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少隊長何小珂曾戴帽3

智道足球


靠實力說話,打嘴仗沒有任何意義。金玟哉的言論雖然不太合適,但也並非純屬捏造。

北京國安外援金玟哉的言論,確實引起不適,甚至憤怒,但細想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金玟哉在沒有得到俱樂部的允許,在訪談中隨意發表看法,這實屬不妥。

當然了,金玟哉也意識到嚴重性,並對此做出道歉。

關鍵是金玟哉的這段言論,也得到不少球迷的認可,話雖難聽,也是事實。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我們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從中發現問題,積極解決,這才是該做的事。

中國足球要想不被嘲諷,不被鄙視,唯有用實力說話,在球場上戰勝對手,而不是無腦回擊。

國少隊長怒懟金玟哉:什麼玩意兒,早點打包走人,去歐洲協防去吧,胖的跟豬似的……

這話聽著是解氣,也是諸多球迷心中所想。關鍵是這有意義嗎?無非是體現個人修養太低,像潑婦罵街。

金玟哉敢說這話,確實有其底氣。中國足球的“恐韓症”歷史悠久,在面對韓國隊的比賽,中國足球輸多贏少,這是不爭的事實。

關鍵也是我們的球隊本就實力不如對手,在精氣神方面還不如韓國隊,這能怪誰呢?要怪就怪自己不爭氣。

韓國體育確實有諸多令人不齒的地方,不僅僅是我們反感,世界體育界也同樣如此。去年韓國球員腳踩熊貓杯,也曾引起不少非議,也有隊員發言要復仇,結果呢?

不單沒有復仇成功,反而再被碾壓出局。這說明什麼?打嘴仗沒有任何意義,要想挺起胸抬起頭,關鍵還是要提高自身實力,在球場上比對手更拼更搏,真正表現出視死如歸的精神。只有戰勝對手,才能讓對手閉嘴,俯首稱臣。

當然,中國足球要想崛起,反超韓國隊,不僅需要球員們的努力和辛勤付出,更需要大家來共同努力,特別是中國足協要有這種羞恥感,要有擔當,從青訓開始,踏實做起,否則都是空談。

當中國足球足夠強大的時候,對手也不會再如此無視,甚至鄙視。

忠言逆耳利於行,深刻反思吧。面對對手的挑釁,憤怒又如何?即使要還擊,也要保持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別幹這種無腦的事。


長樂體壇


本人的態度非常鮮明:不管金玟哉道歉與否,也不管他如何狡辯視頻被編輯、剪接,他那種評論隊友的方式、用詞都是錯誤的。但是,如果我們對金玟哉的批評一定要開足馬力上升到另一個高度,比如有人翻出去年熊貓杯韓國國青隊腳踏獎盃、做出不雅動作的圖片或者視頻,似乎想藉此“證明”韓國球員“不過如此”,我認為就偏離討論事情本身的軌道了。

實事求是地說,自從加盟中超、加盟國安以來,金玟哉給人的表現應該配得上“優秀”二字,而無論是他的競技水平還是職業道德。19賽季,如果沒有金玟哉在後衛線上的出色表現,國安恐怕也走到不聯賽爭冠的最後一刻。至於東亞杯時金玟哉高調錶示,不會對中國隊腳下留情,則更是體現出一名職業球員應有的職業態度。如果因為在中超效力,回到國家隊時就對中國隊“留一手”,反倒讓人往小裡看。

由於網絡傳播迅速的飛快,金玟哉的“吐槽”瞬間點爆了疫情之下百無聊賴的國內體壇。據說在金玟哉給俱樂部發來了道歉信的同時,國安也明確表態將對金玟哉進行“嚴厲處罰”。 各種大V、神仙紛墨登場“各抒己見”,包括李璇、徐江、董路、駱明、楊天嬰等等。而無論他們說了些什麼,我認為都屬正常言論的範疇。但是,“國少隊長何小珂”(媒體報道如此)在認證為“珂神10”的微博中卻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什麼玩意兒,早點打包走人,去歐洲協防去吧,胖的跟豬似的……”

要是沒有金玟哉的“吐槽”,網友大體上沒有多少人知道還有個叫何小珂的“國少隊長”,更不知道他曾經在3-1擊敗韓國隊的比賽中上演過帽子戲法(題目如此,本人沒有考證)。把自己封為“神”,別人則給他戴上“國少隊長”的頭銜,卻一下子把金玟哉跟豬搭上了界,我認為實在是太過分了,與“國少隊長”不般配!

金玟哉的“吐槽”都“吐”了些啥,在此沒必要再去詳細重複,大體上意思就是隊友防守意識差,包括于大寶,自己比賽中有時候會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等等。

如開篇所述,不管他說了些什麼,都是足球的範疇,至多夠得上“貶損”隊友。再說了,視頻中金玟哉也並沒有把國安或者國安隊友說得一無是處。實在要給他“定性”,也只能說是“口不擇言”。但實事求是地說,金玟哉說的並非完全不是事實。只是,在此不就此事展開探討。

作為一名U16國家隊員、“國少隊長”,也像金玟哉一般“口不擇言”,似乎都可以理解。但是,“胖得跟豬一樣”,卻實實在在是對人格的侮辱,不應當出自“國少隊長”之口——儘管還只是一名小孩。

我們不能說因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就一定要求國人個個都“恭良勤儉讓”、都“仁義禮智信”。但是,無論是作為家教,還是俱樂部、國家隊的教育,我認為都有一個反思自己的必要。你可以說沒必要與一個小孩斤斤計較,甚至可以說“你做初一,我就不能做十五嗎”之類。但金玟哉說錯了話,並且自己也道歉了,你還跟著錯,還錯到了某種高度,這不是明智的做法。

再回過頭來說去年的國青。熊貓杯之後,國青隊曾經發誓要“報仇”。事實,卻是連“國安杯”都放棄了參賽。很久之前,中國足球經常“恐韓”。後來,就有一些“大佬”級國腳“說狠話”,諸如對上韓國隊“絕對不能如何如何”。甚至,韓國隊一聽說要對了國足,未戰就先“怯”了,擔心自己小腿的安全之類,包括去年的奧預賽——儘管,在這方面韓國隊是咱們的“師祖”。說真的,我認為直到現在,中國足球還活在“恐韓症”之中。近些年來,除了俄羅斯世界盃12強賽主場1-0,去年的亞洲盃小組賽0-2,去年的奧預賽0-1、去年的東亞杯0-1。如果韓國隊盡遣主力,我不認為國足有贏人家的希望。

說這啥意思呢?我的意思是說,要打破“恐韓症”,要擊敗韓國隊,咱們不能用嘴,而應該是用腳,憑的是實力。打嘴仗贏了,甚至每次你都贏了,再加上你人多,可這有什麼用呢?足球比賽是用腳而不是用嘴,事實上人家腳上的功夫就比你強,不服還不行。

小小年紀,還是國少的隊長,就懂得如此說話,真不知道“職業道德”、“職業素養”這幾個字怎麼寫。你可以讀不多的書,但你不能不懂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不懂,家裡應該教、俱樂部應該教,國家隊更應該教。

要不,今天說人家“胖得跟豬一樣”,再長大幾歲,豈不得上房揭瓦、掄拳頭了?

老人家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事實上,說沒有文化的球隊是愚蠢的球隊同樣正確。如果“胖得跟豬一樣”沒有受到必要的懲罰,這句話遲早被別人用來回擊自己。甚至,就因為這句話,拉低了自己,更進一步拉低了中國足球。

梅西、C羅、內馬爾、姆巴佩……甚至貝利、馬拉多納、巴喬、羅納爾多等等世界足壇的巨星,無一不是憑著高超的技藝征服足壇、征服世界。儘管他們也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有時候甚至表現出人性的弱點的一面,但這並不妨礙球迷對他們的敬仰。

中國足球還處於一種混鈍懵懂的狀態,甚至眼下的國足,不但菲律賓,連老撾、柬埔寨都幾可俯瞰。我們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不夾起尾巴去刻苦訓練、不夾起尾巴去做人。即便,你達到了前輩鄭智的水平、武磊的水平、蒿俊閔的水平,你都沒有資格去口出狂言稱人家“胖得跟豬一樣”。

道個歉吧,國少隊長、珂神10,你的路還長著呢。


久古gg


吃著你的飯,卻對你各種不屑,並且還發表違背職業素養的談話,對於這種人渣,先批判,再讓他打包走人來“教育”,是應該的。

但是,罵了“教育”了,就該反思了。

金文哉的矛頭有指向于大寶和王剛之嫌,包括于大寶和王剛在內的國安,事後還是需要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真如金文哉所說,國安的一些中衛不協防,只顧著插上參與進攻?教練組也需要反思,是不是真的因為中衛不協防,讓金文哉踢球很累?如果是,以後該怎麼解決?

國少隊長何小珂的怒懟,雖然以“胖得跟豬似的”來怒懟,有點小孩子氣,但乾脆又解氣,過癮!我們需要在別人展現惡意時,理直氣壯地站出來回擊!

不過,還是那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希望包括何小珂在內的中國足球人,能奮發向上,在不久的將來,胖讓一直蔑視我們的韓國足球,不得不尊重我們!

這幾年中超引進了很多外援,頻頻傷害中國球迷自尊心的外援不少,希望俱樂部把把關,不要讓這些人渣來傷害中國球迷對中國足球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