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假期一到,眼科門診學生排長隊,驗光配鏡的孩子越來越多。

不少家長問:大夫,診斷寫“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啊?

也有問:我們家孩子學校說他“散光”讓來醫院檢查,你們怎麼說他“屈光不正”啊?

還有問:我們孩子到底是假性近視還是真性近視啊?

其實要講這些,得先說說“正視眼”。

通俗一點講,平行光線進入眼睛會發生屈折,如果焦點正好落在視網膜上(非調節狀態下),就稱為“正視眼”。沒有其它眼疾情況下,正視眼既能看清楚遠處物體,也能通過調節作用看清楚近處物體。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5米以外物體的光線到達眼睛視為平行光線,在正視眼,焦點可以正好落在視網膜上;近處物體光線到達眼睛為發散狀,進入正視眼焦點落在視網膜後;正視眼通過晶狀體的屈光調節作用,使焦點落在視網膜上。

如果平行光線進入眼睛,經過非調節狀態的屈光系統,焦點落不到視網膜上,甚至不能形成焦點,那就是“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假性近視等。

接下來,我們詳細說說這些情況。

1

近視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平行光線進入非調節狀態的眼睛,焦點落在視網膜前的,稱為近視。所以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物體。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而近處物體的光線由於是發散的,焦點可以正好落在視網膜上,所以就能看清楚。也就是說近視眼者把物體拿近到一定距離,就可以看清楚。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我們用凹透鏡矯正近視的原理:將平行光線通過凹透鏡先發散,再進入眼睛,經過屈光系統,使焦點落在視網膜上。

2

遠視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平行光線經過眼睛屈光系統焦點落在視網膜後,所以遠視眼看不清遠處物體;低度遠視通過調節作用可以把焦點拉回到視網膜上,所以低度遠視不容易被發現。

但是,近處物體發散光線的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後更遠處,所以就更加看不清。

遠視眼放鬆狀態下,遠處和近處物體都不能在視網膜上形成焦點,所以遠視眼更容易視疲勞。

遠視度數高的孩子更容易導致“弱視”。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我們用凸透鏡矯正遠視的原理:通過凸透鏡將平行光線先匯聚,使焦點落在視網膜上。這會讓眼睛處於放鬆狀態,也就是非調節狀態。

3

散光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平行光線進入眼睛不能形成一個焦點,而是形成焦線或者彌散斑。所以散光眼對於遠、近物體都看不清,散光度數大的孩子容易造成弱視。

矯正近視的凹透鏡和矯正遠視的凸透鏡都屬於“球鏡”,而矯正散光的是“柱鏡”,柱鏡是有“軸向”的,因此

散光鏡片時,軸向偏差會導致不適。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4

屈光參差

屈光參差是指雙眼屈光有差異、狀態不同。例如:一隻眼近視100度,另一眼近視300度,或者一眼近視、另一眼遠視等等。

屈光參差大的孩子,度數高的眼容易導致弱視。

尤其是一隻眼視力比較好的情況,更容易忽視另一視力差的眼的矯正,從而造成弱視。

屈光參差配鏡:兩隻眼度數差別大於200度時,雙眼融像功能會發生障礙,會導致不適,所以配鏡時會調整度數差異。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5

假性近視

由於調節

緊張甚至痙攣造成的功能性近視,稱為假性近視。原本是正視眼、遠視眼甚至是近視眼者,都可以出現假性近視。

假性近視經過休息或應用睫狀肌麻痺劑,可以得到緩解或消除。如果得不到適當處理,則可能形成真性近視。

因此,切勿在未經散瞳驗光的情況下,急於佩戴近視眼鏡。

眼科醫生檢查後,說孩子眼睛“屈光不正”,是什麼意思?

以上內容均屬於“屈光不正”,醫生對於沒有散瞳驗光確定屈光狀態的患者,一般都會診斷“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及與其相關的斜視和弱視是兒童常見眼病。

因為兒童的調節力強於成人,為了精確檢查出兒童的實際屈光度數,驗光前必須使用強效睫狀肌麻痺劑消除調節影響,在睫狀肌充分麻痺狀態下進行視網膜檢影驗光,這對於矯正內斜視、中度和高度遠視眼、混合性散光及低齡兒童的屈光不正至關重要。

所以兒童一定要散瞳驗光!散瞳驗光!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了,下一期咱們聊聊 散瞳藥該如何選擇。我將每週3發佈新文章,分享眼科知識,如果您覺得有用,希望您將健康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