有失公平的情形時,幾乎都選擇沉默以對,儘管有真實心聲,卻不會坦然說出,她為什麼不能痛快地說出口,我想我們一定都心知肚明。


金智英應該早已發現,她的家,她就讀的學校,她走的街道,也就是她所居住的這個社會“對女性不友善”的事實。在這樣的社會里,女性不僅替自己發聲會招來麻煩,光是身為女性本身就足以讓自己身陷危機。


儘管為自己勇敢發聲,情況還是會依舊,甚至只會更糟。所以只能選擇沉默。



之前看過一個小視頻:一位爸爸去了已經嫁做人婦的女兒家,發現女婿下班回來後就蹲坐在沙發上玩手機,而女兒要給一家人做飯,飯後收拾餐具,還要打掃衛生。


這一切,家裡所有人都覺得稀鬆平常,包括自己的女兒。


這位父親看到自己的女兒一個人忙前忙後的身影,慚愧留下一封信就離開了,他說:


“女兒,對不起,就是因為小時候這麼對你媽媽,導致所有人都認為家務就是女人的,你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也接受這樣的事實。”


“而我因為一直以來這樣對待你媽媽,所以也沒有底氣來教育我的女婿該如何去和妻子一起分擔家務,看著你現在這麼辛苦卻沒人幫你一把的時候,我意識到我錯了。”


“我走了,我準備回家和你媽媽一起做家務,儘量彌補我一直以來的虧欠,也希望我的女婿可以看在眼裡,儘可能的和我的女兒一起分擔家庭責任。”


看著老父親離去的背影,讓人又難過又無奈,同時感到一絲欣慰。



在偏向父權主義的亞洲地區,性別議題還存在很大的傳統思想。


以“韓國第一美顏”稱號被熟知的女團Red Velvet隊長裴珠泫(Irene),就曾因為在粉絲見面會上分享了這本書,而被部分男性粉絲圍攻、上傳惡意留言,甚至不惜燒燬Irene照片的來洩憤,侮辱她是“女權主義”。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曾在國際婦女節這一天說過兩性話題,她重申自己的核心理念:“爭取的不是女權,而是兩性都能自由”。並清楚地指出“女性主義從不等於厭惡男性,但凡相信平等的人,都是女性主義者”。


想起100年前,魯迅和錢玄同的對話。


“假如一間鐵皮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也不能說絕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那究竟誰要為女性發聲,不將女性物化,給他們平等的尊重與對待,依然需要很長一段革命歷程。


現在《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版在亞洲大熱,我想任何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或多或少都能理解到女性的不易。


希望這部電影或者這本書被廣大男性同胞們看到,並非強調女性特權,而是看完後試著理解女性,相互扶持,相互理解,使得社會更加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