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備考:群體心理中的群體影響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群體影響主要以單選的形式出現,那麼大家就需要去掌握每一種影響的關鍵點,並區分相似的類型。

群體是為了實現某種共同目標,其成員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群人的集合體,它是人們在具體生活和實際條件下結成的集合體。

(一)社會助長與社會抑制

社會助長或社會促進,是指他人在場,可以促進個人活動效率的提高。與社會助長相反,如果別人在場或與別人一起活動,造成了活動效率或行為效率的下降,就稱為社會干擾或社會抑制。

比如:

社會助長:

男生在打籃球的時候,看到幾個漂亮的女孩路過,就會刻意的做幾個複雜的動作,或突然爆發潛力投進很難投進的球。

社會抑制:

考試的時候,由於看到別人做題速度非常快,而產生緊張,導致自己做題節奏打亂。

個人的活動由於有他人參加導致的效率變化稱為結伴效應,個人的活動由於他人在場旁觀導致的效率變化稱為觀眾效應。

結伴效應與觀眾效應的區別在於:

觀眾效應雖然他人在場但是他人並沒有直接參與到活動中。結伴效應他人在場而且是直接參與活動中的。

(二)社會惰化

社會惰化是指許多人在一起工作,會降低個人活動積極性的現象。即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

與社會干擾(社會抑制)不同的是,社會墮化作用往往發生在那些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合作,但個人的成績不能單獨計算的情況下;而社會干擾則關注他人在場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即使和別人一起工作,也並非做同一件事兒,而是個人完成自己的工作。

比如:在拔河比賽的時候,有同學會偷懶,不使出全身力氣。

社會惰化與社會抑制的最大區別點在於社會惰化強調的是大家共同做一件事情,而社會抑制並不一定做一件事情。

減少社會惰化的途徑:

第一,讓每個人的努力和成果容易都得到的區分;

第二,提高群體成員對任務完成的責任心;

第三,提高任務的重要性和價值;

第四,讓個體看到他的貢獻是唯一、不可為他人所替代的。

此外,控制群體規模,增加工作任務的挑戰性,提升群體的內聚力等,都能有效減少社會惰化,提高群體工作效率。

(三)社會標準化傾向

社會標準化傾向最早由謝里夫發現。

社會標準化傾向:多數人在一個群體中進行共同學習或工作往往在完成速度和質量上有漸趨一致的傾向,這個傾向稱之為社會標準化傾向。

比如全班一起做題,做的慢的會想著快點趕上別人平均進度,做的快的也會避免自己比別人快太多。

(四)從眾與服從

1.從眾

(1)從眾概述

從眾是指群體成員在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壓力下其行為或信念上的改變,及其伴隨的行為方式。謝里夫(1935)利用知覺錯覺中的遊動現象對從眾現象作了研究。比如“入鄉隨俗”

2.服從

服從是個人按照社會要求、群體規範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應行為的社會現象。服從與從眾有著本質不同。從眾情況下個體是自願的,服從情況下個體是不自願的,是應別人要求去行動的。

個體產生服從的原因

①命令者的合法權利。比如學生服從老師;病人服從醫生。

②責任轉移。如果我們認為造成某種行為的責任不在自己,而是由命令者承擔主要責任時,就會發生責任轉移,使得人們產生服從而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後果。

從眾與服從的區別在於:

從眾是自己被動的自願去做某件事情,即自己被動的自願。服從是被動的不自願的放棄自己的意願,即被動不自願。

比如:在過馬路的時候,大家都過去了,儘管你知道闖紅燈不對,你也跟著過去了,這是從眾。在你想要過馬路的時候,因為是紅燈,警察叔叔阻擋了你過馬路,而讓你站在原地。這是你被動的放棄了自己想過馬路的意志,因此是服從。

(五)去個體化(去個性化)

概念:

群眾中的個人,有時會失去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而覺得責任該由大家負,從而使自我控制系統的作用減弱或消失,一旦個體的控制系統減弱,暴力與反道德行為就可能出現。社會學家津巴度(1970)把群眾中的上述現象稱為去個體化。

比:如一個班級好多學生開始集體起鬨,平時比較文雅的小李也跟著一起做出很多不文明舉動。群眾遊行時,很多平時溫文爾雅的人也開始暴躁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注:本文由中公教育整理


教師備考:群體心理中的群體影響


教師備考:群體心理中的群體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