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枇杷那些事(5-6)

话说枇杷那些事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五)

现如今,常太山里抛荒的野枇杷已经越来越多,和贵妃白梨枇杷成为热销莆田本地水果生鲜市场主要流通品种之一。晚上灵鼓就跟大家简单念叨一下什么样的野枇杷更为好吃。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1

纯野放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野枇杷,尤其是太阳照耀的地方,枇杷树长势特别旺盛,挂果率特别多,换一句话说,往往越是你够不着的地方,果子采光率尤为充分,口感往往会更为甜爽有味;而靠阴地的枇杷,果型却更为饱满、圆润、多汁、有粉度,但滋味口感就没有采光率高的枇杷好。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2

仅做梳果、套袋,有部分人工干预的野枇杷,这种果型重量比较中等,比纯野生稍大,但却比有管护走农批的“统果”小。早套袋的枇杷,果皮会比晚套袋的枇杷稍薄,晚套袋的果皮会较粗厚;没有套袋的枇杷,饱受风霜雨露,自然会比有套袋的枇杷果皮要难看很多,再加上黑皮、烂果、裂纹,以及各种飞禽鸟儿捣蛋等,成熟果子的采摘率会大打折扣。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3

不管是哪一种野枇杷,果子只要有采摘,第二年就会续长。而放任不采摘的野枇杷,树型枝干就会越来越瘦细,隔年就会开始大大减产。

据相关农学知识介绍,枇杷最佳挂果期最多也就四十年左右,但是老家至今还有些野枇杷,树龄约60年,且没有经过二次嫁接干预的,树势依然焕发青春魅力。

总之,阳光照耀的枇杷,口感自然就会钻心窝的甜。就好比如我们人类一样,有事没事多晒晒太阳,还可以补补钙。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枇杷其实也和茶叶的品质如出一辙。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六)

1

据邻居果农们分析推断,今年因为气候等各种原因,枇杷成熟期约比往年早熟约近20天。眼下的枇杷已经进入成熟采摘中后期,销售白热化阶段,很多地方的果贩都进山定点收货,我们南京头一个小小的生产队,就驻扎了北京、上海、广东、河南等地的水果商和在此收货。而枇杷界中的贵族品种白梨枇杷,自然让人侧目又侧目。

话说枇杷那些事(5-6)话说枇杷那些事(5-6)

在我们常太山里,果农们统称白梨,大抵有三种叫法。一种是“乌圈白”,另一种是“天妃红”,还有一种是“本地白”,也叫“正白”。说实在话 ,外界人还真的很难分出个青红皂白,媒介也鲜有人去真实客观深入报道,就像武夷山的很多茶农、茶商们忽悠我们喜欢喝岩茶的人说这个是正岩茶,那个是半岩茶,还有哪个是啥外山茶的道理是一样的。说的天花乱坠,无非就是希望卖高价给你。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在商言商,无可厚非。“红纸封菩萨,粉纸包贵妃”。写意这种小段子,连我自己都要自嗨乐半天。尊称白梨枇杷“贵妃娘娘、“贵妈妈”,纯属于个人赋雅尊称,不是品种学名称呼,在此声明一下,不能误导了消费者。大抵之意就是贵妃枇杷贵稀、贵气;贵妈妈,是因为它价格高昂。或许是我说的比较乡土,最近有些水果微商们,也开始改口尊称白梨枇杷为贵妃娘娘了。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2

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既然常太贵妃白梨枇杷如此畅销,那为什么果农们不多种植些白梨枇杷呢?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一是白梨单株产量稀少,果子又没有解放钟个头大,经济效益低,所以果农们并不愿意大量种植;

二是白梨天生娇嫩欲滴,容易碰伤烂果,邮寄托运走远路需要专套专盒运输,包装成本代价大。因此,价格一高,自然就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

想继续深入了解常太枇杷那些事吗?记得点击关注《谷应斋》,且听后续系列连载分解。

话说枇杷那些事(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