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2019年底,一則重磅新聞在全世界炸開了鍋: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設備供應商愛立信在17年間,不斷向多個國家進行商務賄賂。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其實關於這件事,業界一直有傳聞。美國早在2013年就對愛立信的相關業務展開了調查。在12月調查結果公佈後,著實讓不少人大跌眼鏡:以“構建人類全溝通世界”為企業綱領的百年歐企,居然從2000年開始,就存在不正當的商業行為。最終,愛立信和美國法庭和解,代價是高達10億美元的賠償金。

愛立信,這家曾被無數人看好,認為能在5G時代大現異彩的企業,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拖入深淵的?

愛立信的起源

1846年,拉什·瑪格納斯·愛立信出生在瑞典西部的一個小農莊,12歲那年,由於父親病逝,·愛立信小小年紀就跟著村中鐵匠當學徒,後面有當過礦工,修過鐵路。20歲那年,愛立信決定去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憑藉著精湛的技藝,他成功申請加入了奧勒公司,成為一名修理工。

在工作之餘,愛立信通過自學掌握了數學、材料技術、工程製圖,以及德語和英語等多項技藝。勤奮好學的他很快得到了奧勒老總的賞識,在他的推薦下,瑞典政府出資供愛立信前往歐洲各國學習。其中,對愛立信影響最大的當屬西門子公司,他對西門子的工業管理和電報技術極為痴迷。遊學結束後,愛立信決定自己創業。1876年4月,愛立信和工友合創了自己的公司——L.M.Ericsson,主要負責機械修理等業務。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公司誕生之初,處境十分艱難,甚至一度陷入僱傭童工的醜聞之中,但愛立信堅持了下去,逐漸的擁有了來自消防,警局和鐵路的各項訂單。而愛立信真正的轉機在1877年,這一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申請並獲得了電話專利,標誌著人類進入了電信時代。愛立信敏銳的意識到了這其中的蘊藏的巨大商機。他第一時間購置了一對電話拆解研究。

1880年,愛立信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掛壁式電話,憑藉著低廉的價格和過硬的質量,愛立信很快贏得了國內的源源不斷的合同。緊接著又擊敗了挪威,芬蘭的貝爾分部,拿下了一系列訂單。此時的愛立信開始迅速向外拓展,公司也正式改名為愛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覆蓋至俄羅斯,泰國,法國和匈牙利等地。同時愛立信也是第一個為中國供貨的通信商。早在1892年,愛立信就向中國提供了2000餘部電話機。1900年,中國第一部人工交換機投入使用。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作為公司創始人,拉什·瑪格納斯·愛立信由於身體原因,在業務正盛的時候辭去了職務,於1926年埋葬在一座小教堂中。1946年,在愛立信先生的百年誕辰紀念日上,瑞典政府鄭重的為他樹立了一塊墓碑,上面刻道:“瑞典百年電話工業見證了他的成就”。時至今日,每年仍有大批國內外遊客前往此處,弔唁這位世間罕有的工業巨匠。

靈活轉型,愛立信成為通訊領域的霸主

二戰爆發後,各國對於電話的需求與日俱增,愛立信適時推出了縱橫制系統, 並藉此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坐上了通信領域的頭牌交椅。

進入七十年代後,數字通信成為新的話題。在經過多方努力後,愛立信成功研發出了世界上首款數字交換機——AXE交換機。AXE一經面世就廣受好評,這位愛立信在接下來的移動通信贏得了頭籌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AXE是愛立信歷史上最重要和最成功的產品。

在AXE交換機獲得成功後,愛立信的業務重心也從固定電話開始轉向移動通信,在這段時間,愛立信保持了連續10年年均35%以上的快速增長,成為了2G時代通信領域的“領頭羊”

在進入2000後,由於全球經濟低迷,通信行業也未能免於其難,愛立信受到波及,在連續增長十年後首次遭遇虧損。愛立信一方面推出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的“成本控制計劃”,優化產業結構;另一方面對市場進行了調整,將一些非核心業務向大眾出售。兩項措施都很有效。到了2003年,愛立信宣告結束轉虧為盈,業務恢復正常。復甦後的愛立信,在全球3G市場上表現突出,擁有40%的3G WCDMA市場份額,在3G領域擁有無可爭辯的全球市場領導地位。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繼3G之後,愛立信在4G LTE市場依然位居領導者位置。LTE(Long Term Evolution)就是愛立信最先提出的4G標準併為國際標準組織3GPP所確認。從2009年以來,愛立信已經全球部署了130多張4G LTE網絡,覆蓋的用戶超過3億。

一系列迷之操作,愛立信喪失5G時代的領導權

近些年的愛立信,似乎沉浸在過去的成就中,有些膨脹了。早在2007年,愛立信頹勢初現,在智能手機的衝擊下,愛立信手機業務備受衝擊,市場不斷萎靡,而愛立信又始終遲遲拿不出新機方案,最後不得不忍痛放棄手機版塊,這項舉措後果極為嚴重,甚至動搖了愛立信的企業根基。

另外,面對著競爭越來越激烈的通信市場,愛立信沒有從自身產品想辦法,反而動起了歪腦筋。2011年。為了打擊在中興在歐洲市場的拓展步伐,愛立信在英國、意大利、德國三地同時向中興提起訴訟,“義正言辭”的誣告中興侵犯了愛立信GSM/WCD的部分專利。除要求賠償外,還提出了要求英、德、意三國地禁止中興手機的銷售。而中興的態度相當強硬,聲稱愛立信只是“專利恐嚇”。最後因為證據不足,二者打成了庭外和解;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也許是覺得丟了面子,愛立信轉頭又開始起訴三星,雙方就三星無線和電子產品是否侵犯愛立信的專利權進行了長達三年的糾紛。2014年,愛立信和三星和解,後者同意支付6.50億美元,加上數年的版稅。雖然表面上看來,雖然愛立信拿到了版稅,但浪費了大量寶貴的研發時間,為後續一系列的失策埋下了隱患。

除了外部因素,公司內部也是矛盾不斷:質量下滑,工廠失火,高管爆出醜聞……愛立信連著幾任CEO業績均是不佳,沒能帶領愛立信走出困境。2016年,為了彌補虧空縮減成本,愛立信計劃關閉瑞典境內的所有工廠,結束在瑞典制造產品140年的歷史。

孤注一擲的愛立信將全力押寶在5G身上,不得不說愛立信在5G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但很不幸的是,

在5G方面,愛立信遇到了公司建立以來最為強大的對手——華為,甚至在網上出現了一個說法:“任正非是愛立信的掘墓人。”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華為在5G方面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技術和產品是華為能夠立於危牆而不倒的重要籌碼,目前絕大多數的運營商都是採用基於3GPP框架下的5G方案,而5GNR必要標準專利又是整個5G行業的基石。華為以2100多族甩開愛立信、諾基亞佔據榜首,在5G專利數量這塊,華為做到了當之無愧的第一。

另外,華為在產品供應鏈的上做的堪稱典範,從基礎硬件到基帶,再到呈現終端和終端,華為都提供了完備的解決方案,這讓許多還心有疑慮的客戶撇棄成見,紛紛和華為簽了訂單。

愛立信可能怎麼也想不到,當年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如今已經成為了通信領域的參天大樹。在2019年全球知名市場調研機構Dell'Oro Group中製作的榜單中,華為以絕對優勢位居榜首。愛立信的5G夢想,也只剩夢和想了。如果拉什·瑪格納斯·愛立信在天有靈,看到他秉承著“質量第一”的所創辦的愛立信變成如今這樣,會不會氣的從墳墓裡爬出來。

這家企業曾是華為最大的勁敵,為什麼如今卻走向了落寞?

而後愛立信更是爆出了行賄醜聞,十億美元的天文賠償數字是一筆極為沉重的企業負擔,而造成名譽損害,更是無法估量的。

不得不說,愛立信這家百年企業,現在真的不容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