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草鏈千年秀,洛水萬古流,字自倉頡始,物卓民之豐。”這是一首流傳在洛南縣民間的打油詩。雖然名不見經傳,但是這首詩頌揚著倉頡造字在洛南的美好傳說,使洛南這個陝南山區縣成了文人墨客千百年來追崇的 “尋文根,粘文氣,承文脈”的中華漢字故里。為如今洛南人藉以追根溯源並開發傳承,提供了難得的文化依託和人脈增點。

追憶遠古時代,歷經滄桑。時至今日,山還是秦嶺南麓東段的草鏈嶺山脈,水還是源自於草鏈嶺山谷峰巒間的龍潭那股汩汩奔湧的洛河水,千年萬年悠悠澈澈,生生不息的滋養著洛南兒女。山是有靈性的山,水則九曲十八彎的依著山勢,自洛源到保安沿途流經縣境內六個鎮辦,流經河南盧氏等地匯入黃河。河床寬闊,灘塗溼地,綠草叢生,牛羊可見,水流時而湍急時而和緩。兩岸綠樹成蔭,阡陌農家,雞犬相聞,群山逶迤間有良田沃野,縱橫百里之遙,這河便成了河流人畜飲水和禾苗滋養的珍寶,洛南人便把這洛河奉為母親河愛戴著保護著。也正是有了這條黃河重要支流水系,洛南人成了商洛市唯一的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融合的縣;也正是有了黃河水系的雄渾特質為這條母親河注入了別樣的魅力,古往今來才孕育出了一個個石破天驚的民間傳說,使得這條河就像一條泛著金光的飄帶,在洛南狀似金鴿的版圖上更加璀璨奪目。最值得考究言說的必是聲名斐然的“倉頡造字”傳說。也正是有了這個傳說,洛南享有的中華漢字故里的美譽才會家喻戶曉。也正是有了這個傳說,由此而衍生出了靈龜負書、墨染黑潭等大凡提及就沿河可見實物的景緻。

就文字而言,它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繁衍生息摸索首創,用來記錄思想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特定符號。中國是多民族融合發展的國家,國內外有關造字,因民族不同就說辭各異了。華夏漢族文字的起源有“倉頡造字”;我國彝族則有“伊阿伍造字”(恆本阿魯造字、老人吉祿造字、畢阿石拉則與神鳥阿風布濃造字”);雲南的納西族也有東巴教教主丁巴什羅造字。在國外,四大文明古國的印度傳說中有梵天創制梵文字母;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兩河流域蘇美爾人有烏魯克國王恩美卡創制楔形文字;埃及也有智慧之神透特造字等傳說。這裡要濃墨重彩的提及“倉頡造字在洛南”。這段斑駁陸離的傳說,雖歷經民間漫長的傳頌,卻是光彩依然奪目的經典。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據考究: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 號史皇氏。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倉頡是軒轅黃帝史官,生而神靈,長了四隻眼睛,眼裡充滿靈氣,觀察力強。出生於關中平原的白水縣,即現在的史官村。自幼聰穎好學,善於琢磨比劃物態走勢,尤喜在地上摩畫飛禽走獸。有一天,遠方飛來了一群黑鳥,突然停在他家稻田裡覓食。鳥飛走後,倉頡發現地上滿是鳥腳印,他從這些爪印就能分辨出是啥鳥,這給他後來觀鳥跡造字符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後,軒轅皇帝招納賢士,倉頡深得青睞,被選拔跟隨身邊,做了負責記錄牲畜和糧食數目的官員。起初,倉頡管理的牲畜、糧食數量和種類很單一,僅憑著過目不忘的過人記憶就能管的井井有條。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日漸富足,各種物資迅速增加,對於種類和數量就難勉記錯,或著混淆視聽,倉頡急得寢食難安。挖空心思終於想出了個“結繩記事”的辦法:用不同物種的皮毛搓成繩子,表示不同種類的牲畜和糧食,每增加一定數目,就在同一物種的一條繩子上打一個結。這樣既節省了腦力,又能清晰明白地記錄數目,種類也會因繩子的不同區別開來。因此,人類用以記事計量的方式方法文明瞭一大步。

幾年後,部落發展壯大了,用於記事計量的業務翻了幾番,所有物種的顏色都已經用了一遍,所有的繩子上也都打滿了結,賬目管理又有了新難點。就在這時,黃帝的部落發展壯大了,作為首領他提出要去遊歷疆域,巡視庶民疾苦,啟程後作為記事的史官倉頡必不可少的在隨行之列。

一天清晨,軒轅皇帝遊歷尋訪的隊伍來到洛南,沿著洛河自東向西,浩浩蕩蕩進發到保安鎮地界。這裡,洛河清澈潔淨,頑石細沙游魚清晰可見,河岸南面群山逶迤,蒼松翠柏間白鷺時停時飛自由翱翔,晨曦的太陽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泛著金光,緊靠河南岸有個龜狀的的龐然大物浮出水面,伸長的脖子與身體同水面垂直,一動不動的仰望著藍天白雲,背上似有圖紋縱橫若隱若現。軒轅皇帝坐在輦車上,看到的情景甚是驚奇,趕忙喊停下輦,倒揹著雙手極目四望,若有所思。相傳,皇帝因看到“靈龜負圖出於水面”覺得很有靈氣,受到啟發,產生了讓倉頡留下來造字之意,這座巨石便被後人譽為“靈龜負書”。就在這時,站在身旁的,早有歸隱山林之意的倉頡似乎也洞察到了皇帝的心思,趕忙上前叩拜,聲稱有個不情之請,要求留在這裡琢磨一套如何記事計量的方法。軒轅皇帝興致正高就欣然應允了。

倉頡從此留在洛南的保安地界,就在元扈山搭草屋過上了隱居生活,飢了吃野果,渴了飲山泉。沒有了日常工作的瑣事困擾,倉頡就專一的帶著造字的夙願日思夜想,起早貪黑,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佈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通過反覆看系統深入地比較,他逐漸把握了世間各種事物的外形特點,創造出了最初的代表上下、日月等事物的28個象形字符。正如東漢王充《論衡》中說,“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文”。此後,倉頡把造出的字符比劃給周圍的民眾,大家對字符與物的表象標識很是認同。上古先民們通過學習傳播,啟迪了心智,教化了種族,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從此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開啟了文字傳世和演化的新曆程。

據傳因造字有益於人間生靈大眾,造字的消息便驚動了玉皇大帝。一天晚上倉頡夢見玉皇大帝問他有什麼心願,他在夢中說:“我想要五穀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玉帝聽了說:“那就滿足你的願望吧,給你送些穀子”。天快亮時,倉頡醒來了,一看窗外,只見滿天繁星,知道是在做夢,也就沒有多想,又呼呼地入睡了。後來不久軒轅黃帝得知倉頡造字取得初步成功,就發佈詔令,號召天下臣民共習常用,大力推廣。

時隔不久之後。有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倉頡正要出門,天上忽然下起了穀粒。穀粒下得比雨點還密,足足下了半個時辰,地上積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倉頡感到很驚奇,急忙跑出門去,只見那穀粒鋪滿了整個村子,鋪遍了山川平地,鄉親們也十分驚異。看著人人都高興的向家裡攬穀子,倉頡忽然想起夢中的情景,才知道是玉皇大帝對自己的獎勵,便急忙去向軒轅黃帝上奏。他騎馬啟程,途中遇見了黃帝派來的使者,相互說明了情況,結伴去見黃帝。 黃帝聽了倉頡的奏報後,也深感倉頡的功勞值得嘉獎紀念。於是,他就把下穀子雨這一天做為一個節日,叫做穀雨節,昭告天下臣民每年到了這一天都要載歌載舞,盛大祭祀,以感謝上天恩典眷顧。從此,穀雨節便作為一年內二十四節氣之一延續至今。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功德無量。 為了把造出的字符恆久不變的留給世人,倉頡就在造字所在地的保安鎮元扈山附近的龍山崖斷壁上鐫刻了所造字符的真跡。此崖向下臨近眉底村的黑龍潭,近有洛河隔擋。倉頡造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洛南被世人看作中華漢字的發祥地,古往今來成為達官貴人、文人墨客聞名拜謁的往來之地。名人雅士大量的雲集往來,免不了吟詩作賦,揮毫潑墨。黑龍潭就是那洗筆的水不斷匯聚所染,這就是洛南勝景中的“墨染黑潭”的典故由來。

絡繹不絕的瞻仰聖蹟者,尤其是達官貴人聞訊前來,不管農閒農忙,都要當地群眾擺渡拉縴,接應招呼,不僅耽擱了老百姓的農活正事,還增加了當地官府的應酬負擔。老百姓被迫出勞出力,地方官吏疲於接應,真是苦不堪言。於是當地民眾痛下決心,自發的在龍山崖下架柴潑油、放火焚巖。一場火燒過之後,字跡所剩無幾。時至清道光元年,洛南知縣王文森從民間徵集拓印本,摹其字刻於石碑、豎于山下,現在這塊石碑被洛南縣博列為珍稀文物館藏保護。又在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眼光獨到的洛南時任知縣伊允楨、諾敏在縣城東街創建倉聖祠,以昭示倉頡造字功德,弘揚光啟後人。

近年祠堂猶在,歷經風雨滄桑,已成殘壁斷垣,修繕保護迫在眉睫。2018年洛南人在原址復修了倉聖祠,使這一歷史文物古蹟得以重見天日。還在縣城南坡根坡塬地帶開通了環山步道,修建了供市民朝聖休閒的倉頡園,以及朝聖門、倉頡大道、倉頡大殿等一系列蘊含造字文化元素氣勢恢宏的仿古建築,供奉了倉頡塑像,美化了周邊環境,成了市民和遊人雲集仰聖朝拜、祈福納祥的往來之地。每年穀雨節期間,洛南文化藝術界人士都要組織舉辦大型的民間公祭倉頡活動,活動上人山人海,盛況斐然。

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據考究清代洛南知縣陳爾弗題寫“陽虛鳥跡”、“元扈鳳圖”等等,都給後人展示了倉頡造字文化元素。《荀子》、《呂氏春秋》、《洛南縣誌》等文獻史料對倉頡在洛南造字都有著詳實記載。更值得提及的是陝西省原省長程安東曾為倉頡園題字“研究倉頡造字、振興民族文化”。現代國學大師文懷沙也曾題字“洛南是倉頡造字的故里”。這些珍貴題字為現代人研究倉頡造字文化注入了新內涵,也提升了倉頡造字文化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如今洛南人視倉頡造字為瑰寶,對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度挖掘開發,大規劃,大手筆在倉頡造字遺址所在地保安鎮傾力打造中華倉頡小鎮,同步築河提,拓建沿洛河堤岸的洛南至藍田灞源公路,把與西安市區的距離拉近至87公里,倉頡小鎮項目融入了大西安一小時交通圈。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目前,倉頡小鎮大打倉頡造字文化牌,高點謀劃,強力推進實施,以打造“文、教、養、遊”為開發理念,附設的倉聖文化展示博覽園、民俗街、地方農特產品展銷廳、倉頡文化主題廣場、國學研學中心等相繼建成。以倉頡造字在洛南、中國漢字故里為主題內容的文藝表演、文化創作、民俗交流活動風起雲湧般的向小鎮聚攏。未來以倉頡造字文化為展演的空前盛況,必將再次閃亮世人的眼眸。倉頡造字的首創精神必將為篳路藍縷的洛南創業者們賦予更強大的以開發拉動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的力量,讓倉頡造字的金字招牌在中華文明的殿堂裡更加熠熠生輝,更加引人注目!

作者簡介:

倉頡造字在洛南——張樂平

張樂平,陝西洛南人,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供職於洛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有作品在知名刊物、網站刊發。擅長書法,書畫作品曾獲2018年全國第十屆書畫藝術大賽優秀獎,劇本《情暖山村》榮獲“協和置業杯”陝西省第四屆小戲小品大賽劇本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