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9月27日,上海保利大劇院召開了五週年慶暨全新演出季新聞發佈會,回顧五年征程,展望未來發展。五年的不忘初心,求索創新,在上海市嘉定區委區政府和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下,上海保利大劇院以獨具特色的模式和發展理念,在五年中不斷拓展演出內容,邀請了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540多個演出院團、近2萬名演員登上舞臺,舉辦了1569場演出,平均上座率達74%,為超過百萬人次觀眾奉上了文藝大餐。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全新的週年慶演出季中,28臺45場精彩節目分為“大師韻響”、“繽紛戲劇”、“舞動斑斕”、“藝動時尚”、“七彩童年”五大版塊,由頂級指揮大師曹鵬、上海歌劇院副院長吳潔、著名滑稽戲演員王汝剛等大師擔任推薦人,分門別類推介給廣大觀眾。上海市嘉定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顧惠文,嘉定區副區長王浩,嘉定區文旅局局長沈峰,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郭文鵬等領導出席了發佈會。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風雨砥礪,歲月如歌

2014年9月30日,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開門迎客。一場國際高水準的交響音樂會首次登陸西上海:由世界著名指揮大師鄭明勳執棒德國廣播愛樂樂團,以一曲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獻禮新中國成立65週年,為西上海開啟了文藝發展新樂章,也開始了上海保利大劇院的第一個五年。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立足西上海,放眼全世界。五年時間裡,在節目組織策劃方面,劇院始終秉持“縱橫交織”的策略,所有演出被打造成不同的演出季和品牌系列:縱向以自然時間為線索,全年演出被策劃成不同的精品演出季,主要有“春之季”、“保利兒童藝術節”、“週年慶”和“迎新春 辭舊歲”;橫向上以演出的藝術門類和其他特色為線索,將全年演出分門別類策劃成不同品牌的系列演出,“市民公益場”、“公益文化周”、“經典薈萃·漫步音樂三百年”、“月月有戲”等系列深入人心。

匠心打造精品演出

依託每一年的演出季和品牌系列策劃,上海保利大劇院在五年的時間裡引進了一系列名家名團的高水準演出:指揮名家吉爾伯特率世界排名前十的紐約愛樂樂團兩度登臺,分別與紅色小提琴大師約書亞·貝爾、世界鋼琴三項大獎滿貫的鋼琴家特里福諾夫合作,精彩紛呈,餘音繞樑。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美國太平洋交響樂團、德國不萊梅國立交響樂團、蒙特卡洛愛樂樂團等世界名團相繼登臺;世界頂級指揮大師艾森巴赫、鄭明勳、傑梅蒂、約翰·尼爾森等輪番執棒;百老匯音樂劇巨星布拉德•裡特爾兩度亮相,丑角大師斯拉法,小號大師、十次格萊美獎獲得者阿圖羅等國外大師,著名鋼琴家傅聰、李雲迪,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國、呂思清,戲曲名家尚長榮、蔡正仁、張靜嫻、史依弘、吳瓊、茅善玉,表演藝術家雷恪生、倪大紅,喜劇名家陳佩斯,中國三大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戴玉強、魏松等中國藝術大師們紛紛登上上海保利大劇院的舞臺。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喜劇大師陳佩斯、楊立新領銜主演的話劇《戲臺》,表演藝術家劉曉慶領銜主演的話劇《武則天》,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親自領舞的《孔雀之冬》,林兆華執導、張若昀領銜主演的戲劇作品《三姐妹·等待戈多》,曹禺作品、賴聲川執導的話劇《北京人》等優秀節目,都選擇在上海保利大劇院開啟上海首演。銷售火爆,一票難求。經久不衰的名作《寶島一村》、被譽為“東方天鵝湖”的舞劇《朱䴉》、俄羅斯丑角大師斯拉法的《下雪秀》,都掀起了觀眾走進劇院觀看演出的熱潮。這些演出單場上座率均達90%以上。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除了經典傳統劇目之外,為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上海保利大劇院也策劃引進了一些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演出。2016年11月,滬上首座水景劇場迎來首秀,布里根放克搖滾樂團激情放歌,引現場近2000名觀眾尖叫狂歡;“2019嘉定公益文化周”期間,策劃音樂劇流量小生翟李朔天參演的音樂劇《因味愛,所以愛》,受到了年輕觀眾的極力熱捧;6月策劃《聲入人心2019音樂會全國巡演上海站》演出,鄭雲龍、阿雲嘎、高天鶴、蔡程昱等九位當紅流量小生悉數亮相,引起上海地區甚至長三角地區的轟動,該項目一經開票,十幾分鍾內全部搶購一空;當下名聲噪起的德雲社相聲團體“德雲三寶”也曾三度登臺上海保利大劇院。

考慮到不同觀眾群體的特殊性,方便觀眾甄選自己喜愛的演出節目,上海保利大劇院專門設計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較強的品牌項目,幫助有明確愛好的觀眾群體訂製滿意的“菜單”。“月月有戲”為滿足廣大戲迷的需求而誕生,每月一場戲劇類演出,至今已經演出39場,惠及觀眾5萬多人;“漫步音樂三百年”作為劇院推出的實驗性藝術普及音樂會,從初期觀眾寥寥到一票難求,建立起了十分穩定的觀眾群,共演出48場。這些系列已經在觀眾心目中樹立了穩固的品牌形象,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海保利大劇院也會有針對性的策劃部分演出。2017年,劇院策劃了“慶祝香港迴歸二十週年系列演出”,邀請香港芭蕾舞團、香港中樂團來滬演出;2018年,為慶祝“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劇院策劃了“絲路星海”冼星海作品專題交響音樂會,並邀請音樂家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與上海市育才中學新疆班的同學們親密交流。

公益惠民貫徹始終

上海保利大劇院注重社會效益,始終秉持“高貴不貴,文化親民”的理念,將公益主線貫穿在經營管理中。

“月月有公益場,場場有公益票”,上海保利大劇院每月至少推出一場市民公益場演出,票價僅為30元、50元、80元,同時每場演出還向“嘉定文化雲”平臺提供300張演出票,供觀眾免費搶票。至今年9月,已完成公益場演出66場,發放免費公益票1.98萬張,惠及觀眾7萬餘人次。除專場公益演出外,每場演出還設置了10%的低價公益票。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上海保利大劇院每年與嘉定區文旅局共同推出“公益文化周”,以“分享公益、傳播公益、弘揚公益”為宗旨,在一週時間內集中推出高水平、高質量、低票價的演出及配套活動。至今已舉辦五屆,組織策劃21臺27場系列演出,接待觀眾近4萬人次。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舉辦藝術課堂也是劇院一項十分重要的公益舉措。保利藝術課堂為推廣藝術普及而創立,堅持每月至少舉辦一場免費的公益講座,五年來已經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免費公益講座175場,惠及民眾4萬餘人次。京劇名家尚長榮、著名喜劇表演藝術家陳佩斯、著名錶演藝術家雷恪生與導演方旭、舞蹈家黃豆豆、小提琴家呂思清、男高音歌唱家魏松、著名指揮家譚利華、鋼琴家安寧等大師名家走進劇院,與觀眾面對面。近幾年,為更好的拓寬藝術普及範圍,劇院與嘉定區文旅局、教育局、文明辦、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嘉定支行、馬陸鎮文體中心等多家單位合作,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不同主題的系列講座、藝術沙龍、工作坊、大師班等活動,不僅在劇院內舉辦,還將藝術課堂延伸,“走出去”,走進學校、社區、企業及商業綜合體。有部分藝術講座更是走進上海市區,擴大嘉定區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如大導林兆華與知名作家餘華先生的藝術沙龍、世界三大小提琴家之一祖克曼的藝術導賞講座等。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每月上海保利大劇院定期舉辦一次會員活動日。邀請市民朋友走進劇院,瞭解這座美麗的建築,觀賞舞臺燈光、機械錶演,培養對舞臺表演藝術的好奇心。迄今為止,已舉辦免費開放日57次,接待了1.3萬餘名市民免費參觀。

上海保利大劇院自創建伊始,就開始不斷推出各類公益送票活動。隨著“陽光在行動”、“溫暖疁城”、“戲曲進校園”等活動的推行,邀請更多殘疾人士、特困家庭、一線勞模等群體走進劇院觀看演出,五年已經送出2000多張演出票。

以培養觀眾為己任

上海保利大劇院積極參加嘉定區教育部門的學生素質教育招標工作,每年組織20餘場專場演出,3萬餘名不同年級的學生走進劇院,學習傳統文化,欣賞藝術表演。

藝術欣賞需要不斷培養,文化對百姓生活的影響也需要慢慢滲透,劇院以培養觀眾為己任,為西上海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在短短五年的時間裡,已經積累了一大批忠實觀眾,也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為更多觀眾提供瞭解與認識的機會。截止9月,劇院已擁有會員9.8萬餘名,會員購票張數20多萬張,約佔總數的33%。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小手拉大手,更多觀眾走進劇院

開展藝術教育是上海保利大劇院始終堅持從基礎做起,增加品牌與觀眾黏合度的重要舉措。上海保利大劇院童聲合唱團的創建和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尤為醒目。自2015年夏天合唱團成立至今已招生8期,人數由最初的80人,到現在的365人,四年共培育學員1500多人次。劇院積極為他們創造與世界名團親密接觸的機會,多次與維也納童聲合唱團、澳大利亞坎伯維爾合唱團、德國漢堡節日交響樂團等世界名團同臺演出。目前合唱團已參加各類演出17場,商演活動8場,舉辦專場演出10場。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專業素養,童聲合唱團每年還會開展“文化走出去”活動,讓歌聲響徹世界各地。2016年合唱團前往北京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比賽,在來自44個國家和地區的238支合唱團中脫穎而出,獲得童聲組銅獎。2017年,童聲合唱團參加了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的“2017第八屆世界和平合唱節”,獲得童聲合唱銀獎。

2018年,童聲合唱團應挪中文化發展中心邀請,赴挪威、丹麥、瑞典三國參加文化交流演出,並在挪威克里斯蒂安森市Domkirke大教堂、挪威首都奧斯陸市政廳、奧斯陸歌劇院屋頂、格里格故居等處演出。

2019年,童聲合唱團應邀參加愛丁堡藝術節並進行專場演出。期間,合唱團在莎士比亞環形劇場舉行快閃活動,在愛丁堡著名男校、愛丁堡市議會大廈等地舉辦專場音樂會,參加愛丁堡藝術節,舉辦正式專場演出,同時應邀做客中國駐愛爾蘭大使館,進行文化交流。

舉辦“保利之夏”國際童聲合唱節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為搭建藝術教育的交流平臺,促進藝術教育發展,2018年7月,上海保利大劇院創辦了首屆“保利之夏”上海童聲合唱節,600餘人參與其中。今年7月,在上海市嘉定區委宣傳部、上海嘉定區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嘉定區教育局、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指導下,由上海保利大劇院主辦的中國·上海“保利之夏”國際童聲合唱節落下帷幕。來自國內外的15支合唱團隊、800餘名小團員參加了本次合唱節。除上海保利大劇院的5支合唱團外,東方藝術中心童聲合唱團、挪威青少年教會合唱團、常熟保利少兒·壹悅合唱團、閔行童聲合唱團及嘉定多所學校的童聲合唱團齊聚嘉定,共同度過一段歡樂的夏日時光。合唱節期間,舉辦了《青少年藝術教育與合唱》交流研討會和由業內專家林振地、席恆、張銳等教授指導的大師班,並進行了成果展演。

為進一步拓展藝術教育形式,不斷挖掘和培養有藝術天賦的青少年,上海保利大劇院2018年3月正式成立了上海保利大劇院少兒舞蹈團,到今年已經招生2期,培養學員100多人次。

同心共濟,始終如一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五年來,上海保利大劇院接待了近百萬觀眾,積累了九萬多名會員,讓劇院心懷感激。劇院為以前難以引進世界一流名家名團的西上海打開了一扇窗口,市民朋友們也願意接受新鮮有營養的文化饕餮,從嘗試性瞭解到習慣性購票觀演,支持劇院的長久發展,這是劇院與觀眾之間相互作用的良性關係。

在探索與發展中,上海保利大劇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獲得了業內認可,榮獲32個獎項。其中市級獎項9項,區級獎11項。2017-2018年,上海保利大劇院連續兩年被評為上海市文明劇場;同時,也連續兩年被評為上海市民終身學習文化藝術體驗基地示範站點。2017年在道略演藝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榜單中,入選了“中國大型綜合演出場館活力二十強”;參加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榮獲“上海優秀劇場”稱號。

作為嘉定區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上海保利大劇院被評為“嘉定區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動先進場所”。劇場為培養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搭建演出院團與學校溝通的橋樑,建立“戲曲聯盟”,也成為嘉定區校園戲曲聯盟實踐基地。在創城工作中,獲得“嘉定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

五週年為上海保利大劇院開啟了一個新的征程,在今後的發展中,上海保利大劇院立志於將自身打造成為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的新座標、演出劇目的新高地,積極策劃和引進國際知名項目中國首演,同時也積極促成國內優秀劇目的世界首演。繼續推動公益事業發展,開展更多的文化惠民活動,深入觀眾身邊。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匠心打造,全新演出季精彩呈現

五年匠心傳播文化精品,打造長三角區域藝術引領新座標

上海保利大劇院在全新的週年慶演出季中,組織安排了許多由名家名團演出的節目和經過市場檢驗、有口皆碑的優秀劇目,值得觀眾期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上海保利大劇院在9月30日、10月1日連續兩天,邀請中央芭蕾舞團傾情演繹看家劇目——《紅色娘子軍》,為觀眾描繪一幅堅強不屈的革命精神的壯美圖卷。獻禮祖國70華誕的交響音樂會《禮讚祖國 謳歌時代》則會作為“市民公益場”,在10月3日國慶檔登陸上海保利大劇院,與觀眾一同唱響《我愛你中國》、《我的祖國》等多首讚歌,向祖國深情表白。

以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劇《春之祭》為基礎,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與世界知名視覺藝術家葉錦添等眾位藝術家合作,以東方審美、東方智慧、東方哲學全新演繹,為這出舞劇注入神秘的東方元素,開啟探索生命密碼的偉大冒險。楊麗萍的全新作品將會與觀眾的內心進行怎樣的對話,讓人拭目以待。

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小提琴家呂思清,將在新一季中再次與上海保利大劇院結緣,為觀眾奏響一曲《梁祝》。來自捷克的傑出的交響樂團布拉格廣播交響樂團則將由亞歷山大·李伯利希執棒,與小提琴家曾宇謙合作。與上海保利大劇院童聲合唱團有著深厚友誼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今年是他們來中國巡演的第20年,國慶長假期間,他們將以紀念20週年巡演為主題舉辦專場音樂會,繼續唱響友誼的讚歌。

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玉剛擅長以獨特的男性視角詮釋女性舞臺藝術,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藝術相融合,塑造了獨特的東方美學。他蟄伏三載潛心創造的詩意歌舞劇《昭君出塞》將在10月26、27日與觀眾見面,講述王昭君從初入漢宮到化身為草原傳奇的動人故事。

話劇《老舍趕集》是北演戲劇與導演方旭推出的口碑之作,以六則老舍先生的短篇作品改編,由舒乙、舒濟擔任文學顧問,斯琴高娃擔任藝術顧問,通過小篇章的故事為觀眾講盡人生百態,重回民國時光,體味獨屬老舍先生的幽默辛辣。

從今年11月開啟的陳佩斯作品展演將為觀眾帶來4部優秀作品:《戲臺》、《托兒》、《陽臺》、《老宅》。既有他主演的話劇,也有他擔當編劇和導演的作品,幾部作品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都是從小人物的故事和命運出發,“以小見大”來反映社會內涵,讓觀眾在劇中體會歡笑與無奈。看嬉笑怒罵,品戲劇人生。

為年輕觀眾量身打造的“開心麻花”系列將在新一季中陸續為觀眾帶來《夏洛特煩惱》、《李茶的姑媽》等口碑佳作,演員現場的表演更加深入、直接、犀利,與觀眾即時互動,會帶來與電影版完全不一樣的快樂感受。深受年輕人追捧的德雲社也會在這一季推出三組年輕演員,孔雲龍、李雲傑,李雲天、史愛東,李鶴彪、李九江,與觀眾在《德雲三寶》的專場演出中見面,一起調侃生活,笑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