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擬募資14億。

去年國慶檔期電影,憑《中國機長》、《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三部影片,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納影業”)成為“大贏家”。然而今年同樣檔期,博納影業卻低調得多。

自2020年伊始,因新冠疫情席捲全球,電影行業受到不小影響。在此背景下,博納影業卻欲再次闖關A股,此番衝刺,勝算幾何?

資料顯示,博納影業如今已成為全產業鏈佈局的電影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電影的投資、發行、院線及影院業務,是國內首家從事電影發行業務的民營企業,深耕影視行業多年,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之後形成今日之規模。

招股書披露,自成立以來,博納影業發行影片數量超過250部,成為累計票房率先突破300 億元的民營電影發行公司。

報告期內,博納影業投資並上映的影片共有37部,累計實現票房收入262.02億元。其中,票房超10億元的影片8部,佔全國票房超過十億元的國產影片總量的30.77%,實現票房佔比34.92%;票房過億元的影片21部,佔全國票房過億元國產影片總量的14.09%,實現票房佔比25.86%。《紅海行動》和《中國機長》在國產電影史上票房收入分別排名第四和第九位。

2019年4月,博納電影院線正式揭牌成立;截至年底,博納影業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投資建成並管理79家現代多廳影城,銀幕總數654塊,在全國重要電影票房市場中完成了業務佈局。

據招股書,2017年、2018年、2019年報告期內,博納影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和31.1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為1.13億元、1.56億元和1.76億元。

此前,胡潤研究院發佈《2020胡潤中國10強民營影視企業》,博納影業以170億元價值排名第五,超過排名第六的華誼兄弟。

此次首發,博納影業擬出讓不低於10%股份,計劃募集資金14.25億元。其中博納電影項目總投資 6.05億元,共擬投資8部影片;博納電影院項目總投資約8.2億元,主要包括裝修、銀幕、座椅、還音設備、放映設備、集成系統、辦公設備及輔助設施等。

若發行上市順利,實控人於冬也將實現財富夢想。據博納影業官網,於冬曾被西方著名業內媒體《好萊塢報道》(Hollywood Reporter)稱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

時間財經查閱博納影業招股說明書及相關材料發現,於冬作為博納影業的實際控制人,控制股份低於30%,其控股的其他企業也存在鉅額虧損。另外,在報告期開始前後,有眾多明星密集入股,也存在若干疑問。

北京市觀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杜利安律師告訴時間財經,一般而言,擬IPO公司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低於30%時,通常會收到證監會相關反饋意見。如持股比例低於50%時,建議披露“實際控制人持股比例較低風險”。

實控人風險

從簡歷看,於冬可謂是電影業資深人士,北京電影學院學士學位,任職於北京電影製片廠及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後創立博納影業。公司從10萬元開始。2003年7月,於冬與其母親共同貨幣出資10萬元設立博納有限,註冊資本也為10萬元。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之後,於冬多次以貨幣出資。2006年9月於冬以貨幣出資90萬元;2008年11 月於冬以貨幣出資1310萬元;2011年5月增資部分由冬以貨幣出資1000萬元。

經過一系列股權變動,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於冬直接持有博納影業25.60%的股份,為博納影業的控股股東。於冬同時通過影視基地及西藏祥川持有博納影業共計2.43%的股份,合計控制博納影業28.03%的股份,是博納影業的實際控制人。博納影業上市後,於冬控制股權將進一步降低。

至於實際控制權問題,反饋意見中也有提到。

招股書披露,自2016年5月設立董事會後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於冬一直擔任博納影業董事長兼總經理,全面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在運營過程中,於冬對博納影業的股東(大)會決議、董事會決議、日常經營決策以及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任免均具有重要影響。

然而,招股書披露的於冬控制的其他企業經營情況卻不盡如人意。除博納影業外,於冬還控制其餘10家企業,其中有一家鉅額虧損,僅有一家盈利,淨利潤800元。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此外,還存在實際控制人於冬關係密切家庭成員控制或可施加重大影響的企業,包括其配偶金巧巧控制的企業等。因此,於冬出具了《關於避免同業競爭的承諾函》。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三次增資

博納影業曾於2017年9月申報A股IPO ,在此之前,存在一系列股權轉讓、增資情況,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和眾多明星持有了博納影業股權。

就增資問題,反饋意見提到,2016年博納影業存在兩次增資的行為,各股東新投入的資金分別是47.68億元和25億元。要求說明各股東投入的資金的來源,投入後的具體用途和主要支付對象,有無異常資金循環等。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兩次增資詳情如下:招股書披露,第一次增資是2016年5月,部分增資機構背景深厚,如東陽阿里、金石投資等。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另一次是2016年12月,除東陽阿里、林芝騰訊外,還有浙江中泰、新華聯控股等。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2017年3月,博納影業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隨後又進行了一次增發。此次合計貨幣出資10億元,名人影星出現在出資名單中,如韓寒、張涵予、黃曉明、章子怡、陳寶國等。此次出資,估值以上次150億元為基礎。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公司股權結構如下: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其中,東陽阿里直接持有博納影業7.72%的股份,東陽阿里全名是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有限公司,反饋意見書也注意到這個問題。

博納影業衝刺IPO:黃曉明、章子怡等明星股東雲集,疑存實控人風險

由於新冠疫情,2020年1-6月,博納影業的營業收入為7.5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僅為793.11 萬元。

針對上述問題,時間財經電話、電郵聯繫博納影業方面,截至發稿、未獲回覆。(北京時間財經袁應泉)

本文源自時間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