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你知道多少?

阿清道遠緒235


1:從貝殼到銀錠再到紙幣,貨幣形態更迭不斷。當前,我國為什麼要推出數字貨幣這種貨幣形態?趙錫軍:隨著目前各類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通信的發展,很多交易活動產生的支付、清算、結算都可以在線上進行,那就要有一種線上的支付和清算結算的方式,如果用物理形態的貨幣在線上交易就很難,必須通過電子支付。不過,並非所有的電子支付都是數字貨幣來完成的,比如信用卡支付、支付寶和微信財付通。


答:央行數字貨幣是中國的貨幣體系應對已經到來的數字經濟時代的一項非常有意義的金融創新,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央行數字貨幣將提升中國的金融支付基礎設施,助力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降低小微企業的支付成本。

2:現在有了支付寶、微信支付這麼方便的支付手段,為什麼我們還需要數字貨幣?趙錫軍:數字貨幣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方式不一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還是基於信用卡支付這種電子支付的方式演化出來的,他們並沒有建立一個新的貨幣,本質還是使用人民幣支付。而央行目前正在設計的數字貨幣,是基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進行開發的,區塊鏈本身是一種完全基於互聯網的加密技術進行信息的加密傳輸,只不過這個信息賦予了經濟的含義,賦予了價值,也就是形成了我們說的數字貨幣。


答:央行數字貨幣和目前的第三方移動支付比如支付寶、微信支付有著本質的區別,兩者並不是替代關係。央行數字貨幣是國家法定貨幣,由國家信用背書。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主要是貨幣的支付方式,未來也很大概率可以連接央行數字貨幣。或者說,央行數字貨幣能夠使得移動支付這種形式更加安全和便捷。

技術路線選擇仍是難點

3:從2014年央行宣佈開始研發到如今已經6年,數字貨幣仍未面世,您認為數字貨幣研發重點和難點分別是什麼?


答:這裡面涉及兩個問題,一是技術是否成熟。最早出現的比特幣,實際上就是數字貨幣最初的雛形,從技術層面來講,比特幣是有一些缺陷的,一旦支付量變大,就會出現支付困難或者效率下降;另外,比特幣出現過被盜等安全問題。現在看來,伴隨技術不斷進步,原來的困難都得到克服,我曾經聽央行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青的一個內部研討會,講到我們央行開發的數字貨幣,效率是非常高的,支付能力很強,說明技術方面的問題已經克服了。二是數字貨幣被引入後,如何與我們傳統的貨幣和貨幣管理運行體系進行融合。傳統貨幣的發行,從造紙、印花到防偽等,管理方面它要由央行進入到儲備發行庫,然後才能夠進行發行,這其中有一系列的管理要求。數字貨幣的發行,是基於區塊鏈的基礎,它是有上限的,從目前來講它的發行規模取決於互聯網的算力。儘管穆長青所長也提到,我們現在可以突破區塊鏈的上限限制,但是破獲以後,它的發行究竟是怎麼樣的,是否能夠跟我們目前的人民幣發行順利融合,這需要在制度層面有所安排。我目前看到央行正式發佈的文件裡,都把數字貨幣作為紙幣的一個補充,而不是說完全能夠取代現有的流通紙幣,這兩者之間如何能夠更好契合,為大家所接受,如何把數字貨幣管理納入現有管理體系,這是一個制度方面和市場接受方面的問題。


主要的難點還是技術路線的選擇,重點是如何推動數字貨幣投入實際應用和防範數字貨幣使用中的潛在風險。

我國數字貨幣開發步伐最快

4:國際上看,其他國家央行對數字貨幣的態度是怎樣的?


答:從國際上看,各國民間機構是比較積極的,最重要的就是美國互聯網公司Facebook聯合了一些互聯網公司、支付機構和金融機構,發佈了Libra白皮書,聲勢很大。但是,各國的官方機構特別是貨幣管理部門都比較審慎,並沒有非常激進。比如全球最著名的貨幣管理機構美聯儲並沒有開發自己的數字貨幣,但他們並不是沒有關注,美國的國會甚至為Libra召開了多次聽證會,但是他們對這個問題非常謹慎,懷疑的人比較多,最擔憂的就是安全性。更加讓人擔憂的是,如果這種數字貨幣發行掌握在私人機構裡面,可能會衝擊現有的貨幣管理制度,各個國家的貨幣管理部門尤其是中央銀行是非常審慎的。不過,大家都開始正面地關注這個問題,同時也在想一些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由央行來開發數字貨幣並進入到發行試點這麼一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在全球所有的央行中間應該是最快的。


目前,不少國家央行都在積極地研究和籌備央行數字貨幣,準備入場,比如歐洲央行、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央行。但是,相比而言,中國的數字經濟和金融科技基礎最好,對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積累最深,具有比較明顯的先發優勢。

或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5:數字貨幣出臺後,對現有的支付體系和人民幣國際化會產生什麼影響?


答:就支付來講,數字貨幣的出現,肯定會對傳統的貨幣和支付方式構成比較大的影響。至於說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要取決於我們的貿易伙伴、投資夥伴對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數字貨幣比傳統的支付更加安全、更加高效、成本更低,如果大家能夠接受數字貨幣這種支付方式,那人民幣就會更好地走出去,對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有更加積極的作用。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交易是通過網上來進行的,跨境交易的平臺也越來越多,交易規模越來越大,這有助於數字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也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但具體有多大影響,還要靠我們前面講到的多個層面的逐步推進。


首先,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主要的定位是取代現金的使用,對目前的銀行體系衝擊不大。但是可能會對目前的移動支付市場的競爭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主要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兩家獨大,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有利於其他移動支付平臺的發展,比如銀聯推出的雲閃付,有利於市場競爭。


石鍋牛


人民幣的數字貨幣和國外的比特幣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人民幣數字貨幣的出現將極大的降低中國的經濟詐騙犯罪率。

發行中心

比特幣是沒有發放中心的,獲取比特幣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挖礦,我不知道挖礦到底有什麼意義就是在不斷的耗電,消耗計算機資源。

人民幣的數字貨幣是有發放中心的,發行量是可控的這樣可以有效的應對數字貨幣的幣值發生劇烈的波動。數字貨幣和我們發行的紙質貨幣的價值相等。

傳播途徑

比特幣的傳播是必須要通過網絡的,離不開數字錢包。

人民幣的數字貨幣是可以進行離線交易的,只需要將兩個移動設備放在一起就可以進行交易。

可追蹤

比特幣的傳播是屬於不記名不可追蹤。

人民幣數字貨幣的傳播屬於不記名可追蹤。由於可追蹤,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數字貨幣的犯罪。如果有的人數字貨幣丟了,被別人使用了以後,仍然可以追蹤誰使用了這筆錢。

控制權

比特幣的控制權掌握在國內外私人交易平臺手上,如果發生金融風險,央行沒法控制這些交易平臺。

人民幣的控制權掌握在央行手上,一旦發現什麼風險情況,央行可以及時出手控制。


外語那點事


通俗地說,數字貨幣就是一種虛擬的錢。如果真要下個定義,那就是可以衡量一般商品價格的虛擬的特殊產品。


1.數字貨幣的產生。數字貨幣的生產採用了一種叫區塊鏈技術的信息數字技術。無需印刷,直接通過信息網絡生成,不消耗紙張等資源,生產成本低。由於不用紙張生產,不易偽造。


2.數字貨幣的功能屬性。具有一般貨幣的三個功能屬性:一是可以衡量一般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二是可以用來購買商品和服務;三是具有信用。

同時還有數字貨幣獨有的三個特徵:一是虛擬,沒有實體,雖然可以看到數字樣式,但是摸不著;二是去中心化。什麼意思?有兩層意思:第一,理論上其產生和發行不受任何獨有的個人或機構控制,是自我運行的,避免了認為的控制貨幣或貨幣系統;第二,其所有交易記錄並不是記在一個管理的中心地方,而是記在了貨幣系統的多個節點上。這樣任何個人和機構很難篡改和銷燬交易記錄,從而避免了金融違法犯罪的發生;三是高匿名性。意思就是交易雙方可以互相不知道對方的身份即可進行交易,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護個人隱私,或者滿足要求匿名支付的人的需求。


3.數字貨幣的優點和缺點。優點是生產不消耗資源,成本低,容易攜帶和保存,不易損壞;比較安全,不易仿造;支付可以免接觸,採用數字支付,免於傳播病菌;缺點是需要在數字信息網絡中運行,不能單獨使用,摸不到沒有感覺,不適合老人和小孩使用。

4.我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獨有特點。央行數字貨幣是我國即將推出的數字貨幣,目前正在蘇州、成都、深圳和雄安試點內測。其除了有所有數字貨幣的特徵,也具有自己獨有的特點:一是將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和管理,屬法定貨幣,具有國家信用,由國家負債,這個是和一般的數字貨幣有區別的,前文我們說了一般的數字貨幣是沒有獨有的中心發行和管理的,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法定貨幣,如果沒有國家的統一發行和管理,豈不亂了套,所以還是需要由央行發行和管理;二是可以直接進行電子支付。央行數字貨幣英語縮寫為DC/EP,DC指數字貨幣,EP指電子支付。從內測圖看具有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和碰一碰等功能,也就是說可以直接用數字貨幣購買商品或服務。另外碰一碰還可以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進行支付。


5.另外我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我國很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國家,會在國際上取得先機。同時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後會與紙幣和硬幣一起流通使用,所以喜歡用現金的不用太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