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緊手機的,我們還能放開手嗎?

沉迷於手機的我們,生活更美好的一面看到了嗎?孩子的正確教育呢?

前幾天一則新聞:一位清華美女畫了一組成人漫畫,每一幅畫裡的主人公都和現在的我們一樣緊握著手機,迅速走紅整個網絡,引起無數網友紛紛留言:這不就是我嗎?

正如漫畫裡的場景一樣,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好像已經離不開網絡和手機了,無時無刻不在向手機索取著新鮮感、認同感和安全感。

握緊手機的,我們還能放開手嗎?


於是,我們的旅遊變成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我們的聚餐也多了一道儀式:別急,等我拍個照先!甚至,我們慢慢關閉了心靈的窗口,將發現美的眼睛變成了發現美的手機。於是,我們開始熱衷於P圖,只要技術足夠高、我就一定那麼美!於是,我們開始熱衷於抖音和快手這些短視頻app,只有在這裡我才能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好!這些變化是否會讓你開始覺得有些糟了呢?

不,其實不然。這些變化或許只是讓你的生活樂趣發生了一些變化罷了。但你有發現嗎?你正在慢慢丟失了你的人生。

當你寧願宅在家裡,吃著薯片、喝著可樂、吹著空調玩手機,卻不願和朋友一起出門逛街、爬山時,你好像慢慢地遺失了些快樂…

當你寧願躺在床上、癱在沙發上在遊戲世界裡大殺四方,卻不願陪你心愛的女友、妻子一起做一頓燭光晚餐時,你慢慢的丟失了你的愛人。當你好不容易抽出時間回趟家,陪陪父母時,可你既不願聽他們嘮叨家長裡短、也不願和他們說說你的故事,而是在一旁窩在沙發上打著遊戲、追著劇、再和朋友聊八卦,你好像慢慢地與他們又遠了一些…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手機故、兩者皆可拋。而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

握緊手機的,我們還能放開手嗎?


已上演為我為手機痴、我為手機狂的景象。那麼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成這樣,那更何談對孩子的教育呢?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或許表現的更加明顯。

孩子沉迷於手機釀成的悲劇的新聞,我們也知道不少,如:屢次出現未成年兒童盜取父母鉅額財產只為打賞女主播、未成年兒童偷用父母銀行卡充值遊戲數十萬......而這些現象為什麼會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或許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孩子們的這些行為的背後是不是和我們自身的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呢?

是不是我們躺在沙發上一邊看著直播、打著遊戲,一邊振振有詞的讓孩子好好學習,沒事多看看書,不要總想著玩手機、打遊戲。

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言傳重於身教!當我們邊玩手機邊監督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內心想法?他們想的一定不是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而是你都在玩手機,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呢!

你或許會覺得我都工作一天了,回家玩玩手機怎麼了?可孩子想的是,我都上一天課了,回家為什麼不能玩玩手機呢?

握緊手機的,我們還能放開手嗎?


所以,當你迷失在手機五彩斑斕的世界裡時,請停下來想一想:這樣一個虛擬的世界真的可以給我想要的認同感和安全感嗎?我們不僅是一個人,我們還扮演著多種身份,我們不能那麼自私,我們不能嘴上說著教育孩子,行動上卻成為了孩子的負面鏡子。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講述道理,而是從自身出發。當你學會放下手機,用心去觀察這個世界,去真實的觸碰身邊的人,或許我們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和一個不一樣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