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歷史的真諦:第一期

話說:“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歷經二世而滅亡。楚漢相爭,漢高祖劉邦取得天下,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中國短暫發展。直到劉秀南遷,成立東漢,天下這才風平浪靜,但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割據四方,最終曹操統一北方,劉備佔據西蜀等地,孫權則佔據江東,成就三足鼎立之勢。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期間共一百多年,誕生出眾多英雄豪傑。但哪一個英雄豪傑流芳百世,成為人們敬仰的“神”,仔細數一數,只有關羽關二爺一人了。

大家對關羽的認識,從“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到生命的結束“夜走麥城”了。關羽的為人,無論從正史,還是野史之中,關羽為人忠肝義膽,深受世人的認可。在《三國演義》中就寫到“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侯五關斬六強”,這是關羽勇的表現,“及關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關羽則就拜書告辭。”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關羽為人忠義,還不只是表現在這些方面。在赤壁之戰中,曹操敗走華容道,曹操曰:“周瑜無謀,諸葛短智,若在此埋伏一隊人馬,吾等皆束手就策。”話還沒有說完,關公手提青龍偃月刀就出來了,這是程昱日:“丞相舊日有恩於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果不其然,關羽放虎歸山,曹操回到了自己的地盤。關羽在忠與義的選擇中,關羽還是義字當先放了曹操。這是關羽為人忠義的表現,值得我們敬佩。

時至今日,關羽忠義之名傳到現在,他已經不是一介武將,而是一位“神”,一位“萬能神”。那麼“萬能神”是什麼呢?其實所謂“萬能神”就是“關聖帝君、伽藍菩薩、武財神、武聖”等,要知道孔子是“文聖”,關羽被尊稱為“武聖”,可見他與孔子齊名了。人們崇拜關羽不是在三國時期,而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直到明朝時期,關羽才被稱為“萬能之神。”

首先我們知道關羽被稱為“萬能之神”,自然涉及各個方面。關羽一介武將,卻能和古代科舉掛上關係。在古代科舉考試時,一些文人為了祈求福運,於是在科舉之前拜關羽。與此同時,關羽還能夠治病除災,驅邪辟邪,保佑人們風平浪靜。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至此,我們在電視劇片段中,看到人們出門做事祭拜關羽,開店做生意也要祭拜關羽。目地為了就是驅邪辟兇,保佑自己風平浪靜。

其次關羽是一介武將,以勇猛著名。“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是他勇猛的最好寫照。因此後人給他“武王”、“武聖人”的稱號,再者關羽本身能夠給人一種安全感,關羽“身高九尺、面入重棗,丹鳳眼、臥蠶眉、五綹長髯。”這樣的面相人們看起來,安全感十足,給人一種威懾力。而且關羽有勇有謀,長相具有這樣的威懾力,一些人在家中供養“關羽”,自然為了是辟邪去兇了。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文化,流傳到現在。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關羽除了能夠逢凶化吉,還能夠幫助商人帶來財路。從一些電影片段和商人家中,我們能夠看到:往往他們祭拜的不是財神,而是關羽。其實關羽作為“萬能之神”,他有一個讓大家招募的稱號,那就是武財神。當然名稱顧名思義,有武財神就會有文財神。武財神是關羽,那麼文財神是誰呢?其實文財神就是范蠡。范蠡三次放棄家產,投身政治。每次白手起家,都賺得盆滿缽滿。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因此被大家稱為“文財神”,而關羽早年因殺人被追殺,這才跟隨劉備打天下。關羽為何會被稱為“武財神”呢?要知道陶朱公范蠡是精商能手,能夠成為“財神”不足為奇,但關羽能夠成為“武財神”,他如何能與財富扯上關羽?其實這看重的是關羽人品,關羽為人忠義,商家們敬佩關羽的忠誠與信義,希望關公作為他們發財致富的守護神,而人們又都懼怕關羽形象和一些商家堅守誠信為本。於是關羽成了商家們交易來往的守護神,而我們在一些片段中看到:商家們交易之前有祭拜關羽的習慣,這其實是希望對方能夠堅守誠信。以誠為本做生意。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其實關羽從一介武將,到成為“萬能之神”,還依靠一個人。那麼這個人是誰呢?其實這個人就是羅貫中,羅貫中以自己高超的寫作水平,讓關羽忠信禮義的全能形象深入人心,人們把他化作“萬能神”就不足為奇了。

關羽一介武夫,過五關斬六將,為何成為後世的“萬能神”?

​參考資料:《三國》

《歷史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