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實錄丨後疫情時代,數據中臺的“喚醒術”

由智享會、地產創新實驗室、快消品行業CIO聯盟主辦,WakeData聯合出品的“後疫情時代,數據中臺喚醒術”直播分享會議已經順利結束。雪松控股信息化總監麥冠球、龍湖集團副總裁兼CDO殷浩、地產創新實驗室聯合發起人梁鴻斌、保利發展信息中心主任梁光耀、WakeData創始人&CEO李柯辰等多位嘉賓現身直播間,與線上近2000名專業聽眾共同探討了數據中臺應用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等話題。

嘉賓主題分享

直播實錄丨後疫情時代,數據中臺的“喚醒術”

關於數據中臺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價值、企業如何部署數據中臺等問題,WakeData李柯辰在《數據中臺:企業數字化變革的催化劑》主題分享中,站在數據服務商的角度一一作了解析。

數據中臺三大價值

由於大家對數據中臺普遍存在誤解,認為數據中臺就是傳統數倉。在直播中,他就數據中臺與傳統數倉的不同為切入點,為大家詳細解讀了數據中臺的三個主要價值:技術升級、模式創新和組織協同

技術升級

現在的數據規模、多樣性以及對實時性的要求和傳統數據處理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傳統數倉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需求,數據中臺能為企業帶來IT能力價值,支持企業多緯度、實時的數據計算、分析處理需求,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

組織協同

數據倉庫更多的是垂直職能協同,以數據集的形式提供數據應用,不具備業務特徵;而數據中臺卻是橫向大運營協同,以數據API的形式提供服務,全域數據聯通,降低數據重複度,具備業務特徵,涵蓋了數據資產、數據運營、價值場景建設等需求,幫助企業實現知識轉移、能力複製,驅動組織能力提升。

模式創新

數據中臺驅動企業客戶經營維度的模式創新,這一功能是數據倉庫所不具備的。以地產行業舉例,地產多元化業態,不同業務線之間、線上與線下的業務和服務模式是相對割裂的,客戶的數據也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難以建立起高效的客戶經營模式。通過數據中臺,將地產企業中長租、房產、家裝、物業、商業、教育等多種業態的數據融合打通,有效建設企業私域流量池,為地產多業態營銷賦能。

數據中臺建設思路與方法

不同企業的信息化水平、發展階段、數字化需求不同,在部署數據中臺上會存在具體步驟的不同,但是一般情況下,數據中臺建設思路主要圍繞價值、按場景迭代建設,具體方法步驟包含技術體系、資產規範、價值場景、數據運營四大維度的建設。

技術體系建設

技術體系建設核心思想是團隊要明確技術組件作用,按需疊加技術組件與開發組件。數據中臺技術平臺應具備數據採集、數據開發、資產管理、數據服務、分析挖掘五大能力。對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實時/離線數據、爬蟲與埋點等多源數據進行採集存儲、模型訓練、分析預測等,為企業提供可視化、自動化的數據開發服務,構建數據資產,實現智能化的數據應用服務。

資產規範建設

數據中臺資產規範建設包含資產、模型、規範的建設。首先根據企業業務劃分資產域,其次定義數據湖數據來源,最後根據主數據定義進行建模分析、數據治理和場景應用。以地產行業數據模型舉例,資產對象包含了城市、土地、項目等多層模型,主題域分為投策、設計、工程、採購等,原始數據來源於業務系統源表、爬蟲數據及其他數據源,通過地產的核心價值鏈梳理將業務對象提取,以主數據為拉通的關鍵點,形成數據資產清單,最終形成地產的數據倉庫模型體系。

價值場景建設

數據中臺的價值場景根據企業的商業模式、具體需求而有所不同,常見價值場景有大運營、客戶經營、供應商風控、市場研究、輿情監測與智能推薦等。針對地產行業,客戶經營場景可大致分為營銷投放、交叉營銷、私域流量池中的全民營銷、多業態全域用戶的運營、業務或會員的個性化服務等,利於多渠道、多業態交叉引流,線上線下融合打通,實現地產行業客戶經營從經驗模式轉變為數據驅動、智能經營的模式。

直播實錄丨後疫情時代,數據中臺的“喚醒術”

WakeData大數據平臺架構師魏戰松,從技術的角度為大家講述了數據中臺構建應該如何規劃目標、如何運用數據中臺子產品合理進行數據資產開發等,並以應用案例講解數據中臺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如何為企業業務賦能。深入淺出的講解,讓聽眾們對數據中臺技術架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數據中臺建設目標

他認為,數據中臺一定是為了解決業務問題而建設的,中臺必須提供一套規範與標準、賦能創新業務的應用場景,面向未來、面向智能化。數據建設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對企業原有技術平臺的升級,提升數據團隊開發效率,提高數據質量;二是全面建設數據基礎平臺、構建數據資產及數據服務體系,以場景驅動運營;三是大數據運營與智能化AI平臺的建設,將數據服務升級為數據產品,直接為企業賦能。

WakeData惟數平臺

WakeData數據中臺名為惟數平臺,以大數據基礎平臺為底層基本能力,上層結構根據不同的數據開發場景分為實時開發平臺、集成開發平臺、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和機器學習開發平臺,為企業提供客戶洞察、可視化應用、數據資產建設與安全管理等產品與服務,企業可根據自身業務需要靈活部署。

整體技術架構包含數據源、數據集成、數據處理、數據服務、數據應用與數據場景六個流程。藉助Data-IN、Hbase、HDFS等技術的應用,通過多個平臺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將結構化、非結構化、流數據等多種元數據一步步集成、分析、建模與開發,最終提供標籤數據、指標數據即時查詢等數據服務;客戶洞察、智能推薦、數據API、運營報表等數據應用;為營銷、客戶分析、教育與醫療等多個場景的價值建設提供數據支持。

企業數據資產建設

企業數據資產建設包括數據主題域模型梳理、數據建模、數據指標構建及數據治理四大步驟。

數據主題域根據企業價值鏈條、管控職能部門、業務平臺歸屬三大原則進行梳理,以整合的、面向主題的數據分析模型,定義關鍵數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需求。

數據建模則需要根據不同的資產對象去進行,將主數據和交易數據關聯拉通,指標和標籤都匯聚到各個資產對象中。以地產行業舉例,資產對象包括土地、項目、樓棟等;主數據包括分期、項目、住戶等;業務數據則包括巡檢、銷售準備、營銷評估等。

數據指標的梳理,首先要明確數據資產梳理的組織範圍、業務範圍、系統範圍;其次是規劃需要梳理的內容,比如數據項、指標、模型等;接著指定梳理模板、編寫數據資產內容、梳理評審成果並優化改進,最終通過業務評審後,即可發佈數據資產的指標。在指標梳理過程中,最重要的步驟是和業務部門負責人評審指標的過程,只有業務部門認可的指標,才有價值,才能形成企業的數據資產。

數據治理包含數據標準的確立、數據質量分析及數據組織的建設等。首先建立集團關鍵指標體系,確保業務指標口徑清晰、來源清晰、認責清晰;明確分工協作機制,建立問題雙向校驗,對數據源數據進行規則檢查並輸出報告;在數據組織建設過程中,應明確各級、各部門、各專業崗位的數據管理職責,並建立認責和考核機制。

在分享的最後,WakeData魏戰松還以最近為某地產企業量身打造的數據產品“口袋數據專家”為例,為大家講解數據中臺為企業管理者輸出的切實應用與服務:口袋數據專家是數據中臺在數據應用層形成的一個數據產品,它將地產集團全域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分析處理,最終以可視化報表的形式展現出來,幫助企業管理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通過口袋裡的手機,瞭解企業全面的數據指標、實時查閱項目數據情況等,輔助決策的制定、及時響應市場需求。

圓桌討論

在直播會議的圓桌討論環節,幾位嘉賓就數據中臺在地產行業的應用現狀、遇到的困難、未來地產行業數據中臺的發展等話題進行了熱烈探討,促進了地產企業與數據服務商之間的互相瞭解,在討論過程中加深了大家對地產行業數據中臺需求的深刻理解。

(以下為圓桌討論的精彩實錄。)

討論嘉賓:

殷浩 龍湖集團副總裁兼CDO(主持人)

麥冠球 雪松控股信息化總監

梁鴻斌 地產創新實驗室聯合發起人

梁光耀 保利發展信息中心主任

李柯辰 WakeData創始人&CEO

主持人:企業是否會存在“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的心態?在做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遇到什麼難題?

梁光耀:我們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而是為了滿足一定需求的。我們需不需要中臺? 答案是肯定的,關鍵是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據中臺。這就需要企業上下從高層、中層、執行層到客戶層去達成共同的認知。總的來說,難點在於我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數據中臺,以及企業上下及生態如何達成共識。

麥冠球:數字化是當今信息化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是現在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的難題就在於,首先要規避拿來主義,不具備企業特色的數字化會有失敗風險;其次是如何說服業務方相信數據分析帶來的價值。通過什麼方式解決業務方的疑慮呢?那就需要我們懂得講故事,提升知識的儲備,站在業務的層面去提出問題、幫助業務解決問題。

梁鴻斌:不管是信息化、數字化還是數智化,技術名字不重要,最關鍵的是要對業務產生價值。目前地產企業都在嘗試數字化轉型,數據一定能在轉型中發揮重要價值,但需要評估數字中臺建設的業務價值產出。數據中臺需要與企業找到契合點,在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層形成統一認知。兌現承諾的業務價值,助力企業發展與創新。

李柯辰:我同意梁總講的,信息化也好,數字化也好,我們說數據中臺也好,其實都是技術名詞,但它們最終都是要解決業務問題的。信息化主要解決的是企業內部流程的問題,而數字化主要分為兩個維度。

一是連接用戶的方式: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改變與發展,導致用戶個體普遍使用數字化工具,已經數字化了,而企業如果不採用數字化工具,無法提供數字化形式的服務,可能就會缺失一部分與用戶之間的連接。

二是企業內部的數字化:如何讓企業內部的管理者、經營者變得更懂業務,變成一個更懂現代新型技術的團隊,更好地結合技術與業務,推動經營效率大幅度提升。比如我之前可能是一個項目經理,那通過數字化之後,我變成了一個產品經理,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業務系統支撐服務角色,到一個業務運營角色的轉變。如何適應變化很重要。

主持人:如何利用技術實現場景數字化?如何保持這樣一個技術的迭代?

李柯辰:每一次潮流的變化都會導致技術的變化,IT架構的升級,企業上雲的過程也是數字化技術升級的過程,數據量增多了,就需要大數據了,數據達到規模之後,就要考慮能不能用數據做智能了,這樣子去迭代的。最好還是要根據業務場景價值去驅動技術的升級,就比如用戶都已經數字化了,業務場景產生了數字化的需求,那麼企業必須要去考慮數字化了。

梁鴻斌:地產行業在過去更多是拿來主義。但是未來,我們需要更多業務上的創新:加強與客戶的連接、打通多業態的數據。純粹依靠套裝軟件的引入與升級是無法滿足業務需求,更無法支持企業轉型與創新的。我們需要藉助新型技術服務商的技術力量,先引入,再消化,逐漸構建我們自己的技術團隊與能力,再去做創新。

麥冠球:在工作過程中不要嘗試去重複設計輪子,在實際過程中,也不要用創新思維去設計輪子;拿來主義雖然會有一定的傷害,但是我們可以把別人已經驗證過的方案拆解為微服務,通過微小模型的引用與組合重新打造,用較短時間就可以打造貼合業務場景的應用,通過數據中臺結合雲計算的能力,去做未來趨勢分析,藉助數據的力量去做房地產的數字化轉型。總的來說,我們要先做加法再做減法。

梁光耀:選擇數據中臺的時候要從能力出發,包含共享和複用兩個方面的能力。在建設過程中,不管是自建技術團隊,還是選擇外包團隊,形態會存在多種,但核心都要以業務價值驅動為主。不論大型企業或是中小型企業,整個技術生態的搭建都是很重要,往後的發展基本都會沿著這個生態模式去演繹,還是要以企業的業務價值為導向,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去構建技術團隊的投入和建設。

主持人:數據中臺怎樣幫助企業產生更好的價值?

李柯辰:在前面兩位嘉賓的分享中其實也提到了,數據中臺其實能夠對業務起到理性的支持,然後還有一點,就是對業務極大的集成。IT技術的演進可以分為PC集成、系統集成和數據集成三大階段。PC集成將軟件集中在一個電腦中,系統集成將多個軟件打通,方便統一管理;而在數據集成階段,我們可以將內部信息化的業務數據、外部連接的數據以及網絡爬蟲的數據等多方數據打通整合。這一階段的數據邊界和應用範圍都發生極大的變化,因此我們說是極大的集成,讓數據有一個更敏捷的狀態。此外,數據中臺其實還包含了組織的演進,模式創新、數據驅動等方面的價值。

麥冠球:其實中臺不是一個單純的產品,是戰略方向演變出來的能力,是數字能力的輸出集成,更多的是數據資源上的調度工作,比如在數據治理、數據標籤、數據定義上面的一些操作與選擇,其實更像是一個工作臺的概念,就房地產行業而言,第一個價值在於投資戰略層面上,我們可以藉助數據做城市准入分析;第二個價值體現在多個場景下的數據分析應用,比如建築質量分析、客群分析、定價策略、採購成本分析、物業服務分析、項目問題分析等,藉助數據精準地定位到每一個問題,有效提升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環節的經營管理效率、最終形成房地產數字化體系的閉環。

梁光耀:數據應用在早期的價值,是數據報表、BI分析展示;到了中期數據可以互相勾稽,能夠提供提醒、預警等功能,這兩個時期的數據應用,數據倉庫是可以做到的,但到了下一階段,需要智能化和能力輸出時,數據中臺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對於地產行業而言,會發現很多新生的東西發展得比較慢,其原因之一因為我們沒有把之前的組織上、業務上的數據管理好,我覺得數據中臺未來在這幾個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價值體現。

主持人:數據中臺接下來會衍生什麼新的能力?能為地產行業帶來什麼價值?

梁鴻斌:數據中臺新能力的衍生,其實又可以理解為新的數據應用場景的建立,而價值其實也是在場景中體現的。新的數據應用,首先是業務的創新,一個是面向客戶,我們如何與碎片化、移動化、多渠道的客戶有效連接;二是打通供應商體系,比如現在的項目現場,目前還沒有一個合適的數字化實現方式。在具體業務場景中就需要快速去驗證與試錯,比如在定價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去看周邊的售價與流速,看自己的價格是不是合理,根據流速決定是否需要溢價。

主持人:一句話總結,做數字化最難最痛的點在哪裡?

麥冠球:在信息化過程中,我們總希望完美地去解決問題,但實際上更需要簡單、直接地去處理問題。

梁鴻斌:

怎麼去衡量數據的質量和價值?

梁光耀:思想、文化、習慣,認知的不同,導致對數字化的認知分歧。

李柯辰:數據質量普遍較差、數據中臺終極形態模糊。比如數據有沒有智能化?有沒有讓業務敏捷化?有沒有從數據產品化變成服務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