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在全球史學界有一套書是無法被忽視的,它成書於一百年前,它的作者是全世界著名的史學家,它以“我們的方案要求所有的作者不能顯露他所屬的國家、宗教和黨派”和“我們將力避不必要的議論或擁護某一立場”為基本原則。這套大書代表了西方史學界對世界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被世界各國曆史學科及其他相關學科圖書館列為基本藏書,某種程度上它也具有了工具書的性質,也因此使它與牛津辭書一道成為英國出版界與學界的驕傲。它就是“劍橋三史”。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劍橋三史”是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名著,代表了西方史學研究的趨勢和水平,在西方史學界乃至世界史學界享有極高的學術地位。“劍橋三史”有三部,分別為《劍橋古代史》《劍橋中世紀史》與《劍橋近代史》,新編中譯本均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緣起:“劍橋三史”的歷史

1896年3月11日,劍橋大學法律史教授麥特蘭德 (F.W.Maitland,1850—1906)、古典學教授傑克遜 (H.Jackson,1839—1921) 向劍橋大學出版社董事會提議編寫劍橋史書並得到董事們的認可。但起初的建議者和董事會成員都希望編寫一部範圍更為廣泛的著作,如 《世界史》或《通史》。劍橋大學近代史欽定講座教授阿克敦勳爵 (Lord Acton,1834—1902) 受邀主持編寫工作後,說服董事會把範圍縮小至近現代史,因為那不僅是他熟悉的領域,而且是他認為史料最為充分、成書條件更為成熟的選題。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他邀請英語世界的學術帶頭人參與編寫,為整個工作制訂了必須嚴格遵循的基本原則,即19世紀史學客觀主義或實證主義原則的著名錶述:“我們的方案要求所有的作者不能顯露他所屬的國家、宗教和黨派”,“我們將力避發揮不必要的議論或擁護某一立場。這種客觀中立的治史原則雖然在歷史寫作實踐中難以徹底貫徹(人畢竟是傾向於主觀的動物),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所有撰稿人的認同與遵守,並深刻影響到後來展開的劍橋古代史和中世紀史的編纂,成就了劍橋史的盛名。

但阿克敦本人並未看到《劍橋近現代史》(1902—1912年) 的出版,他在該書第一卷問世之前便不幸辭世,繼續主持劍橋史編寫工作是同代的另一位客觀主義的大史家伯裡 (J.B.Bury)。他先是主編了《劍橋近現代史》的姊妹篇《劍橋中世紀史》(1911—1936年出版),又與庫克 (S.A.Cook)、阿德考克 (F.E.Adcock) 等教授合主編了12卷本的《劍橋古代史》(1924—1939年,另有5捲圖表)。

蛻變:西方史學的發展推動“劍橋三史”的新編

大約20世紀中葉前後,隨著西方新史學的興起,“劍橋三史”的內容漸顯陳舊,甚至有人戲稱為“雞肋”。此後舊版雖多次有略加修改的重印本,仍不能滿足時代要求,因此劍橋大學出版社決定先後啟動“劍橋三史”的重新編寫工作。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新編》撰寫體例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劍橋大學史學編纂體例的傳統是兼顧主題和時段兩大要素。舊版各卷也兼顧了兩大要素,只是政治性主題被強化,各卷大都依照特定的政治主題編排。顯然是一部典型傳統的政治史和軍事史,顯示了那個時代的史學特徵。《新編》編排的方式以時段要素為主,諸分卷依時序相銜接; 同時各卷試圖緊扣住該時段最具典型特徵的歷史畫面,重視政治,也不忽略經濟、社會、 文化與藝術等方面。而且,關注下層社會的歷史,關注非精英團體的歷史,打破了舊版以英雄人物為焦點的傳統。

改善編纂組織方式。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主義思潮盛行,以致引發世界大戰,這給舊版《劍橋中世紀史》 留下深深的傷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劍橋大學出版社特別委員會決定罷免所有參與《劍橋中世紀史》撰寫的 “敵對國家”的學者,並以 “自己人”取而代之。據此,所有來自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甚至俄國的作者皆遭排斥出局,而這些作者本是當時相關領域的一流學者; 取而代之的學者往往相形見絀。結果舊版《劍橋中世紀史》遲遲不能成書,質量也大打折扣,皆為後人所詬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對於民族主義及其引發的災難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推動了《新編》 編纂的國際合作精神。作為一部英語學術著作,《新編劍橋中世紀史》 的非英語撰稿人在各卷中均佔有一定的比例,最低佔24%,最高則達到 46%。此外,《新編》展現了更為公允的學術立場。舊版《劍橋中世紀史》的所有主編均有劍橋大學的背景,而且一人通常兼管數卷,權限過大,交接無序,無可避免地影響了作品質量。《新編》的最高編委會由8名國際學者構成,各卷的主編向編委會負責,從而有利於編纂組織工作公允有效地推進。

史料翔實併力求史料與分析並重劍橋史學一向以紮實敦厚的研究風格著稱於史學界,《新編》承繼了這一傳統,而且原始資料的來源範圍更加寬泛。不僅包括各種傳統的檔案與法典,個人信件、稅單、 貨單、徽章、懺悔書、墓誌銘、印章、社團手冊和工藝品等都納入涉獵範疇。近幾十年最新考古成果的貢獻也相當醒目。應該說,《新編》 比舊版的史料基礎更為堅實和廣闊。各卷末所列參考及進一步閱讀書目,佔該卷總篇幅的15%以上,是全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重視原始資料,另一方面重視吸納和展示當代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瀏覽參考書目可掂出成果之厚重,也感受到明顯的時代氣息。《新編》另一個明顯的新特徵是,加強了歷史解釋和評論的力度。它保留了蘭克學派實證主義的方法,同時在相當程度上摒棄了述而不論、懷疑論及不可知論,後者曾被調侃為“外交”型歷史學家的風格。秉持述論並重的原則,而且不失時機地介紹其他相同的和不同的觀點,無疑使史學思辨更富有張力。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1961年,新版《劍橋古代史》編寫工作啟動,1970年先期完成的個別卷次印發,全部14卷19分冊至2005年全部出齊。新版《劍橋古代史》在書名上是新版“劍橋三史”中唯一沒有冠以“新編”(New)字樣的鉅著,但它同樣“新”意滿滿。

1995年,劍橋大學出版社首推《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第二卷,自此中世紀史各卷相繼出版,到2005年,共7卷8分冊《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全部問世。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醞釀新編事宜到全部出齊,《新編劍橋中世紀史》也經歷了大約20年。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由1957年開始陸續出版,至1979年全部面世,論述了自文藝復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共400多年的世界歷史。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琢玉:“劍橋三史”的引進翻譯惠澤國人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自1987年第一本在中國面世以來,經過眾多專家、學者翻譯、編校,陸續出版時間長達30餘年。2019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將這套叢書再版。

多卷本 《劍橋古代史》(14卷19冊)和《新編劍橋中世紀史》(7卷 8冊),由於篇幅巨大,內容涉及史前史、古埃及史、古代近東史、古希臘史、古羅馬史、基督教文明史、伊斯蘭教文明史等豐富的歷史與多種文字,其中包括大量古代文字,如埃及象形文字、西亞楔形文字、古希臘文、拉丁文等,翻譯難度極大,此前一直未能和《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一期組織翻譯出版,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世界史學界的一大憾事。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世界古代史和世界中世紀史學科取得長足進步,在高校與科研院所中形成了一批受過良好的專業和外語訓練的研究隊伍,翻譯 《劍橋古代史》 與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 的條件逐漸成熟。由於歷史學是其他各門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翻譯出版兩部鉅著,不僅會改變中譯本 《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 “一隻孤雁” 的狀態,把體現世界史學高水平的 “劍橋三史” 全部介紹到國內,而且對推動我國世界歷史學科,特別是世界古代史和中世紀史學科的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提升中國世界史體系及世界通史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迄今為止,《劍橋古代史》 和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 尚無英文之外的譯本,中譯本的完成和出版,將是這兩套重要歷史學著作的第一個譯本,對於提高我國世界史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以及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都有重要意義。

克難:學術分量的增強加大了翻譯的難度

這種學術性極強的鴻篇鉅製,翻譯難度相當高,非置身其中是難以體會的。主持各分冊翻譯的學人皆是世界古代史領域的專家,不僅熟諳英文,許多人還熟悉諸如象形文、楔形文、古希臘文、拉丁文等專業所需的死語言。但吃透原文並能將它們轉化為準確流暢的中文仍然是一件艱苦備嚐的工作。此套書中有太多的複雜語境和歷史文化背景,太多的艱澀人名和地名,太多的只有在實物和現場才易理解的分析與說明,這一切要求譯者具有廣泛深入的背景知識與語言能力。整個翻譯過程都是譯者不斷學習、切磋、商議與不斷糾錯的過程。

以中外譯名對照表為例,僅僅推敲5萬多個譯名的正確音譯便消耗了譯者集體的大量時間和精力。為了一個詞的正確譯法,教授們往往吵得不可開交,爭得面紅耳赤。有時某個卷冊的譯者遇到一句一詞的障礙,幾天都難以通過,當時的痛苦與煎熬宛如分娩的難產。迄今整個翻譯工程已經持續了很久,如這部皇皇鉅著編寫時遇到的情況一樣,總體上仍看不到竣工的盡頭。鑑於此,我們只能依循原版編寫者的做法,完成一本並認為大體成熟了一本,便先出一本。

楊絳先生曾雲: 翻譯就像是抓蝨子, 再小心也不免有落網之蟲。那就請大家與我們一起來抓蝨子吧!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成器:“劍橋三史”之權威,無人出其右

“劍橋三史”問世以來,在國際歷史學領域一直是同類著作的翹楚,就其權威性、科學性、前沿性、綜合性和學術影響而言,至今無出其右者。撫弄這三部鴻篇鉅製,不禁感慨作者的高瞻與博識,譯者的真誠與執著。

這三部鉅著內容非常豐富,論述翔實。說其內容豐富,決不是傳統史學內容單純的重複和擴展,而是由於它對世界歷史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學科的研究,反映了歷史研究已經不再僅僅注意政治、軍事等傳統領域,而是深入到經濟、思想、文化、心理、社會、家庭、人口、道德倫理、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20世紀 50年代以來的這種研究已被學者所認同,並努力地實踐,成為當代史學主要潮流之一。

“劍橋三史”以豐富的內容,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方法的多樣,給人們以不同的啟迪。雖然不能解決眾多的問題,但是,毫無疑問,它給我們有益的啟示,鼓舞有志者進一步去探索。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1、“關於出版時間

為保證“劍橋三史”的出版進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組織專業編輯成立“劍橋辦公室”,統籌《劍橋中國史》和“劍橋三史”的出版事宜。截止目前,《劍橋古代史》14卷19冊已出版5卷6分冊,《新編劍橋中世紀史》7卷8分冊已出版1卷,《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已出版11卷。計劃2021年之前《劍橋古代史》再出版5卷,《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再出版2卷,《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再出版1卷,據此《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中譯本全部出齊。

2、“關於定價

首先這三套皇皇鉅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參考了同類著作的定價,為了跟讀者交朋友,為學界謀福利,我們把千字的價格定到了0.22元左右,這個價格比市場大多數學術書的價格都要低,甚至比五年前的同類作品都要低。

其次我們在整個項目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譯者隊伍之強大前所未有。譯者絕大部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師,個別人是文化事業單位的專業人員。他們大多職稱是教授或研究員、副教授或副研究員,很少數是講師,絕大多數人具有博士學位,並在國外有過或長或短的求學或訪學的經歷。

跟英文原版相比更是低了很多,以《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第六卷為例,英文原版的平裝定價為69.99美元(約495元),精裝定價為309美元(約2187元),而中譯本的精裝版定價為298元。

所以,它真的物有所值。

3、“關於《劍橋中國宋代史》

備受期待的《劍橋中國史》也在積極推進之中,在今年會出版兩本新書:《劍橋中國宋代史上》和《劍橋中國清代前中期史上》,配合這兩本新書的出版,我們也會對《劍橋中國史》舊版進行改版換裝,敬請期待。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十一特輯|皇皇史學鉅著“劍橋三史”是怎麼煉成的(附答讀者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