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蘋果雖不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的首創者,但 2016 年發佈的 AirPods 確確實實讓真無線藍牙耳機的概念走進了千家萬戶。四年後的今天,隨著真無線藍牙耳機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真無線藍牙耳機,前有傳統音頻大廠,後有手機互聯網廠商。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算是這個領域的新生「後浪」,Tezo 推出的 Spark 火花電競真無線藍牙耳機。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Tezo 成立於 2018 年,產品主打潮流時尚的設計路線,而 Spark 這款產品主打賣點就比較清晰了:外觀和低延時。


首先來講外觀,耳機連同充電倉都採用了工程塑料的材質,整體上來說十分輕盈,揣在褲兜裡也不會產生下墜感,耳機盒表面採用了磨砂工藝,溫潤親膚。打開耳機倉的一瞬間,耳機和耳機盒上的呼吸燈同時亮起,十分吸引眼球。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在充電盒的呼吸燈上,Tezo 做了一個設計上的小巧思,充電盒下蓋的三段式呼吸燈兼具電量提醒的功能,每次打開耳機盒後可實時顯示充電盒剩餘電量。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不過畢竟是小廠,產品難免出現一些瑕疵,其中一邊耳機的燈罩部分出現了黑色的雜質,另一邊則沒有這樣的問題,令人犯了強迫症,細看之下十分影響觀感。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耳機的硅膠耳塞部分,採用了與 Bose 類似的鯊魚鰭設計,不過由於 Spark 的耳撐部分比較小,實際沒有 Bose 的支撐效果好,硅膠材質的軟硬程度介於 AirPods Pro 和 Bose QC20 之間。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Spark 單隻耳機的重量在 3.5g 左右,佩戴體驗近似無感接近 AirPods,長時間佩戴耳道並不會覺得很累。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Spark 火花既然敢自稱「電競耳機」,那麼如何解決藍牙耳機的時延問題,自然是 Tezo 團隊所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Spark 火花內置藍牙 5.0 芯片,搭配 Tezo Lab 自研的 SpeedDash 方案,開啟專注模式後最低可以做到 45ms 延時,算得上是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佼佼者,僅次於 39ms 延時的努比亞紅魔 TWS 遊戲藍牙耳機。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不過 SpeedDash 方案的技術原理類似於路由器的 5GHz 信道,開啟專注模式後對耳機的連接距離會產生影響,實測連接距離超過 12 米,播放就會產生斷斷續續的卡頓感。如果不是在玩遊戲還是開啟放鬆模式,能獲得更遠的連接距離。


交互上,耳機支持觸控操作,單擊觸控區域播放/暫停、雙擊觸控區域接/掛電話、三擊觸控區域專注/放鬆模式切換;不過不支持佩戴檢測算是這款耳機的一個遺憾。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其他方面,Spark 火花內置 8mm 動圈複合振膜動圈單元,Tezo Lab 聲學創新團隊調音,音質方面比較玄學就見仁見智啦,個人感覺比較接近 AirPods 的“白開水”音質;續航方面,單隻耳機內置 60mAh 電池,單次使用續航長達 5 小時,充電盒為 500mAh,搭配使用續航可達 15 小時,和同類型產品一樣,不會產生續航焦慮。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總結一下,Spark 火花 519 元的售價不算便宜,前有口碑爆棚的 OPPO Enco W51、W31,後有大廠華為的 FreeBuds 系列,Spark 火花想要靠著出眾設計以及超低時延,在逐漸成為紅海的 TWS 耳機市場脫穎而出不算容易。正如同前段時間火起來的「後浪」,既堅定專注卻又特色鮮明。


真無線藍牙耳機中的「後浪」:Tezo Spark電競耳機體驗


可以說,這就是目前最值得購買的低延時真無線藍牙遊戲耳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