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檢察日報正義網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二孩政策的實施,月嫂走進了越來越多的家庭。不少“準媽媽”提前半年就開始考察市場,朋友介紹、看證書、面試、比較價格……各種方法嘗試一遍,不少人感慨:動輒花費上萬塊錢,但找個放心的月嫂不是件容易事兒。

最近就有媒體報道,杭州的一個家庭花費三萬元請了51天的月嫂,不僅寶寶及媽媽在期間生了病,一家人還因為加班費問題被月嫂破口大罵。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的火爆導致月嫂行業良莠不齊,交一兩千塊錢,培訓7到10天,拿著培訓中心頒發的各種五花八門的證書,就可以出師接單。 “高級母嬰護理師”、“高級育嬰師”、“金牌月嫂”……究竟誰來規範?今天就來關注:“金牌月嫂”背後的含金量。

女兒懷孕之後,天津的劉女士就開始考慮請月嫂的事兒:

主要就是考慮必須得是專業的,就是有沒有經過培訓,還有沒有經驗,最好是說幹過的、有經驗的、得有培訓證。

但是,接觸的月嫂多了,不少人發現,證書似乎也不那麼靠譜。安徽的一位“準媽媽”馬女士說:

特別的頭疼,月嫂中心包括月嫂這些機構都特別多,他們那些證書我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而且我也不知道是哪個部門能夠統一鑑定這個東西。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劉女士一家人找了幾家家政公司,前後面試了十多個月嫂,最後定下了一位“金牌月嫂”,但是在從事醫學工作的劉女士看來,月嫂的工作能力不太令人滿意:

還是專業知識少一點。比如在孩子洗澡,對孩子撫觸、臍帶的護理,我覺得這方面好像還是不夠太專業。但是既然請人來了嘛,咱也不敢太說,只是提醒:“這樣合適嗎?是不是感覺好?”(月嫂)有時採納,有時不採納。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不同於一般的家政護理員,月嫂主要負責的是新生兒及產婦,一位合格的月嫂要能夠及時處理新生兒及產婦生理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同時還要具備營養搭配、心理疏導等各方面的知識。但顯然,無論從“準媽媽”、從業者或者記者的調查來看,月嫂行業處於良莠不齊、魚龍混雜階段。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月嫂市場調查問題一:

培訓7到10天,包學包會

網絡搜索“月嫂 培訓”會出來幾千萬個搜索結果,上海的一家培訓機構說:“稍微能寫兩個字”,就可以參加培訓:

這邊的話只要你能講普通話,稍微能寫兩個字就可以。我們這邊包拿證的,證書的話全國都可以通用的。

培訓費用一千元起,幾天就能出師,北京某培訓機構工作人員:

像母嬰育嬰都是七天,產後修復的話和技能類的話都是十三天或者七天就能學出來,這些基礎的知識工作流程,七天都能掌握的了。

一些培訓機構還表示,學完之後直接推薦實習,就開始掙錢了:

培訓機構:就學高級母嬰護理師、高級催乳師加一個高級營養師就OK了,就好就業了,我們公司會推薦你去月子中心和醫院去實習的,實習是帶工資的,就是說開始掙錢了。

記者:學這三個證的話要多長時間?

培訓機構:一般正常一個科目是十天。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月嫂市場調查問題二:

課程五花八門,教學師資成謎

一家面向全國招生的培訓機構給記者發來的課程安排顯示,除母嬰護理師外,該公司還提供小兒推拿師、早期教育指導師等各種課程:

培訓機構:有月嫂、育嬰師、早教、催乳、小兒推拿、產後修復,像母嬰的話是1080,然後育嬰的話也是1080,催乳3680,產後修復是4680。

機構號稱婦產科專家、中醫專家、醫護團隊授課:

培訓機構:這個專業知識包括什麼?比如說你抱孩子是吧?這塊的話我們會教你,因為你要把它做一個工作,第一不能讓自己太累,是不是?你長期要做一個工作,那你就得當成一個習慣性的流程長期去做,我們會教你怎麼樣讓自己不累,讓第三方看著更加的專業,這就是服務。

蔡細春,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唯一的一位月嫂,在她看來,很多課程是不合格的:

比如兒推你首先要把那些穴位要去認準,你要推哪個位置,把一定是把那個穴位找好,往往說學了幾天就為什麼你不說要去治病,甚至還會把人家孩子搞壞了。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月嫂市場調查問題三:

證書不統一,含金量難以辨別

2016年2月,《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範》正式實施,這一標準對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和家政服務機構劃分進行了規範與界定,特別是將母嬰生活護理服務分為六級,其中一星級為最低等級,金牌級為最高等級。

但是由於這個規範並非強制性標準,實際培訓中,誰是金牌、誰為一星也就由培訓機構說了算。廣州一家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光是他們一家,就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證:

考完試的時候就會出證書,是全國通用的,會有三種證書,一種就是機構頒發,就像我們給你頒發證書;一種的話就是當地的一個協會,就像我們在廣州的一個家協會頒發;還有一種的話就是國家勞動局的那邊的一個證書。

另外幾家稱培訓即發證的機構給記者發來的證書樣本顯示,有“中國商業聯合會”頒發,有“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等機構頒發,每一家都表示自己發的證全國通用。一位從事月嫂培訓行業的業內人士說:

這個證不好說嘛,只能說外面這個行業證書很亂,培訓個兩三天,看看書,一天就過去了,就發個證,證都是什麼證我們都不言而喻了嘛。現在外面一千多就能學了,還能學兩項,我都納悶,月嫂證拿來了,連換尿不溼都不會。

目前收錄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的與母嬰行業相關的職業名稱只有:“育嬰員”、“保育員”兩種,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今的月嫂證,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但是,因為需求量大,各式各樣的證書太多,不懂行的也就根本無法分辨。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全國人大代表、高級育嬰師蔡細春認為,儘快建立月嫂行業培訓管理制度,規定市場準入資格、技能培訓等內容,加強對月嫂行業的規範,是必須要推動的事:

市場的前景是很好,但確實是現狀來說真的很混亂。這個行業如果沒一個規範化的培訓、沒有專業的機構來管理的話,沒事還好,萬一有什麼事,誰來承擔這個責任?我希望母嬰行業也可以進入技校去讀,就相當於他的一個專業。還是要有規範,把僱傭雙方的利益全部都歸納起來。

來源:中國之聲微信公眾號

文字:周益帆

編輯:王 倩

監製:胡玉菡


月嫂市場大調查:七天速成、包發證書,“金牌月嫂”到底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