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戀愛中你是否出現過以下幾種心理?

·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戀人,或想要得到的那個人。

·對執迷的對象有著難以滿足的渴望。

·已被對方明確拒絕,或者得不到:要麼肉體上得不到,要麼精神上得不到。

·被拒絕或者得不到後,自己的行為開始失常。

瑪格麗特,一位金髮碧眼的成熟女性,三十五歲,離婚6年,有一個可愛的兒子,經濟獨立,我們眼中的成功女性。前段時間她戀愛了,一見鍾情。菲爾,一位富有魅力的中年男性,性情溫和談吐幽默,有一張討女性喜歡的帥氣面龐。

瑪格麗特覺得人生圓滿了,菲爾愛她也愛她的兒子,相識一週已有相識多年的默契。菲爾是她的Mr.right,她開始計劃結婚再要一個屬於他們的孩子。

你可能猜到了,這是濾鏡之下的愛戀,剛在一起時雙方都願意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粉飾自己,看到的是對方最好的最有魅力的一面。時間是塊驗金石。生活在一起會暴露出很多問題,比方說佔有慾。瑪格麗特每天都在擔心外面的“小妖精”勾引她的菲爾,“他是我唯一,我的真命天子”,35歲得遇真愛,何其幸運。強烈的佔有慾幾乎讓她失去自我,菲爾是她生活的重心,照顧他的衣食住行,陪他談天說地,瑪格麗特對菲爾唯一的要求是留在家裡,同樣的,她也放棄了自己的一切不必要社交。

摘下濾鏡,菲爾只是一個長相比較討喜的中年男性,有贅肉有壞習慣,屬於人群中的大多數,瑪格麗特實在多慮了。換一個說法,瑪格麗特生病了,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將這種情況稱為“執迷的愛戀”,更直接的說“病態的愛戀”。

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美好的愛情千篇一律,不幸的情感各有各的不幸,情感勒索型、執迷型愛戀、依戀型愛戀,愛是動詞是行為模式。

戀情開始時,執迷型愛戀與正常戀情並無區別:“花兒特別芬芳,音樂美妙動聽,整個人漫步雲端飄飄欲仙。浪漫的感受,美好的憧憬,未來無限遐想,這些美好觸動了我們的身體,心跳加快,滿面春光,腎上腺素飆升,體內激素髮生變化,大腦釋放出內啡肽”。愛情,滋潤著我們的感受與身體。

戀情發展中問題凸顯,愛情從滋潤變為汲取,吸食我們的精力與美好。執迷型愛戀是思維和行為上的雙重打擊,傷害值加倍。身為心理諮詢師蘇珊·福沃德接觸過大量案例並深入研究,2018年與編劇克雷格·巴克合著《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一書。

《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並非學院派專業類著作,它採用案例+專業知識的寫作方式,簡單易懂可讀性強。整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執迷型戀人的表現以及帶給我們的傷害;什麼人容易成為執迷型戀人的目標;是什麼讓他們成為這樣,該如何做。

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一、你是執迷型戀人嗎?

先做著小測驗,看看你的依戀模式:

1、你是否對一個無論是肉體還是精神都不可能得到的人念念不忘?

2、你是否心心念念有一天這個人終會屬於你?這是你生命的全部?

3、你是否相信因為自己足夠真心,他/她就得愛上你?

4、你是否相信只要窮追不捨(或者方式得當),他/她最終會接受你?

5、當你被拒絕的時候,是否更加想要得到這個人了?

6、如果屢次被拒,你是否會因愛生恨?

7、你是否感覺很受傷,或者認為對方欠你很多,因為對方沒能給你你想要的?

8、你是否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那個人,吃不下睡不著,或者沒法學習或工作?

9、你是否堅信這個人是你的唯一,非他/她不可,他/她是你生命的意義?

10、你是否一有空就頻繁地給對方打電話?或者總是在等待著對方的電話?

11、你是否經常招呼都不打就出現在對方的家裡或辦公室裡?

12、你是否總想知道這個人在哪?和誰在一起?你有沒有悄悄跟蹤過他/她?

13、你是否有報復那個人或自虐的傾向?

如果以上問題你回答了3個以上“是”,那麼恭喜你,你是執迷型的戀人。

《被嫌棄的松子》中松子是典型的執迷型戀人,近乎瘋狂的追求“真愛”。徹也,松子的男友,一個不得志的作家,為了實現他的作家夢松子試圖去做土耳其女郎,用身體換取金錢。徹也自殺身亡後,朋友岡野照顧松子的生活,自然而然的松子做了他的情人。而岡野願意接受松子的理由,說來可笑,嫉妒,他嫉妒徹也年輕才華橫溢不妥協,讓徹也的女人愛上自己是岡野戰勝徹也的方式。那之後,松子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真愛”,為了他們,她出賣肉體、出賣精神、吸毒、坐牢,像一隻飛蛾不顧一切的衝向那唯一的光明。

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瘋狂的追愛中執迷者得到了精神的滿足,戀人彌補了生活的空白。他們可以將所有不合理合理化,將所有不可思議變得理所當然。他們執迷於一段戀情,一旦遭到拒絕生命就不完整了,愛於他們不是錦上添花而是生活的必須。

追愛過程中,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情感勒索、道德綁架、一哭二鬧三上吊、報復……其目標只有一個,獲得表面的真愛。

和菲爾分開後瑪格麗特的生活停擺,生活混亂,她常常半夜一點睡覺,凌晨四點醒來,噩夢連連。她開始用各種藉口去見菲爾,“偶遇”、多餘的門票、突然壞掉的傢俱、搶劫……瑪格麗特單方面維持著他們所剩無幾的感情,主觀忽略了他們已經分手的事實,死纏爛打耗盡了菲爾的耐心與自己僅剩的體面。

強烈的自卑感與挫敗感,讓她痛苦不堪,報復是她當時的唯一想法,得不到就毀掉。而蘇珊·福沃德認為“復仇是執迷者的末路”。

二、執迷愛戀者有什麼特質

究竟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支撐著執迷者一次次受傷一次次勇往直前?是什麼讓他們永不滿足,新要求層出不窮?又是什麼讓執迷者如此自卑,害怕失去?

童年。

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父母的行為是我們學習如何與戀人相處的課本,我們從父母身上學到男女之間應該怎樣互動。父母如何對待對方,是我們長大後對待戀人的範本,同時我們也希望自己被那樣對待。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是我們對愛的理解的基礎。”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去治癒童年”,這句話不無道理。執迷者通常有幾個特質:自我價值感較低、自我概念模糊、處於低自尊狀態。

自我價值感較低的人,需要從伴侶身上獲取認同和支持,為此他們會按照伴侶的期望來安排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方式,凡事以伴侶為先。他們非常害怕對方失望或被對方拒絕,對伴侶的不確定感會加重其執迷。

自我概念模糊是一種自我認知障礙,他們總把自我價值跟外在條件緊密相連,比如通過個人成就和他人認可來感知自己。來自伴侶的肯定可以消除這種不確定性。

低自尊的人,不太願意檢驗他們對自己的推斷,並且不相信自己的自我價值。對人際關係、社會過分敏感。他們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喜歡逃避尤其是面對充滿挑戰性的任務時;他們拒絕改變,不接受他人的正面反饋。完美的另一半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一旦抓住,便不再放手。

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瑪格麗特就是這樣,菲爾是她灰暗生活中的一束光,她本能地緊緊握住。7歲時父親離開了她和母親,從此消失在她們的生活中。第一次結婚後,丈夫離開了她和孩子,並從此消失。瑪格麗特回憶說,和菲爾的相處模式像極了記憶中父親與母親的相處,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大打出手,隨後又如膠似漆,從谷底到雲端沒有徵兆,隨機播放,從不厭倦。

《執迷》中介紹,“大部分執迷者成長於不健康的家庭,他們小時候經常感覺自己沒人愛、沒人要、沒人關心,或者被父母拋棄。這種反反覆覆被拒絕的感受會讓孩子對愛更加渴求。但是在孩子的眼裡,愛的來源只有一處——總是冷冰冰的父母。他們越是渴望再度得到父母的愛,就越是被拒絕;越是被拒絕,就越是急切。就這樣,極度渴求的連接強迫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一直延續到他們成年。”

他們小心翼翼卑微到塵埃,沒有原則沒有底線,他們主動合理化對方所有不合理的行為家暴虐待都是愛的表現,他們通過傷害自己獲得對方的同情,只要不離開沒有什麼不可以。他們將童年的不幸延續到成年,當然此舉並不明智,好在,有解。

越過越慘與愛有關,如何正確的愛與被愛?

三、療愈

已經發生的無能為力,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執迷愛戀只是一點精神上的小病毒,通過心理學手段干預完全可以治癒。當然這個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精力、勇氣、決心和耐力。

1、轉移你的注意力

瑪格麗特去看心理醫生時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讓她看起來更有魅力,最好可以長大菲爾的興奮點上。執迷者擅長從自身找原因,無論對錯都是自己錯了,對方離開是因為自己不夠完美。

這類觀點從開始就錯了,愛情講究合拍,不是你不夠好而是他不愛你。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前任回頭,而是讓自己懸崖勒馬。將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對自己的心理健康負責,對自己負責。

控制自己不要點開他的主頁,忽略他的消息,不要聯繫他,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健身小酌旅行工作,總之將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

2、執迷日記

日記,一個很簡單很俗氣也很有效的方法。

執迷行為,是由你對他的強烈的情感驅動的,與聯繫與否無關。所以,當你滿心滿腦都是他時,放下手機拿出紙筆,轉移注意力將剛才的情緒記錄下來。這本日記的觀眾只有你自己,不用不好意思儘量真實的還原當時情況就好。

但,需要注意每一條記錄將包括日期、時間和以下六個問題的答案:

  • 是什麼觸發這個想法的?
  • 我想了些什麼?
  • 我有什麼感受?
  • 我想做什麼?
  • 我做了什麼?
  • 結果怎樣?

這其中感受與想法容易混淆,我們往往認為情緒是由外部事件造成的。而事實恰恰相反,情緒或感受其實是我們自身想法的直接結果。先有想法然後才有感受。比方說:“我覺得我的戀人總是言不由衷”,其中想法是:我的戀人總是言不由衷;感受是:焦慮、害怕、不安。

3、關閉“執迷系統”

擺脫執迷型愛戀的唯一出路是,關閉“執迷系統”。這個系統由三部分構成:執迷的想法、執迷的感受以及執迷的行為,它們相互維持相互供養,像一臺機器上的齒輪,一個齒輪停下來整臺機器也就停下了。

因此,關閉“執迷系統”的常用方法是短暫抽離,蘇珊建議給自己一個兩週的假期。假期關鍵在於沒有對方,兩週內雙方可以忽略對方的存在,沒有電話,沒有突然拜訪,沒有互聯網世界的跟蹤和盯梢,總之,沒有對方。

剛開始一定會不舒服,會瘋狂地想要聯繫對方,會期待對方幫助自己,這時候找點喜歡的事情去做,如果沒有不妨運動。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它是人體內天然鎮痛系統的一部分,和很多一樣具有提神效果但沒有任何副作用。

情感假期的最後一天留給自己,讀日記冥想反思評估一下那段感情。真正的愛情是可以讓你幸福同時變得更好。

4、為那個執迷愛戀的自己寫一段悼詞

正向的愛情我們歡迎,持續消耗自己的愛情揮刀斬斷,用一段悼詞告別曾經的那個執迷戀愛的自己。這個充滿儀式感的行為會讓人覺得蠢蠢的,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悲傷的表達對潛意識有非常大的影響,而且諸如此類的儀式是表達悲傷的有力工具。悼詞是你的治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看偶像劇長大的我們,迷信愛情一定要轟轟烈烈、毫無保留;心理學家告訴我們

真愛是既相信天長地久又承認世事無常,給自己留出合理的退路。我們在愛情中的狀態受到童年經歷、人格特性、情緒與性情、父母的相處方式等因素影響。愛情中的“執迷者”混淆了愛,不愛自己如何愛人?執迷愛戀不僅會失去愛人還會失去自我。《執迷》對症下藥,並一定藥到病除,但至少可以撬動堅定的堅定的內心,播下希望的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