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了,銀行都悄悄關門了!你還不知道發生了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可能在你上下班路上常常路過的一家銀行,突然有一天就關門大吉了!也許你會驚訝:什麼鬼?為啥銀行也會做不下去?交不上租金嗎?誒(éi)!你還別說,這不是什麼特例,全國範圍的銀行網點都掀起了關門大潮。

小心了,銀行都悄悄關門了!你還不知道發生了啥?

跟2016年銀監會對銀行網點開業批覆3567家、終止營業批覆430家相比,2017年開業批覆僅為2710家,終止營業數驟然增長,高達1426家。也就是說,去年平均每天約有4家銀行網點關門!回想當初,我國各類金融機構的分支行、微網點這些作為便民金融服務和攬客導流的平臺窗口,一度蔓延至各個社區街頭,在過去近幾個月關停的326家銀行中,銀行社區支行和小微支行、農商行的分理處關得最多,合計約佔關停網點數量一半為啥到這個點兒銀行網點卻紛紛關門大吉了呢?

小心了,銀行都悄悄關門了!你還不知道發生了啥?

這些網點要麼密集分佈在商住樓盤和高校內,同一片區域網點過密,要麼分佈在位置和交通都較為偏僻的地區。人流量少、業務量和利潤自然上不來。場地、人員、安保等各方面成本,還有ATM機、櫃檯日常設備、網絡專線、監控、門禁、各種辦公設備高昂成本讓銀行也承受不了。畢竟一家小支行的安保成本就要投入近千萬。

小心了,銀行都悄悄關門了!你還不知道發生了啥?

隨著自助銀行、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迅猛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服務離櫃業務率大幅提高,2016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櫃交易達1777.14億筆,同比增長63.68%;目前,銀行業離櫃業務率為84.31%,同比提高6.55%。在互聯網面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銀行也得走走輕資產化之路,這也是業務轉型的必由之路。

小心了,銀行都悄悄關門了!你還不知道發生了啥?

這個時代,網貸可能跑路,股市基金可能崩盤,銀行也不會永遠是高大全形象。任何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我們要做的是打破老觀念,樹立相應的風險意識,耳邊聽著客戶經理說“剛性兌付和保本保息”,心中要知道這已經不再受國家保障,不輕易被人忽悠。銀行之外有更豐富的世界,我們要勇於嘗試新的理財方式,跳出舒適圈,建構合適自己的資產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