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原油產品合法合規嗎?

華合源


銀行的原油產品其實是通過電子技術跟隨原油期貨交易報價,設定買賣之間點差後,讓客戶在同一平臺自主撮合成交,買賣價的點差即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這種業務是銀行近幾年開發的中間業務。業務的開展需經銀監部門批准許可並納入營業執照範圍,應該說合法合規。

但是經過原油寶事件,監管部門可能檢查類似產品的漏洞,要求各銀行完善產品設計和風險控制,同時加強對投資者的風險教育。





金融知窗


銀行的原油產品合法合規!

銀行的原油產品是與原油期貨掛勾的金融衍生品,屬於理財產品,是經過銀行的監管部門批准的,屬於合法合規的投資產品。銀行的原油產品之所以讓投資者出現鉅虧,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銀行和投資者都有責任:

第一、產品設計有缺陷

銀行的原油產品掛勾美國原油期貨,價格與美國的原油期貨實時交易數據同步,時間卻不完全對應,使得投資者在交易價格發生突變的情況下無法操作。

第二、市場走勢分析失誤

銀行原油產品投資者絕大多數做多,這肯定和銀行對原油市場的走勢分析有關,調查顯示,投資者中小白佔大多數,他們不會自己判斷分析。

第三、風險控制不夠

市場做反了,沒有及時砍倉止損。在芝商所修改交易規則時沒有足夠重視,致使投資者穿倉,損失慘重。

第四、大部分投資者期貨知識匱乏

大多數銀行原油產品的投資者不懂期貨,不知道期貨市場的風險到底有多大。他們在投資之前沒有做好功課,只聽宣傳,對銀行過於信任,自己沒有掌控盈虧的能力。

綜上所述,這次銀行的原油產品出問題,不是產品不合法不合規的問題,是投資風險的問題,是市場操作的問題。

嗯,老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雪落石健


銀行的理財產品,如果獲得監管部門許可,比如獲得銀保監會和其他主管部門許可,即合法合規。

此次原油寶事件可以理解為華爾街大鱷及一致行動人臨時修改規則對中國和其他外國機構投資者的一次赤裸裸的刻意坐莊割韭菜惡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