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為了深入扶貧,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組織了2020年“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河北金融學院團委、基礎部語言文字小組,認真組織大學生組成“九州同音 脫貧攻堅”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了此次活動。2020年8月24日-9月2日河北金融學院劉鴻雁老師帶領大學生團隊來到甘肅省臨夏自治州臨夏縣韓集鎮上陰窪村村委會,開展了以“推普助力 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河北金融學院參加此次活動的大學生,其生源地全部為甘肅,此次活動也是學子返鄉“反哺”行動。在甘肅省臨夏縣教育局語委支持及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實踐團隊的努力下,此次活動取得顯著成果。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臨夏縣教育局語委領導對此次活動予以大力支持

2020年8月24日下午,河北金融學院師生經過長途跋涉抵達甘肅省臨夏縣。臨夏縣教育局語委領導對此次活動非常重視,及時聯繫了上陰窪村村委、上陰窪村小學,促使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上陰窪村村委會與河北金融學院師生共同協商工作安排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開啟社會實踐活動的出征儀式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包括三項內容:

(一)開展調研建檔工作。8月25號-26號,團隊挨家入戶調查,瞭解村民語言文字掌握情況,並且建立調研檔案,明確了當地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對象。

(二)進行普通話教學培訓和驗收。8月27號-9月1號,團隊採用了靈活的教學模式,運用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對村民開展了普通話教學培訓,並建立了教學培訓檔案。

(三)加強普通話政策宣傳。活動期間,團隊利用直接宣講的方式及抖音、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廣泛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政策和推普助力脫貧攻堅政策宣傳,努力提高貧困地區群眾對推普助力脫貧攻堅的認識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同學們進行入戶調研

此次活動較為深入地調研了當地語言文化狀況及教育情況:

(一)當地普通話水平(主要是18-45歲)外出打工的人一般能聽懂也能說流利的普通話;在留在村裡的勞動力一般只能聽懂普通話,大部分不會說普通話,也不會寫漢字。

(二)當地小學生普通話水平比較高,老師在課堂基本採取普通話教學,孩子們的普通話水平相比以前大有提高。

(三)當地語言文化的代表為民歌。民歌在臨夏被稱作“花兒”,臨夏被譽為“中國花兒之鄉”。花兒的歌詞樸實直白,卻直戳心扉。曲調委婉自然,意味悠長。

(四)由於青壯年外出打工,家裡剩下的多為老弱婦孺,學前教育問題比較突出。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因陋就簡,街頭授課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山村大學生談普通話水平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大學生帶領孩子們進行有關普通話的活動

河北金融學院“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圓滿成功

此次活動得到了臨夏縣教育局的表彰

“學好普通話,提升文化水平,才能走出大山,改變命運。”這是山村大學生張佔龍同學所說的話,更代表了無數山村孩子的想法。

“把青春的汗水留在奮鬥中,用自己的力量去回報故土,在實踐中磨礪本領,要學會吃苦耐勞,用自己的腳步去衡量未來的人生,希望大家能踏踏實實學習,增加自己的本領來為家鄉脫貧攻堅盡一份力。”這是臨夏縣教育局語委趙主任對同學們提出殷切希望。

河北金融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領隊董磊感慨:“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了山村語言資源、教育情況,深刻認識到知識才能真正改變命運。我們也是從大山裡出來的孩子,必須全力以赴反哺家鄉,為家鄉脫貧攻堅盡最大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