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6·18購物節”已拉開序幕,滿減、秒殺、優惠券等令人目不暇接。2020年6月12日,記者在南陽市場監督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網監大隊獲悉,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南陽市市場監管局網監大隊發佈十大網購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科學理性網購,謹防消費陷阱。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一

摸清優惠“套路” 謹防被“忽悠”

“6·18”期間,各家電商紛紛打出促銷牌,秒殺、打折、紅包、優惠券、預付定金直減等不停歇。然而,部分商家玩起“先漲後降”的套路,部分商家借促銷表面讓利實則清庫存,甚至出售質量較差的商品。此外,部分商家的預付定金直減的活動,消費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則定金不退。

消費提醒:面對商家的各類促銷活動,消費者一定要理性購物,避免因衝動消費落入商家“套路”。對於“先漲後降”的消費套路,消費者可以向市場監管部門反饋。此外,消費者一定要看清並區分“定金”和“訂金”,瞭解預售規則及時支付尾款,定金一旦支付不可退,而訂金原則上可退。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二

社交拼購有風險 下單需謹慎

“6·18”期間各家電商的拼團促銷活動此起披伏,也良莠不齊。拼團的價格往往低於一般銷售價,消費者容易衝動消費,容易買到質量不符合預期的商品。而拼團是出於某一特定目的而臨時組織的鬆散團體,拼團交易成功後就分散,售後一旦出現糾紛往往就難以再組織起來維權。此外,拼團購物需提前支付,成團後發貨,容易出現發貨不及時的情況。

消費提醒:消費者在參加拼團購物前最好仔細查看商品介紹,包括髮貨時間、退換貨服務等,尤其是購買一些大件商品、貴重商品,以防由於售後服務不完善帶來不必要的購物糾紛。此外,消費者需謹防低價陷阱,低於市場價多倍的商品要謹慎購買,仔細甄別,儘量選擇大型、靠譜的平臺進行拼購。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三

電商專供有貓膩 小心被“套路”

“6·18”期間,電商專供的問題也同樣值得關注。一箱同品牌的紙巾網店便宜一二十元?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裝網店價是實體店價的三分之一?這背後是品牌“電商專供”在“搗鬼”。“618”電商大促期間,品牌商品成為消費者購買的主力軍,然而被打上“電商專供”標籤的品牌商品消費者需謹慎下單。

消費提醒:在產品質量上“電商專供”商品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看似一模一樣,仔細看會發現顏色、內件配備或某些功能存在差別。實際上“電商專供”商品一般是價格較低而品質稍遜的商品。“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較多,消費者要擦亮眼睛。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四

特價限購 數量與實際不符

“6·18”電商年中大促已經開啟,有消費者反映某些商家推出特價限購的活動,商品頁面表明特價商品限購100件,但實際卻是,消費者成功下單一件後,商家以庫存不足等理由拒絕消費者再次下單。

消費提醒:商家以特價限購吸引下單,實際可購買數量與宣傳不符的,涉嫌虛假宣傳。對於特價限購數量與實際不符的情況,消費者應及時向平臺方舉報,電商平臺一經發現此類現象應對涉事商家做出相應懲罰。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五

警惕發貨陷阱 避開物流高峰

“6·18”期間,一波又一波的促銷活動刺激消費的同時也給商家和物流帶來壓力。商家的發貨能力有限,面對大量的訂單壓力,發貨慢也將影響用戶體驗,部分打著“閃電發貨”的商家也不能及時發貨。

消費提醒:節日購物消費者需做好物流滯後的心理準備。對於一些急需的商品,提前諮詢商家發貨時間,對於一些食品類、易腐易壞類商品,最好避開物流高峰,而簽收時先驗貨後簽收。

警示六

瞭解退換貨規則 注意售後時效

“6·18”期間,由於訂單量大增,商家在商品檢查等方面容易出現疏漏。不少消費者在退換貨時往往會遇到這幾類問題:商品質量問題,消費者售後因沒有證據,客服多次推諉不作為導致商品過了7天,之後告知已過退貨週期不予退換貨;商品本身有問題,退換貨卻仍需支付運費等。

消費提醒:“6·18”期間消費者下單前應仔細瞭解商品的退換貨規則,對於《消法》規定的生鮮易腐、定製等商品以及商家明確規定不能退換貨的商品,謹慎下單。

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時應該保留證據,方便維權,如果是貴重商品從拆開包裝到使用最好錄製視頻,以防維權之用。遇到客服推諉不處理的,向平臺舉報或者向相關監管部門舉報維權。

警示七

提高信息保護意識 切莫隨意“授權”

隨著移動購物的發展,多數消費者習慣通過APP下單購物。對於一些從未安裝的電商APP,在下載安裝時往往會跳出多個對話框,而消費者一般都不會仔細查看條款內容,直接點擊“同意”或“是”。商家的過度收集用戶信息,給消費者的隱私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近年來信息洩露事件屢屢發生,而App過度索要授權是個人信息洩露的導火索之一。

消費提醒:消費者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應從正規渠道下載APP,一定要通過應用商店下載而不要通過網絡搜索下載,防止落入山寨APP陷阱。對於不同的APP儘量設置不同的密碼,以防密碼被不法分子攻破後造成一系列應用程序賬戶安全的淪陷。

如果發現APP過度獲取或者非法獲取隱私信息,對個人信息安全存在威脅,第一時間截圖並保存憑證,並立即向監管部門舉報維權。

警示八

小心各類詐騙 不要被“釣”錢

“6·18”電商大促期間無疑又成為了各類詐騙活躍期,各類詐騙如釣魚木馬、中獎詐騙、退款詐騙、貨到付款詐騙、秒殺詐騙等讓消費者防不勝防。

消費提醒:消費者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鏈接,以防落入陷阱;保護自身的信息安全,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重要信息;貨到付款包裹,要先驗貨再付款簽收;遇到商家虛假促銷、霸王條款,以及遭遇各類詐騙陷阱的,消費者可向有關監管部門和維權平臺進行投訴,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九

“6·18”期間在電商各種花式活動刺激下,消費者容易衝動消費。很多消費者往往在大促期間就購買了超過實際使用需求量的商品,最後導致過期了都沒有用完。而比價、選購、湊單等卻耗費了不少的精力和時間。

消費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理性購物,千萬別過度囤貨,任何商品都有保質期,一旦囤貨過多容易因過保質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既損失了金錢也損失了時間、精力。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618網絡交易監管消費警示:網絡促銷套路多 別被“優惠”迷了眼

警示十 遇到糾紛侵權 勇於合法維權

“6·18”電商大促期間,消費者容易遇到商家的價格欺詐、承諾不兌現、發貨慢以及物流暴力等問題。遇到網絡消費糾紛,消費者往往面臨維權難的問題。

消費提醒:遇到消費糾紛理性維權。發票等購物憑證是消費者與商家發生消費糾紛後,依法維權的重要憑證,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保留購物發票、小票等有效購物憑證。消費者如果產生網絡交易消費糾紛,在與賣家、交易平臺協商不能解決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撥打網店經營者所在地的12315投訴電話進行投訴,或通過“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進行投訴。

新野縣市場監管局網絡交易監管中心 2020.6.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